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公约

✍ dations ◷ 2025-09-08 18:54:19 #国际公约,国际海洋法

公海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the High Seas),亦称联合国公海公约,是联合国召集的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决议的四大海洋法公约之一。此公约之多数原则皆已包括在后来新增定的1982年海洋法公约之中。

公海公约是用以规范各国船只、设施在公海上的活动,以确保公海向全世界开放并保障各国之合法利用。

该公约称公海者,即不属领海或一国内水之海洋所有各部分。公海对各国一律开放,任何国家不得有效主张公海任何部分属其主权范围。

公海公约最重要的精神是规定了“公海自由”的原则,包括对沿海国及非沿海国而言的以下事项:

公海公约对内陆国(如瑞士、中非共和国、阿富汗等)利用海洋的权益也有保障。公约指出,内陆国应可自由通达海洋,才能使他们与沿海国家以平等地位享有海洋自由。为此目的,凡位于海洋与内陆国间之国家应与内陆国相互协议,依照现行国际公约,准许内陆国根据交互原则自由过境,且对于悬挂该国国旗之船舶,出入及使用海港事宜上,准其与本国船舶或任何他国船舶享受平等待遇。

公海公约另一核心规定是关于船籍的管辖和管理。这是因为海盗船与海上犯罪在20世纪仍甚猖獗之故。公约规定各国无论是否沿海国,均有权在公海上行驶悬挂本国国旗之船舶。而各国应规定给予船舶国籍、船舶在其境内登记及、享有悬挂其国旗权利之条件。关于船籍管理,有以下原则:

相关

  • 威廉·韦伯威廉·爱德华·韦伯(德语:Wilhelm Eduard Weber,1804年10月24日-1891年6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韦伯”(缩写:Wb)是以威廉·韦
  • 洛科港区洛科港区(英文:Port Loko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洛科港 (英文:Port Loko).
  • 咪唑啉啶咪唑啉啶(Imidazolidine)又称四氢咪唑,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3H8N2。咪唑(C3H4N2)部分加氢得咪唑啉(C3H6N2),继续加氢则得饱和杂环化合物咪唑啉啶。
  • 皇二子悯郡王(满语:ᠵᡳᠯᠠᠴᡠᠩᡤᠠ ᡤᡳᠶᡡᠨ ᠸᠠᠩ,穆麟德:jilacungga giyūn wang;1858年),清朝咸丰帝第二子。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丑时,殇于卯时,生母玟贵妃徐佳氏。未命名
  • 应城市应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地级孝感市代管。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东方,孝感市西南方向,介于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之间。应城市为古蒲骚
  • 马扎里沙里夫area_total_km2 人马扎里沙里夫(波斯语:مزار شریف‎)位于阿富汗北部邻近乌兹别克斯坦边境,是巴尔赫省的首府和阿富汗第四大城市,公路往东与昆都士连接,向东南通向首都喀
  •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与辛幼安并称“济南二安”;又因其词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
  • 维吾尔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又称维吾尔族医药学、维吾尔医药学、维吾尔医学、维吾尔医药,亦可简称维吾尔医、维医学、维医,是流传于维吾尔族中的传统医学。由于维吾尔族所居处的丝路,系欧亚大
  • 约翰尼斯·菲比格约翰尼斯·安德列斯·格列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1867年4月23日-1928年1月30日)是一位丹麦科学家,曾获192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颁发)。菲比格声
  • 皮耶皮耶(Piye,曾音译作皮安希、庇安喜(Py(ankh)i),?—约公元前721年),库施国王,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创立人。皮耶在苏丹努比亚的纳帕塔统治埃及。而其前任库施国王卡施塔(Kashta)在皮耶继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