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猎狗 (小说)

✍ dations ◷ 2025-05-17 01:32:53 #1967年美国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美国小说,达顿出版社图书,英语小说,动物题材小说,克拉克欧文公司图书

《狐狸与猎狗》(英语:)是丹尼尔·曼尼斯创作的1967年小说,讲述赤狐托德和寻血猎犬库珀的故事。托德起初由人类养大,返回野外后被库珀主人最喜欢的狗追杀,逃跑之际导致猎狗被火车撞死,主人带着库珀从此走上复仇之路。时光飞逝,人类世界日新月异,托德虽然每次都能逃脱,但伴侣和幼仔都被杀死。最终托德死亡,库珀的生命也走到尽头。曼尼斯在小说创作前研究驯养和野生的狐狸,各种捕猎技巧,以及猎犬追踪狐狸的方法,确保书中角色行为尽量真实。

《狐狸与猎狗》获1967年达顿动物图书奖,并于同年9月11日经达顿出版社发行,还获得1967年《读者文摘》图书俱乐部选择奖和雅典娜文学奖。小说获得评论界普遍好评,许多评论称赞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书中对细节的把握。华特迪士尼公司买下图书的电影改编版权,但直到1977年才开拍。同名电影于1981年7月上映,情节与原著大相径庭但票房颇为成功。

杂交寻血猎犬库珀(Copper)与其他猎犬一起跟随主人在乡间生活,曾是主人最喜欢的狗,但地位受到新来的黑褐猎浣熊犬酋长(Chief)威胁。酋长年轻力壮,速度也更快,在库珀面前总摆出老大的派头,令库珀十分反感。出外猎熊期间,酋长敢于保护主人免受发怒的熊攻击,一边的库珀太过恐惧,根本不敢上前。主人因此对酋长青眼有加,不再关心库珀,老猎犬心中的恨意和嫉妒与日俱增。

小赤狐托德(Tod)被猎人当宠物养大,母亲和兄弟姐妹都被猎人杀死。起初他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在性成熟后回到野外。托德在独立生活的第一年开始建立领域,并在遭受当地农场猎狗追逐时学习如何逃避。这天他经过库珀主人的房子,发现那堆拴在一起的猎狗看到他后都发狂似的想要冲过来。此后他经常在附近经过并嘲笑猎狗,直到一次酋长突然挣脱链子追上来,主人看到后带着库珀尾随在后。酋长熟练地追踪,托德沿铁路逃窜,并在火车经过前一瞬跳过对面,紧跟着起跳的酋长被撞死。

主人伤心地埋掉酋长,然后开始训练库珀不要理睬其他狐狸,专门针对托德。此后主人和库珀走上追杀托德的道路,主人为了报仇先后采用十余种狩猎技巧。猎狗和狐狸在每次交手中都学到超越对手的新方法,但托德最后总能逃脱。托德与年纪更大而且经验丰富的雌狐交配,雌狐产下一窝幼仔,但小狐狸尚未长大就被找到巢穴的主人杀死。这年冬天,主人设下许多夹腿器,托德虽然仔细研究后学会如何跳过去,但雌狐被夹死。托德在一月找到另一只雌狐,两狐又生下一窝幼仔。主人采用“静猎”手段安静地藏身丛林,模仿兔子的叫声把狐狸引出来,托德的幼仔又被他杀死,并利用其中一只幼狐受伤后发出的惨叫引来并杀害托德的伴侣。

时光飞逝,主人生活的乡间逐渐发展为城镇。新建筑和公路如雨后春笋,还有许多住房开发项目,农民被迫离开。大部分野生动物逃往别处,但托德还是留在自家领域。其他留下来的狐狸以死尸甚至垃圾为食,情绪也发生巨变,与伴侣之间的关系由生死相伴变成滥交后分道扬镳。主人已经卖掉大部分土地,只余下库珀一条狗。每年冬天他们依然想方设法追捕托德,似乎这已是他活下去的唯一执念。

主人大部分时间都在饮酒,人们开始劝他搬去疗养院,但那里不准养狗。这年夏天,狐狸种群爆发狂犬病,其中一只感染的狐狸袭击人类儿童,家长找到库珀的主人,请他帮助杀掉所有狐狸,还设置陷阱并投放毒药,期望尽可能杀光狐狸。然而,家畜因误食毒药死亡,紧接着又有孩童因食用毒死的家畜丧生。人们清除掉所有的毒药,库珀的主人组织大量人群一起走进全林,把狐狸吓出来后枪杀。托德虽然年势已长,但还是顺利逃过三轮截杀和格雷伊猎犬的围捕。

托德逃离猎犬围捕后,主人又派库珀前去搜索。找到狐狸的踪迹后,库珀不知疲倦地一直追踪到第二天早上,筋疲力尽的托德倒地死去,库珀也奄奄一息地倒下。经过主人的照料,库珀恢复健康,一人一狗心满意足地享受人们的拥戴。几个月后,人们的热情散去,主人看着冷清的四周又开始酗酒,后来接受他人建议决定住进疗养院。主人流着眼泪从墙上取下枪,把库珀牵到屋外,轻轻抚摸后命令库珀躺倒,他用手合上老猎狗的眼睛,此时库珀还在满怀信任地轻舔他的手。

为确保书中对狐狸行为和习惯的刻画尽量真实,曼尼斯把一对狐狸养在家里,并花一年多时间研究。据他所言,两只狐狸“十分驯服,可以放开绳索,看他们捕猎、打架、交配,生活和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两样”。同时他还研究野生狐狸,向捕手、猎人、狩猎监督官、及“猎犬大师”了解狐狸的行为特点。曼尼斯把他的研究过程写入小说后记,面对他人对书中情节的质疑,作者介绍他对野生狐狸的观察所获,以及他人对狐狸行为的说法。以托德躲避猎人的行动为例,曼尼斯不但详细介绍他亲眼目睹野生狐狸的同类行为,还有他人分享的类似经历,这些都是作者创作的基础。其他人曾告诉他,狐狸不会跑进牛群或羊群躲避猎狗,但他曾通过卧室窗户亲眼目睹此类行径。又如书中狐狸在火车逼近时沿铁路逃跑的情节,曼尼斯曾听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桑代尔(Thorndale)附近某猎手说起类似经历,他曾发现狐狸反复利用铁路和火车杀死追踪而来的猎狗,之后不得不放弃捕猎。

曼尼斯认为,作家在创作这类小说时几乎不可能完全避免拟人手法,因为人类只能猜测动物的思想和动机。在他看来,动物的思维方式与人类不同,理智程度“和人类相比处在初级水平”。对于书中狩猎活动的描写作者还表示,猎犬对气味的辨识能力与人类差距极大,所以很难解释它们追踪时是如何感应气味并采取行动。

小说最后一章讲述库珀最后一次追捕托德,取材自14个月大的寻血猎犬和猎狐犬混血“波士顿”(Boston)与赤狐“老秃子”(foxhound)的故事,这只赤狐曾逃脱众多猎犬的追捕而为许多猎人熟知。曼尼斯起初是在《休闲》()杂志看到文章,称1887年12月,“波士顿”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附近持续追捕名叫“秃子”的狐狸达一天半之久,追踪距离80公里。据曼尼斯所述,“波士顿”和“秃子”死在一起,被人发现后也葬在一块儿。杂志文章中的“波士顿”虽然活下来,但始终未能完全康复,而且只活到三岁。库珀是以全美知名猎犬训练师毕·迪·阿德金斯(Bee Dee Adkins)最喜欢的猎犬为原型,曼尼斯曾随他一起打猎。书中部分人物是根据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郊的奥罗谷居民创作,作者还把部分真实人物的举止写入小说。

1967年,达顿出版社(E. P. Dutton)宣布尚未出版的《狐狸与猎狗》获年度达顿动物图书奖(Dutton Animal Book Award),该奖面向全世界的新作家颁发,由编辑评审团选出“成人虚构或非虚构动物题材图书”。出版社随后又以一万美元现金买下出版权,于同年9月11日推出精装书。小说通过达顿出版社在美国面世的同时也经克拉克和欧文公司(Clarke, Irwin & Company)在加拿大推出,然后又于1971年通过口袋书店再版。小说后来还在除美加以外的12个国家上市,其中芬兰和德国均在1968年。

《狐狸与猎狗》获1967年《读者文摘》图书俱乐部选择奖,杂志浓缩本第四卷还附有小说的删节版。同年,小说获雅典娜文学奖(Athenaeum Literary Award)。

《美国图书馆协会》期刊《书单》()称赞小说融“天才的心理、优美到罕见的描写,以及鲜为人知的狩猎和动物知识”于一体,达到“动物题材图书的高峰”。据《书单》记载,《出版者周刊》赞颂本书是“来自动物世界的奇妙召唤”并给予“最高推荐”。威廉·希尔(William B. Hill)在《畅销书》()杂志发文,赞扬《狐狸与猎狗》“简单明了”,是“了不起的好小说”,书中的狗和狐狸都很真实,不是什么社会问题的寓言。在他看来,小说虽有几处过于详尽,但角色娱乐效果好,整体“十分可信,几乎所有内容都引人入胜”。

加利福尼亚州普莱瑟维尔的罗伯特·拉姆西(Robert Ramsey)在《山区民主党人》()发文,认为本书的达顿动物图书奖实至名归,文中描写总能让观众兴致盎然,主角托德和库珀令人难忘,还称赞作者“进入并描绘动物世界的能力”。《天主教图书馆世界》()的评论认为,《狐狸与猎狗》“读来令人既难忘又愉快”,作者显然“很了解狐狸”。作家兼运动员理查德·奥尔登·奈特(Richard Alden Knight)声称,本书在描绘动物思维过程方面超过他接触的任何作品,把这个天敌间争斗的故事描写得很有真情实感。《阅读之鹰报》()刊登的评论认为,曼尼斯的写作水平高超,能让读者自行代入托德和库珀的视角,同时情节也因两种动物的“戏剧冲突”变得“实在引人入胜”。

华特迪士尼公司在小说获达顿动物图书奖后买下电影改编版权,同名电影于1977年开始制作,共计耗资1200万美元,创下动画电影新纪录。考虑到公司人称“九老”的几位开拓者退休在即,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恩·米勒(Ron Miller)决定让新人通过参与本片制作亮相。大部分动画师和编剧都是新手,导演阿特·史蒂文斯(Art Stevens)、泰德·伯曼(Ted Berman)和理查德·里奇(Richard Rich)也不例外。此外,《狐狸与猎狗》还是迪士斯“传奇人物”奥利·约翰斯顿(Ollie Johnston)、弗兰克·托马斯(Frank Thomas)和沃夫冈·雷瑟曼(Woolie Reitherman)参与制作的最后一部电影。不过,新老搭配的剧组争论不断,各方难以在电影制作方向上达成一致。雷瑟曼对设计和布局自有看法,但新人大多支持史蒂文斯,仅有感觉迪士尼公司电影制作思路已经过时的唐·布鲁斯(Don Bluth)例外。布鲁斯带领其他11人离开迪士尼自行组建动画制片厂,迪士尼必须另请高明,电影在1980年圣诞期间上映的计划只能取消。

为了让剧本适合家庭电影,小说情节经过大幅变更。1981年上映的动画长片与原著大相径庭,讲述两种本为天敌的动物在一次次追逐中成为朋友。原版剧本中的酋长也像小说一样死去,但史蒂文斯不希望屏幕上出现死亡镜头,所以改为它存活下来。

电影1981年7月10日在美国院线上映马上大获成功,票房收入3990万美元,在全年排名第14。1988年3月25日,电影再度上映,并于1994年3月1日首度发行家用媒体。

相关

  • 驯养驯化(英语:Domestication)是指一种生物的成长与生殖逐渐受另一种生物利用与掌控的过程,例如人类栽培各种农作物、畜牧,以及切叶蚁驯养真菌。人类驯化动植物的目的主要包括作为食
  • 西西里岛战役英国和加拿大:2,721人阵亡7,939人负伤2,183人失踪法西斯意大利:4,678人阵亡32,500人负伤152,933人失踪/被俘加拿大军事行动盟军入侵西西里开始于1943年7月9日晚上,而盟军获胜于
  • 斗山熊斗山熊队(韩语:두산 베어스、英语:Doosan Bears),是KBO联赛的球队之一,母企业是世界前500大集团的斗山集团,成立于1982年,为韩国职棒的创始六球团之一,前身为同样属于斗山集团的子公
  • 日本军日本军(日语:日本軍/にほんぐん、にっぽんぐん Nihon-gun、Nippon-gun */?),简称日军,广义上是指日本的国家军队,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国时期(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军
  • 安汶岛安汶岛(Ambon Island),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和政治中心,位于班达海北岸,面积约775平方公里。该岛属马鲁古省管辖,岛上最大城市是安汶市,该市是马鲁古省首府。
  • It's You"너라고 (It's You)" 是韩国男子组合Super Junior的在线单曲。这是组合的三辑Sorry, Sorry的第二张后续曲,于2009年5月11日在线发行。2009年5月14日发行的单曲增加了三首新歌
  • 张宗观张宗观(?-?),字朗屋,山阴人,明末清初诗人。生平有大志,“以王霸之界自许”。其诗恢奇磊落,乐府古风更是上品。宗观见到诗人就骂: “此雕虫之徒也。”与朱士稚齐名,人称“山阴二朗”。朱
  • 穆塔兹·穆夫提穆塔兹·穆夫提(乌尔都语:ممتاز مفتی‎‎,1905年9月11日-1995年10月27日),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文学作家。穆塔兹·穆夫提于旁遮普巴塔拉出生。其早年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时期受
  • 甘英烈甘英烈(1942年12月12日-),男,安徽霍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荣誉委员,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理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 菲利普亲王设计奖菲利浦亲王设计奖(Prince Philip Designers Prize),是一个在英国年度举办的设计奖项,素有英国设计奥斯卡之称。该奖项开始于1959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大奖。主持人和奖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