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隐孢子虫
✍ dations ◷ 2025-11-27 01:19:22 #小隐孢子虫
小隐胞子虫(学名: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引起隐胞子虫病的其中一种病原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饮用了含小隐胞子虫卵囊(Oocysts)的水所引起。在健康的人类宿主体中,132个卵囊就可引起感染症状,小隐胞子虫的生活史和其他隐胞子虫属的种相似,在受感染的肠道细胞中,可以发现胞子体(sporozoites)和裂殖子(merozoites)。在患有艾滋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疗程的免疫功能不全的病患,也有感染小隐胞子虫的风险,严重可能会致死。诊断是否被小隐胞子虫感染,可用血清测试,或使用acid-fas染色法配合显微镜观察。小隐胞子虫是经水传染的重要寄生虫,对氯化有耐受性,在含氯浓度1000mg/L的水中,可存活24小时。小隐胞子虫的基因体(2004年定序结果)约有10.4Mb,共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约为1.04-1.5Mb大小,染色体上不具有转座子。它和其他顶端复合生物亚门的生物不同,小隐胞子虫的质体或线粒体上不具有基因。小隐胞子虫的胞子期(卵囊期)可以在宿主以外的环境中长时间生存,甚至可以耐受一些常见的消毒手续,例如氯消毒。小隐胞子虫的生活史包括了无性时期和有性时期。当小隐胞子虫的卵囊被宿主摄入体内后,会在小肠的部位破囊,释出胞子体(sporozoites),胞子体附着并侵入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接着胞子体发育成为营养体(trophozoites),营养体发育进入第一型裂殖体(Type 1 meronts),第一型裂殖体具有8个第一型裂殖子(Type 1 merozoites)。有些第一型裂殖子可再继续感染宿主。此为无性生殖时期。第一型裂殖子若发育为第二型裂殖体(Type II meronts) ,则开始进入有性生殖时期。第二型裂殖体具有4个第二型裂殖子(Type II merozoites),这些裂殖子被释出后,可附着于小肠的上皮细胞,有些裂殖子会发育成为大配子体(雌)(macrogametocyte),有些会发育成为小配子体(雄)(microgametocyte),大配子体会形成单一个大配子(macrogamete),而小配子体会形成16个小配子(microgamete),若小配子与大配子结合成为合子(zygotes),则会继续发育成薄壁卵囊或厚壁卵囊,20%的卵囊会形成薄壁卵囊,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和进行有性和无性时期的循环。厚壁卵囊则可以存活于一般环境中。
相关
- 酒酿酒酿,又称醪醩,是一种可以家庭制作的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及朝鲜半岛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陕西、四川、江浙、北京、云南等地及韩国深受欢迎,其中朝鲜半岛的醪糟称为甘酒。酒酿
- 高雄荣民总医院坐标:22°40′46″N 120°19′25″E / 22.67942°N 120.32368°E / 22.67942; 120.32368高雄荣民总医院,简称高雄荣总(英语:Kaohsi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位于中华民国高
- 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葡萄糖+果糖),晶体白色,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蔗糖是光合作用
- 邓斯·司各脱真福若望·董思高(Blessed John Duns Scotus,约1265年-1308年),史称邓斯·司各脱(也译作司各特),苏格兰中世纪时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者。他提出了物质具有思维能力的推测
- 头重脚轻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也称为头昏目眩,是头晕时常见,令人不悦的感觉,常伴随着可能会昏倒的感觉。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是短期或长期的,偶尔也可能是慢性病。当时也可能会出现所
- 颈颈(neck),又称脖子,是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指在生物中,身体连接头和躯干之间的那一部分。假如颈部被折断,该生物便会死亡。颈头钮 别称-颈喉钮 通常别人称恤衫最顶的那一钮叫颈头钮人
- DGGE温度梯度胶体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GGE)是电泳技术的一种,通过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性质的区别进行分离。TGGE是一种有效的分离DNA、RNA或者蛋白的手
- 超高温消毒法超高温消毒法, (Ultra-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ultra-heat treatment,简称UHT,或ultra-pasteurization)是一种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加温为食物灭菌的方法(用135~150°C加热2~
- 西西里语51-AAA-re & -rf西西里语是一种属于罗曼语系的语言,主要使用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一带,也扩及意大利半岛南部,以及马耳他共和国。使用人数约4,800,000人,包括海外约三十多国的移民
- 莱纳斯·鲍林讲师: 加州理工学院 1927–63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1967–69 斯坦福大学 1969–75 Fellow:莱纳斯·卡尔·鲍林(英语: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