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孢子虫

✍ dations ◷ 2025-11-28 17:26:33 #小隐孢子虫
小隐胞子虫(学名: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引起隐胞子虫病的其中一种病原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饮用了含小隐胞子虫卵囊(Oocysts)的水所引起。在健康的人类宿主体中,132个卵囊就可引起感染症状,小隐胞子虫的生活史和其他隐胞子虫属的种相似,在受感染的肠道细胞中,可以发现胞子体(sporozoites)和裂殖子(merozoites)。在患有艾滋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疗程的免疫功能不全的病患,也有感染小隐胞子虫的风险,严重可能会致死。诊断是否被小隐胞子虫感染,可用血清测试,或使用acid-fas染色法配合显微镜观察。小隐胞子虫是经水传染的重要寄生虫,对氯化有耐受性,在含氯浓度1000mg/L的水中,可存活24小时。小隐胞子虫的基因体(2004年定序结果)约有10.4Mb,共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约为1.04-1.5Mb大小,染色体上不具有转座子。它和其他顶端复合生物亚门的生物不同,小隐胞子虫的质体或线粒体上不具有基因。小隐胞子虫的胞子期(卵囊期)可以在宿主以外的环境中长时间生存,甚至可以耐受一些常见的消毒手续,例如氯消毒。小隐胞子虫的生活史包括了无性时期和有性时期。当小隐胞子虫的卵囊被宿主摄入体内后,会在小肠的部位破囊,释出胞子体(sporozoites),胞子体附着并侵入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接着胞子体发育成为营养体(trophozoites),营养体发育进入第一型裂殖体(Type 1 meronts),第一型裂殖体具有8个第一型裂殖子(Type 1 merozoites)。有些第一型裂殖子可再继续感染宿主。此为无性生殖时期。第一型裂殖子若发育为第二型裂殖体(Type II meronts) ,则开始进入有性生殖时期。第二型裂殖体具有4个第二型裂殖子(Type II merozoites),这些裂殖子被释出后,可附着于小肠的上皮细胞,有些裂殖子会发育成为大配子体(雌)(macrogametocyte),有些会发育成为小配子体(雄)(microgametocyte),大配子体会形成单一个大配子(macrogamete),而小配子体会形成16个小配子(microgamete),若小配子与大配子结合成为合子(zygotes),则会继续发育成薄壁卵囊或厚壁卵囊,20%的卵囊会形成薄壁卵囊,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和进行有性和无性时期的循环。厚壁卵囊则可以存活于一般环境中。

相关

  • 卡贝兹拉米夫定/齐多夫定(英语:Lamivudine/zidovudine),商品名为卡贝兹(英语:Combivir),为结合两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的抗艾滋病复方药物。给药时会
  • 深海在海洋学上,深海是指透光层以下的海,一般指200米以下。因为不透光,没办法行光合作用,没有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故深海的生物密度较浅海来的少。深海可分为:中层带、深层带、深渊带
  • 核电站核电站即核能发电厂,或称核电站。是一种以核反应为热力源的热电厂,和其他的热电厂一样,以热能驱动蒸汽涡轮发动机并连接至发电机发电。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截至2014年4月2
  • 奥格门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用来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合成。分为口服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静脉注射的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世界卫
  • 雷打雪雷打雪(英语:thundersnow),又称雷雪或雷打冬,是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非常罕见,但平均而言北美比东亚常见。当某个区域冬季的气
  • Gd4f7 5d1 6s22, 8, 18, 25, 9, 2蒸气压((calculated))第一:593.4 kJ·mol−1 第二:1170 kJ·mol−1 第三:1990 kJ·mol主条目:钆的同位素钆(拼音:gá,注音:ㄍㄚ,粤拼:gaa1,旧译錷)符号Gd(英
  • Bcr-Abl费城染色体(英语: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or Ph') chromosome),或称费城染色体易位(英语: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是一种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
  • 人科猩猩科 Pongidae人科(学名:Hominidae,又称猩猩科Pongidae)是生物分类学中灵长目一科。本科除了智人之外,还包括所有绝种的人类祖先和近亲及所有猩猩。在早期的分类法中,人科仅包括
  • 花蜜花蜜是开花植物的花内蜜腺等分泌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糖类、比如双糖的蔗糖、单糖的果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甚或三糖棉子糖,四糖水苏糖等的混和物,其种类与比例会随物种甚或
  • 棘龙科棘龙科(学名:Spinosauridae)是群独特的兽脚亚目恐龙。是一群兽脚类恐龙,比较有名的棘龙生活在阿尔布到森诺曼阶,约112至97百万年前。它们是群相当大型的二足掠食动物,拥有修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