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意为“我将伤害”)指出一些信念或预期等心理效果,可能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影响治疗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反安慰剂则相反,即使病人没有病,或已接受有效治疗,但因对疾病或疗效负面的预期,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
首页 >
反安慰剂
✍ dations ◷ 2025-04-05 00:31:31 #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医学,药理学,神经科学
相关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
- 父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八十八个(四划的则为第二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父部归于四划部首。父部通常是从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第三种性别非二元性别(英语:Non-binary gender)、性别酷儿(英语:genderqueer)和X性别(日语:Xジェンダー)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
- 扁鹊约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地点有三种说法: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
- 儿婿婿(拼音:xù,注音:ㄒㄩˋ)意思是妻子对自己丈夫的称谓,也可以是女儿、妹妹及其他晚辈的丈夫。女婿则常指女儿的丈夫,有时也指代自己的丈夫。按《说文解字》,“婿”通“壻”,古时女子
- 麋鹿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一种鹿科麋鹿属的动物,中国古代称之为.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
- 早春图《早春图》是北宋画家郭熙的代表作,为双拼绢本水墨挂轴,纵158.3公分,横108.1公分。绘于宋神宗熙宁5年(1072年),左方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并钤有“郭熙笔”长方朱印。现收藏于
- 七天战役七天战役(英语:Seven Days Battles;1862年6月25日—1862年7月1日),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南军在罗伯特·李指挥下击退了乔治·B·麦克莱伦率领的北军。1861年北军在第一次
- 旧金山铸币局旧金山铸币局(英语:San Francisco Mint)是美国铸币局的一个分部,1854年启用,为当时淘金热所衍生的金矿提供服务。铸币局的旧建物称为“Old United States Mint”,又昵称为“The Gr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