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史通鉴

✍ dations ◷ 2025-11-11 12:53:45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书籍,ESPN,2009年书籍

《篮史通鉴》(英语:,直译:《篮球之书:体育男眼中的NBA》)是前ESPN专栏作家比尔·西蒙斯(英语:Bill Simmons)的第二本著作,于2009年在美国出版。

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西蒙斯已经以“体育男”(the Sports Guy)的绰号写作了12个年头,其中有9年是在给ESPN写作,平均每个月页面浏览量达到140万次。2006年,他产生了写作《篮史通鉴》的想法,然后花三年时间读了80多本关于篮球的著作,看了400盘比赛录像带。

西蒙斯在本书中的目的是想搞明白,为什么一些球员或球队比其他球员或球队更重要。 本书的最初设想是“炸掉篮球名人堂,然后按埃及金字塔的模样重建”。随着研究深入,他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没有可行的办法去比较不同时代的球员”。于是西蒙斯有了一个想法,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并不完美,但有助于找到一个对于过去和当今球员都公平的排名系统。他把NBA总冠军、常规赛和季后赛数据、职业生涯长度和天赋都考虑在内。

尽管与名人堂相关的章节占据了半数篇幅(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不过在此之前,书中先回顾了NBA历史上一些关键问题。包括西蒙斯回顾他父亲用4美元一场的价格购买季票,从而目睹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兴衰起伏(尤其是拉里·伯德加入波士顿所带来的崛起);与以赛亚·托马斯(他可不是西蒙斯的粉丝)的一次偶遇,结果令人惊讶地变成了一场关于“篮球的秘密”的友好讨论;总结为什么比尔·拉塞尔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而非威尔特·张伯伦);从1949年到1984年,NBA如何一步步演变为今天的样子;NBA历史上许多“如果……会怎样”的想像场景(例如“如果底特律活塞队在2003年选秀中选择了卡梅洛·安东尼而非达科·米利契奇会怎样?”,“如果1984年NBA选秀重头再来一次会怎样?”);将历年的NBA最有价值球员划分为配得上该奖项(如迈克尔·乔丹的每一座MVP)、有疑点但总体上还是没问题(如比尔·沃顿的1978赛季)和不应获奖者(如乔丹1993年输给查尔斯·巴克利,1997年输给卡尔·马龙)。其中包含了许多比尔·西蒙斯从童年起“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这名球员”时的故事, 以及他在体育写作职业生涯中听闻的轶事传奇。

2010年12月7日,该书又出了一个平装本的升级版,缩减了30页的内容,修正了一些事实错误,新增了部分材料,包括改善脚注,更新名人堂金字塔的顺序,并提供了一份网络虚拟导读。

《华尔街日报》:“在结构上,西蒙斯先生对联盟的历史做了一次简要(以他自己的标准)的介绍。然后他‘纠正’了NBA曾经错误颁发的每一座MVP。然后他想象出一座全新的改进版篮球名人堂的所有细节,选出96名球员进入其中,并为每一个选择加以分析。然后他排出史上前20名的球队。最后,他组出了一套完美的12人阵容,与火星人篮球队决一死战,以拯救地球的命运——阵容中有1985年的‘魔术师’·约翰逊为1992年的乔丹传球,2003年的蒂姆·邓肯保护篮板球。”

《篮史通鉴》刚发售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非虚构类精装),连续6周位列前15名。2009年10月,获亚马逊公司评为“当月最佳图书”。《华尔街日报》、 死亡转身(英语:Deadspin)网站 、达拉斯晨报(英语:Dallas Morning News)、《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发表了报道和简介。

对《篮史通鉴》的评论大多是正面的,尽管也有因为篇幅过长和编辑方式招致批评。《华尔街日报》指出:“西蒙斯先生或许无法终结所有长期存在的篮球辩题——谁又能做到呢?——但他用大量的细节和幽默来弥补。他还提出了足够多的激进论点来为今后酒吧里的争论提供燃料。”

《纽约》杂志“Vulture博客”上的几位写手批评书中的性别歧视。汤米·克拉格斯(Tommy Craggs)认为西蒙斯的性别歧视“令人震惊”,他引用西蒙斯的话:“我每次看贾森·基德打球,就像看到酒吧里走进来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姑娘,然后当他投篮打铁的时候,就像那个大美女脱掉了夹克,然后你发现她的奶子就跟蚊子包差不多大。”本·马蒂斯-利利(Ben Mathis-Lilley)感到西蒙斯的性别歧视“令人反感”,表示:“实际上,我不再费心抄下那些最令人震惊的评论,而是干脆只摘录西蒙斯在提到某个女人时,不是出于把她当作阴茎置入对象来评价其吸引力,而是出于其他的原因。欢迎指出我的错误,不过我记得这种情况只有一处,是他称赞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大概在第500页的地方。”

2016年,中译本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译者为三猎。中文书名最初来自网络论坛虎扑上自发翻译的爱好者,因比尔·西蒙斯贱兮兮的文风而取名“篮史通贱”。正式出版时改名“篮史通鉴”。

相关

  • 工业化工业化(美:industrialization,英:industrialisation)是人类社会由前工业(累积资本速度缓慢的农业畜牧业经济)到工业状态的社会及经济改变过程(见前工业社会)。此一社会及经济改变与技
  • 麦地那麦地那(阿拉伯语: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 al-Madīnah al-Munawwarah,意谓“光芒四射的城市”)原名雅特里布,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城,后又称圣城(مَـديـنـة الـن
  • 歌德复兴式哥特复兴式的建筑风格始于1740年代的英格兰。19世纪初,当时的主流是新古典式建筑,但崇尚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人则试图复兴中世纪的建筑形式。哥特复兴运动对英国以至欧洲大陆,甚至
  • 阿侬语阿侬语(ɑ³¹nuŋ³¹)是怒族支系阿侬人使用的一种藏缅语言。它与同语支的独龙语较接近,同源词高达33.3%,而与怒族怒苏语区别很大。现时大部分阿侬人都已转用傈僳语和汉语,阿侬
  • 台湾饮食台湾饮食,从最早期的台湾原住民饮食、荷兰及西班牙殖民者文化、到清治时期汉族闽南、汉族客家人的饮食,日治时期的日本料理与引进西方饮食、而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带来
  • 柳建伟柳建伟(1963年10月-),河南镇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成员、河南文学院院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
  • 布列塔尼旗帜布列塔尼旗帜由黑白两色组成,设计于1923年,设计时参考了美国国旗和希腊国旗。在过去布列塔尼旗帜曾带有分裂主义含义,但现在布列塔尼旗帜已经不带有政治含义,在布列塔尼地区随处
  • 虎嵩山虎嵩山(1880年-1955年)阿訇,中国大陆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宗教改革者。宁夏同心县人。原名镇林,以字行,经名赛尔敦丁。精通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是率先推动中国西北现代师范
  • 绿色盛会2.0绿色盛会2.0(Himpunan Hijau 2.0)是马来西亚最大型的集会之一,出席的人数估计在一万五千人以上。这场于2012年2月26日举办的集会由民间团体发起,在彭亨州关丹举行。出席者除了当
  • 胡博渊胡博渊(1888年-1964年),字铁先,江苏武进人,中国教育家。1905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官费留美,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矿冶,1917年毕业,转入匹兹堡大学深造。1920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