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绶琯
✍ dations ◷ 2025-09-03 00:48:37 #王绶琯
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福建福州人,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副组长等职。王绶琯早年求学于重庆马尾海军学校。毕业后于1945年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进修造船。1950年转攻天文,并以助理天文学家的身份在伦敦大学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1953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授时工作主持人。1958年参加筹建北京天文台,历任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射电天文研究室主任、台长、名誉台长。他带领建造了太阳米波多天线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干涉仪,之后还研发成功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曾获得多项中国科学院一等科技成果奖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93年10月11日,为表彰他为天文学研究所做的贡献,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
相关
- 曲霉菌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
- 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拉丁语:Constantinopolis;奥斯曼土耳其语:قسطنطینیه;现代土耳其语:İstanbu
- 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也称为山德士化学泄漏事件)是指1986年11月1日因为化工厂仓库发生爆炸起火,导致大量由磷化物、汞等制成的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的有害物质随着灭火用
- 生物浓缩性生物浓缩性,因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大量合成各种化学物质应用在生活上,在经过使用之后,其中之化学毒性进入环境当中,在经过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逐渐累积体内中的
- 食道下括约肌贲门(cardia)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此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
- 大强子对撞器坐标:46°14′N 06°03′E / 46.233°N 6.050°E / 46.233; 6.050大型强子对撞机(英语:Large Hadron Collider,缩写: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对撞型粒子加
- 培根弗兰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著名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法学家、演说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经验
- 孟德尔遗传孟德尔定律是一系列描述了生物特性的遗传规律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包括两项基本定律和一项原则即:显性原则、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以及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 山珊瑚山珊瑚(学名:Galeola faberi)为兰科山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 热对流对流传热,又称热对流,是传热的三种方式之一,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对流),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传热可分为强迫对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