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头洋公廨

✍ dations ◷ 2025-04-28 16:15:05 #北头洋公廨

坐标:22°48′07″N 120°37′46″E / 22.801902°N 120.629446°E / 22.801902; 120.629446

北头洋公廨,现为北头洋立长宫。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佳里区海澄里北头洋的西拉雅族寺庙。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萧垅社的公廨,祭祀阿立祖。位于佳里区庆长宫之后。地属玉敕皇敕金唐殿境内第八角头。

今日北头洋立长宫砖造红瓦的汉庙型式为民国四十四年(1955年)所建,门口有盐分地带文学家、台南县知名医师吴新荣所提“一口槟榔祭阿立祖,千壶醇酒念先住民”对联,取名“立长宫”有“阿立祖源远流长”之意。:78-79该地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办北头洋夜祭最为有名。

“北头洋”(Pataran)意为发祥地,或有“巫女之山”的意思,原为西拉雅族萧垅社的旧社地。此地原是平原,后为苓仔寮的两座飞沙所掩没,形成称为“飞沙仑”的小沙丘。清乾隆到道光年间萧垅社族人被政府半鼓励半强迫配合番屯政策而往内山迁移,往今东山区丘陵与平原交接处担任屯守工作。当地族人信奉祖灵阿立祖,早期当地设有私人公廨。

日治时期,佳里街的吴新荣医师于昭和十七年(1942年)于《台湾文学杂志》发表〈北头平埔遗迹〉一文,描述佳里北头洋地区阿立祖祀壶现象,被视为台南地区研究报导祀壶现象的滥觞。受到吴新荣报导的吸引,当时日籍学者国分直一,随即拜访吴新荣并前往北头洋、新化知母义等地作祀壶调查,并在杂志《民俗台湾》陆续发表〈阿立祖巡礼记〉、〈祀壶之村〉等文描述1940年代台南地区的西拉雅祀壶信仰。:142

在国分直一所著的〈阿立祖巡礼记〉中,就有对当时北头洋公廨留下文字及照片。刘斌雄据国分直一所载的照片,转述萧垅社公廨的模样为竹柱草屋、地面以砖瓦为祭坛、上面摆许多壶罐、各罐插一把甘蔗叶,坛前低一层的扁平砖瓦上供槟榔。:25-26

现代北头洋公廨的起源据说于二次大战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该地居民杨江山私祀的观音佛祖降乩指示,把北头洋杨春连、杨来杰、黄旺朝、杨永上、杨泽龙及杨江山六户,共番仔寮二户合计八户的私人祀奉阿立祖,集中于杨江山家旁搭建的竹梁、竹柱、茅草屋“竹笼仔厝”内合祀,:26

民国四十四年(1955年)北头洋公廨改建为现今规模。当年三月,北头部落协议将各家庭的阿立祖壶整理为一处,并由西拉雅族后裔黄仙景教员委请吴新荣撰写柱联。吴新荣受托写下“一口槟榔祭阿立祖,千壶醇酒念先住民”,横楣“北头开基传萧垄社”,以便赴农历三月廿九祭典之用。

民国五十年(1961年),北头洋当地的“私佛仔”(原为私人“炉主”家中供奉的观音佛祖)因信众日增,遂有转为“公佛仔”,寻求建庙。最后在“佛祖妈”与“阿立祖”协调下,阿立祖愿提供土地,同意“佛祖妈”在庙前兴建宫庙,即“庆长宫”。:26

民国五十八年(1969年),“立长宫”重修为现貌。庙身改为水泥钢筋建筑,木梁、木柱,屋顶改为琉璃瓦。公廨三面墙外部改为“洗石子”,内部则黏贴白色磁砖。祭坛及地面则为“磨石子”。:28

北头洋公廨早年曾有相当完整的祭仪,如吴新荣在1953年发表的〈飞番墓与阿立祖〉一文中曾有记录。然而随着时空演变,已逐渐淡忘。:31-32在1994年出版的《南瀛平埔志》中,刘还月则观察到“旧时的尪姨祭典、牵曲以及嚎海,则早已绝迹不复见了”。当时的祭典为三月廿九日,萧垅社群子弟将小孩带至公廨,拜阿立祖为契父、献上酒和槟榔,取茅草叶结成颈圈,给小孩戴在头上,不拜契的子弟则以槟榔、酒和粽子祭祀阿立祖,以及罐头等现代食品,已经相当简化。:93-94

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初,时任立委的苏焕智有感于萧垅社族群在三百多年来的变迁走向失落,因此邀请台大历史系教授吴密察、民俗学家徐瀛洲协商,决定以推动“萧垄社阿立祖文化活动”为起点,逐步寻访萧垅社,踏寻失落的台湾。:33在苏焕智奔走筹划下,同年重新恢复北头洋平埔夜祭的举办。该年的北头洋平埔夜祭选在北头洋立长宫举行,但隔年(2000年)鉴于立长宫的空间不够宽广,又适逢“北头洋文化馆”建盖完成,因而移师该馆前广场举行。

在1999年至2000年间的北头洋年度祭仪以拷贝同属萧垄社的吉贝耍部落祭仪为主,夜祭仪式及牵曲由吉贝耍部落的尪姨李仁记等人协助牵曲、主持夜祭仪式,隔年(2000年)还从日本邀请曾于日治时期记录北头洋公廨祀壶文化的学者国分直一参加夜祭,一度造成轰动。唯2001年吉贝耍尪姨李仁记不幸往生,由当地担任王爷起乩的黄仙注起乩,成为阿立祖代言人。:249黄仙注身体微恙后,民国九十八年(2009年)由其子黄丰荣接任其职。:80

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起,北头洋平埔夜祭再次移师新落成的“佳里北头洋平埔文化园区”举行。

2009年10月8日,“北头洋平埔夜祭”被指定为无形文化资产民俗类。

2020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4月20日)举行的北头洋平埔夜祭,正值武汉肺炎疫情,并未取消夜祭;然而夜祭也缩小规模,萧垅社北头洋发展协会在向阿立祖博杯(掷筊)请示下,阿立祖同意本年仍举办夜祭。唯协会为考量防疫,取消了小飞番走镖、十字绣刺绣、农产展售等夜祭相关活动,避免群聚的风险。并将路跑暂延到6月,仅单纯举办北头洋夜祭。外宾则仅邀台南各地西拉雅族亲出席交流。入场更须测量体温、戴口罩、手部消毒。跳牵曲的族人都要戴上口罩,为史上头一次。

相关

  • 消费消费,有时俗称花钱、买东西等,是人类社会特有,指人类通过货币购买有形或无形商品或服务,并从中得到个人欲望满足。人类消费活动或许是心血来潮(例如人们路过餐厅,挑起食欲),也可能对
  • 莲蓉莲茸,亦作莲蓉,是在广式点心中常见、由莲子制成的馅料。可将莲子浸透加水煮,熟后隔水
  • 鞍,是人类骑马匹、骆驼及驴的用具,是马具的其中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骑马人的舒适,所以形状尤其特别如一张圆形纸向两边弯曲所形成的,刚好置入马的背上,两腿分插。早期的马鞍是没
  • 侧颈亚目 - Duméril and Bibron,1834 - Lichtenstein,1856 - Cope,1864侧颈龟亚目(学名:Pleurodira)是龟鳖目的两个亚目之一,另一个是曲颈龟亚目。这两个亚目的龟都十分容易分辨。同曲颈
  • 69特种部队69特种部队(马来语:69 Komando;另称“Very Able Troop 69”;俗称:“VAT69”),属于突击队(Strike Force)。初期成立时,并没有固定的名字,直到1970年代两个名称都受官方认可,其名称中的“
  • 刘开渠刘开渠(1904年10月1日-1993年6月25日),原名刘大田,江苏萧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刘窑村)人,中国雕塑家。1923年,组织“心琴画会”,以反对守旧、提倡写生为宗旨。192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
  • 帕恩切特帕恩切特(Panchet),是印度贾坎德邦Dhan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35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353人,其中男性4403人,女性3950人;0—6岁人口989人,其中男545人,女444人;识字率66.91%,
  • 长滨满里子长滨满里子(7月13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所属Groupimpact/剧团Alter-Ego。以前所属Bring-up。青森县出身。血型B型。
  •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简称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是位于美国纽约市占地61,000 m²的综合艺术表演中心,总共有12个表演团体以此为驻扎地。
  • 曼加尼斯曼加尼斯(英语:Manganese)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废弃小镇,曾是采矿社区,1912至1960年间有人定居,行政上属基层政权。社区地处克罗温县库尤纳铁矿脉,科尔斯湖与弗林湖之间;大致在沃尔福德镇23至28段,特罗马尔德以北约3.2公里处。曼加尼斯是库尤纳铁矿脉成立较晚的采矿社区,原名“Manganese”意为锰,得名附近丰富矿产。曼加尼斯所在特罗马尔德地层是库尤纳铁矿脉北岭区主要矿石出产组,独特之处在于产出铁矿石同时还出产锰。特罗马尔德地层与邻近小城艾米丽的锰矿储量居全美之冠。曼加尼斯居民基本是欧洲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