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类

✍ dations ◷ 2025-04-04 06:48:08 #Ⅱ类
抗心律失常药(英语:Antiarrhythmic agents)是一类用于抑制心脏非正常节律(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些情况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性心搏过速以及心室颤动。很多人试图将此类药物做明确的分类,然而很多药物举有多重效果和机制,造成分类上不太明确。辛格-威廉姆斯分类法(Singh-Vaughan Williams classification)是1970年由布拉马·N·辛格(英语:Bramah N. Singh)在牛津大学博士候选人期间提出来的。辛格在离开牛津大学之后,在迈尔斯·沃恩·威廉姆斯(英语:Miles Vaughan Williams)的实验室完成该分类,此后一直是美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主流分类法。在本分类法中,第一及第三类为节律控制药物,第二及第四类为速率控制药物。辛格-威廉姆斯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五类:Sotalol(英语:Sotalol) is also a beta blocker Amiodarone has Class I, II, III & IV activityTemplate:Major Drug Groups

相关

  • 吞咽痛吞咽痛 (odynophagia、/oʊ-dɪnˈə-feɪˈjəˌ-jiː-ə/;由 odyno "痛" + -phagō "吞咽") 指当吞咽时所产生的痛感。 可能在口腔或咽喉部感觉到疼痛,而且吞咽障碍可能会或
  • 蕈褶蕈褶(英语:lamella, gill),又称菌褶,是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
  •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英语:Muscular System) 指身体的所有肌肉组织, 包括骨骼肌, 平滑肌和心肌,它参与动作的产生, 维持姿势及产生热量。
  • 近接放射治疗近距离治疗(取自希腊语“brachys”一词,意思是“短距离”),也称作内照射放疗、密封源式放射治疗、镭疗法或内部镭疗法,是放射治疗的一种形式,即将放射源放置于需要治疗的部位内部
  • 保罗·劳特伯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英语:Paul Christian Lauterbur,1929年5月6日-2007年3月27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毕业。由于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与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
  • 丹尼尔·克莱普纳丹尼尔·克莱普纳(英语:Daniel Kleppner,1932年10月1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纪念莱斯特·沃尔夫物理学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 - 哈佛超冷原子中心的共同主任。克莱普纳
  • 阿尔萨斯-洛林阿尔萨斯-洛林 (德语:Elsaß-Lothringen;法语:Alsace-Lorraine)指的是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有过争议的一处地区。此地区本属神圣罗马帝国,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逐渐成为法国领
  • 人民阵线人民阵线(法语:Front populaire)是20世纪上半叶战间期法国出现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1935年7月14日,共产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激进党和各大工会组织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活动
  • 安哥拉前进!《安哥拉前进!》是安哥拉的国歌。曼努埃尔·路易·阿尔维斯·蒙特罗(1941-)填词,路易·阿尔贝托·维埃拉·迪亚斯·明加斯(1939-)作曲。Ó Pátria, nunca mais esqueceremos Os he
  • 任露泉任露泉(1944年1月-),中国仿生科学与工程学家。吉林大学教授。生于江苏铜山,原籍江苏铜山。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