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化伦理学
✍ dations ◷ 2025-11-29 02:03:51 #演化伦理学
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然选择 · 适应
遗传漂变 · 基因流
物种形成 · 辐射适应
共同演化 · 趋异演化 · 趋同演化
平行演化 · 绝灭证据
历史
现代综合理论
社会影响社会生物学
生态遗传学
演化人类学
演化发育生物学
演化语言学
演化伦理学
演化经济学
演化心理学
进化博弈理论
进化计算
人类演化
分子演化
系统发生学
古生物学
人工选择
群体遗传学
系统分类学演化伦理学是描述伦理学及规范伦理学的一种范式。描述性演化伦理学是以生物学为出发点的一种伦理学研究进路,它基于人类心理及行为由进化塑造的事实。这一进路主要以演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或动物行为学等学科为依据,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各种伦理偏好或选择,并寻求其起源。规范性演化伦理学则尝试单独地或部分地借助演化论来论证某一伦理体系。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一尝试并不是特别地成功。例如,理查德·道金斯就曾提及我们是如何克服自私的基因而变得道德的;也就是说,演化赋予了我们各种直觉,但我们应根据道德体系选择服从或控制某一种直觉。此后,道金斯也对山姆·哈里斯所谓的“道德科学”表现出一定兴趣,即认为“道德”是“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之繁荣的事实”。查尔斯·达尔文在其著作《人类的由来》的论远古和文明时期中知性和道德能力的发展(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Moral Faculties During Primeval and Civilised Times )一章中试图解释人类道德的起源,以证明在人类和动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他的理论中,道德属于自然界历史的问题。他认为,道德感对个体而言几乎没有任何选择优势,而对群体而言则能增加其适应性。然而,达尔文并未提出一个新的演化伦理学系统。大卫·休谟首先提出了所谓的“是-应该问题”,即认为单从“是”的陈述中无法推出“应该”的命题。这一问题的本质是伦理系统是否可以论证,其重点在于我们为什么可以论证,而非如何论证。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则认为,道德情感可以逐渐形成,但这并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他在上述评论中涉及了休谟的“是-应该问题”和后来由乔治·爱德华·摩尔提出的自然主义谬误。此外,道德哲学家亨利·希德维克声称,鉴于演化论不能论证伦理学,它本质上与伦理学并没有什么关系。随后,英国哲学家摩尔在其《哲学原理》一书中证明了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学说(包括演化伦理学)均有缺陷。他首次指出,即使演化是一种进步,也不能由此得出更高级的有机体在所有方面都更高级的结论。因此,不可能由演化论证立某一特定的道德判断。另外,像“只因为演化的方向是进化的,我们应该朝这一方向前进”之类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属于自然主义谬误,即以其他事物定义“善”这一概念的谬误。关于自然选择,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当时对于生存这一概念本身的崇拜是不合理的;同样,约翰·杜威也是演化伦理学的批评者之一,虽然他们两个都接受了演化这一事实。此外,杜威还认为,发现某一道德情感的起源和论证它的基础是两回事。演化生物学家和演化遗传学家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也猛烈地批评了演化伦理学:“除非演化伦理学可以说明,为什么促进演化发展一定意味着至善,否则任何演化伦理学的理论都是不可接受的”,“即使演化的方向的确指向‘善’,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也会更愿意自由地而非被规律驱使着去做选择“。
相关
- 中毒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因为有毒物质或是动物的毒液导致的化学性危害。毒理学是有关中毒的症状、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及实务。生物体吸收有毒物质(也就是进入血液中)是系
- 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
- 生育控制生育控制(英语:Birth control)也称为避孕,是避免怀孕的方式或是设备。而计划生育即对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时间做出计划,其中也会包括取得及使用避孕设备或方式。从远古时代以来,人类
- 苯妥英苯妥英(Phenytoin,或称diphenyl hydantoin),常见商品名大仑丁(Dilantin),是一种抗惊厥药物(英语:anticonvulsant)。该药在治疗强直-阵挛性发作及部分发作(英语:partial seizure)有治疗效果
- 银耳目见内文银耳目(学名:Tremellales),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银耳纲的一目。大部分腐生于木材,少数寄生于其他真菌。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担子具直或斜的隔膜,
- 太一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即北极星,后成为先秦两汉民间信仰的最高神明,奉为天帝,相当于上帝。知识分子则把太一哲学化,想像为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或宇宙
- 伺机感染性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
- 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日语:わかやまけんりついかだいがく)是日本的公立大学。1945年创校。1948年设立大学部。大学略称为和医大。
- 间脑间脑(diencephalon)位于端脑与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两侧半球所遮盖,间脑呈楔形,下部与中脑相连。间脑主要分为丘脑和下丘脑,细分可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 后期重轰击期后期重轰炸期,又称晚期重轰炸,是指约于41亿年前至38亿年前,即于地球地质年代中的冥古宙及太古宙前后,推断在月球上发生不成比例的大量小行星撞击的事件,在地球、水星、金星及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