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忠

✍ dations ◷ 2025-11-09 08:21:09 #1903年出生,1987年逝世,范姓,崇明人,中国语言学家,哈佛大学校友,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中央大学校友,南京大学校友,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翻译

范存忠(1903年12月22日-1987年12月21日),字雪桥、雪樵,男,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中国英语语言文学家。

1917年入江苏太仓中学。

1920年,转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次年改为交通大学上海分校)附中二年级,曾任学生会书记、《南洋周刊》主编。后升入大学部,学习工科。

1924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师从张士一、张歆海、黄仲苏、Alexander Brede等人,1926年因东大学潮提前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27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伊利诺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8年夏,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英国古典文学暑期课程,习于R.S. Crane。

1928年秋,入哈佛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师从Fred Robinson,Irving Babbitt,John Livingston Lowes,Bliss Perry,G. L. Kittredge等人,1931年,以论文《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除学英语、法语外,尚习德语、拉丁语、古法语、古德语、哥德语等。

1931年回国,至1987年辞世,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凡五十六载。曾讲授写作、小说、散文、诗歌、文学史、语言史、英国史、翻译和专题研究等课程。历任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6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并曾任图书馆馆长、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科学报编委会主任。

1944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一年,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1956年高等教育部实行教授级别遴选,为中国英语文学界唯一的一级教授。

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相关

  • 顽固性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是两类不饱和脂肪之一,分子中有多于一个双键,相比之下单元不饱和脂肪则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
  • 鲸鱼座τe鲸鱼座τe(Tau Ceti e),即天仓五e,是一颗尚未确认的太阳系外行星,母恒星是类似太阳的鲸鱼座恒星天仓五,距离地球约11.905光年,是距离母恒星第四远的行星。鲸鱼座τe 和天仓五的其他
  • 岭南杂记《岭南杂记》共两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为记岭南风土的杂着。作者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今桐乡市)人,年不详。著有《读书正音》四卷、《晚树楼诗稿》四卷、《朱子论定文钞》二十卷
  • 中央公论社中央公论新社(日语:中央公論新社/ちゅうおうこうろんしゃ Chūōkōron-shinsha),简称“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1886年(明治19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在京都西本愿寺创立“反省会”
  • 天主教平壤教区天主教平壤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Pyeongyangensis,韩语:천주교 평양교구)是朝鲜一个罗马天主教会教区,属首尔总教区。范围包括北朝鲜的平安南、北道。首尔总主教是教区的宗座署理
  • 遇水易燃遇水易燃(又称遇水致燃、遇湿易燃,有时称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一种化学危害(英语:Chemical hazard),一般指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综合不同学术机构的定义,
  • 圣克罗蒂德圣殿 (巴黎)圣克洛狄德圣殿(Basilique Ste-Clotilde)是法国巴黎第七区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位于马蒂尼亚克路12号,以其壮观的双塔和管风琴闻名。本教堂起初由巴黎市议会于1827年提议兴建。
  • 罗兰·布莱腾巴赫罗兰·布莱腾巴赫(德语:Roland Breitenbach,1935年8月7日-2020年7月15日),是一位德国的罗马天主教神父,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出生于开姆尼茨。布莱腾巴赫神父在阿沙芬堡(近法兰克福)长
  • 光生伏打效应光生伏打效应(英语:Photovoltaic effect),简称为光伏效应,是指受光线或其他电磁辐射照射的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压与电流的现象。光生伏打效应与光电效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