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气陨石是指含有大量惰性气体,例如氦、氖、氩、氪、氙,有时还有其它元素的陨石。尽管这些气体实际上几乎存在所有的陨石中,费耶特维尔陨石有〜2,000,000 x10−8 ccSTP/公克氦,或〜2%体积当量的氦。相较背景水准是只有几个PPM。
富气陨石的鉴定是依据所存在轻稀有气体的量,如果不在所有陨石中存在的已知稀有气体组成分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分组,就无法解释其含量。
威廉·拉姆齐在1895年在地质样本采样后不久,在钇铀矿中第一次发现地球上的氦,而不是通过观测太阳。
鲍尔在1947年提出测定陨石年代的方法,并由格林(Gerling)和帕夫洛娃(Pavlova)于1951年在出版品上明确的陈述。然而,这很快导致陨石年龄的巨大变化:人们意识到过量的氦(包括氦-3、稀土)也是由辐射产生的。
第一个确认的富气陨石是由格林和列夫斯基(Levskii)于1956年发表在出版品上的斯塔罗佩西亚诺(Staroe Pesyanoe,通常简称为Pesyanoe)。与后来的费耶特维尔家族一样,佩西亚诺的氦含量约为100万x10−8 ccSTP/g。
雷诺兹(Reynolds)发表的"一般氙(Xe)的异常",包括Xe129等衰变的产物,开创了异种学(英语:xenology)的子领域,一直到今天。
在1980年代首次发表了太阳前颗粒(Presolar grains,PSGs),这是寻找惰性气体导出的;但PSGs并不是单纯地通过气体含量来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