语言改革

✍ dations ◷ 2025-09-29 11:29:12 #语言改革
语言改革的目的是改造一种语言,属于语言工程的一种。语言改革常用的方法是简化和净化。简化是通过规范词汇和语法使得语言变得更简单易用。净化则是使得语言变得更“纯粹”。简化是目前最常见的语言改革方式,包括了拼写的简化(参见拼写改革),以及词形变化、句法、词汇和词组。举例来说,英语里有许多的前缀是用来表示“否定的”,比如un-、in-/im-、a(n)-、de-等等。语言改革就建议用un-来取代这些前缀。除此以外,词语里还用“good”和“bad”来表示对立的意思,但是用“good”和“ungood”来形成可能更好(从简单的角度来说),可以把“bad”从词语里完全去除。但是,简化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新的拼写方式。一些世界主要的语种已经经历了大范围的拼写改革:西班牙语(在18世纪),葡萄牙语(1910年在葡萄牙,1946和1972年在巴西),德语(在1901/02年和1996/98年),俄语(在1728和1919年)。语言纯粹主义就是反对对现有语言的任何改变,也反对取消语言在过去经历任何变化。偶尔,纯粹主义的改革会使语言复杂化,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采纳错误的拉丁语源学(False etymology(英语:False etymology))的字典令人迷惑的拼写:粤语正音运动亦是某种意义上以《广韵》为基础的语言纯化运动,不过也有人认为将早已消失的读音重新引入日常使用是“语言污染”。针对以上的改革方案,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所有文学作品、电子文档、道路标记和地图全部需要重写。此外,所有的人都要重新学习语言。从长远来看,对孩子和学生来说新的、简单的语言更好些,但是在短期内他们反而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争论说,语言一旦改变,就会变得粗糙和缺少灵魂。但是,这些意见没有理论支持。它们都是基于认为改革会隔断过去和现在联系的假象上。事实上,适度的语言改革反而对教育和文化更有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靠良好的规划、充足的过渡时间和大众支持度的正确估计来克服。

相关

  • 林同炎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
  • 蛋白质定量布拉德福蛋白质定量法(Bradford protein assay)(中文名称为“考马斯亮兰法”)为一种利用光谱学技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技术。本定量法会受待测氨基酸序列影响,此方法为Marion
  • 氯化钴N7791-13-1(六水合物)  N氯化钴,常称氯化亚钴、二氯化钴或氯化钴(I),化学式为CoCl2;无水的氯化钴呈蓝色,它的水合物很多,常见者为粉红色的六水合氯化钴CoCl2·6H2O;无水物具吸湿性
  • 约翰·肯尼迪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
  •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CCTV.COM),2009至2016年称为中国网络电视台(英语:China Network Television,缩写:CNTV),中国中央电视台下辖的新媒体平台,公司全称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CCTV International Net
  • 文件共享文件分享(英语:File sharing)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互联网或小的局域网)分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分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分享的
  • 肃清大屠杀肃清大屠杀(又称大检证)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时一个针对当地华人与反日分子有系统的种族清洗。虽然在1946年已经有人用“肃清”来形容这个大屠杀,新加
  • 胶原螺旋结构 / ECOD在胶原蛋白中,胶原三螺旋(或称为2型螺旋)是其中的主要二级结构。它是由重复的氨基酸序列Gly-X-Y形成的三股螺旋(英语:triple helix),其中的X和Y常常是脯氨酸或羟脯氨酸
  • 最中最中(日语:もなか)是一种日本甜食,做法是将糯米粉溶于水中杆成薄皮,放入模型中烤制成型,最后再将红豆馅填入烤好的外皮中。原本以外皮包着红豆内馅才称为最中,现在里头包着其他食材
  • 白沙岛白沙岛,面积13.8763平方公里,是澎湖县白沙乡之中最大的岛屿,地形全岛由南倾斜至北逐渐平坦,与北海的离岛分开,和西屿连接。产有嘉宝瓜、澎湖丝瓜、哈密瓜,也被称作是瓜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