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 dations ◷ 2025-09-06 20:39:17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在《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简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衒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伽蓝(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同,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据书中自言,作者在魏孝庄帝永安年间(528年—529年)曾官奉朝请,见帝都洛邑极盛时。时隔二纪,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因行役重览洛阳,见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甚至连钟声都罕闻。追思往昔,难免黍离麦秀之悲,故撰斯记,传诸后世。洛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汉化后,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一时文物典章都极为可观。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带头佞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师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516-534))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繁简得宜,文笔优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认为:“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为公认的反佛的激烈文献。”《洛阳伽蓝记》原书有正文、子注之别,注语占大半。唐朝以前文注分明,宋朝以后在传抄过程中文注混淆,读解不便。至清道光间,方有吴若准撰《洛阳伽蓝记集证》,改定正文、子注,恢复原貌,但正文太简,注文过繁。此书卷五宋云出使西域一节,有法国沙畹翻译本。此外,还有日本学者人矢义高译注的《洛阳伽蓝记》(平凡社,1974);英国W.J. F.Jemier译注的Memories of Loyang:Yang Hsiian-chik and the Lost Capital(493- 534)(Oxford:Clarendon Press,1981)、美国华裔学者王伊同的评本A Record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Lo-ya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等。邱苏伦的泰文全译本,于2011年在泰国出版发行。

相关

  • 刚果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后代在生物学中,后代(英文:Offspring)是生物进行繁殖活动后产生的新生物。后代可由两个生物个体有性生殖而来,也可由单个生物无性生殖(例如分裂)产生。每个后代都具有原生物的基因组的
  • 发电发电(英语:Electricity generation),泛指从其它种类的能源转换为电力的过程。 现今主要使用的发电基本原理,于公元1820~1830年间,由英国科学家麦可·法拉第所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
  • 黑格艾伦·杰伊·黑格(英语:Alan Jay Heeger,1936年1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黑格出生于衣阿华州苏城。1957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物理及数学学士
  • 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二十九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语:XXIX Summer Universiade,简称2017年台北大运会或台北大运会)于2017年8月19日至8月30日在中华民国台北市举行,为台湾首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
  • 英里每小时英里每小时(英文 mile per hour),简称迈(mph)。速度计量单位,表示每小时经过的英里距离。在英国、美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波多黎各四国是法定车速限制标准单位。除此之外在一些前
  • span style=color: white;超国家主义/span超国家主义经使用对象不同有不同之意思: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计划于1987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组织实施,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大
  • 黑人优越主义黑人优越主义是一个广义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包含多个在不同程度上认为黑人比其他人种优越的团体,这种优越主义部分更带有仇恨性质。20世纪30年代,激进宗教组织伊斯兰国度(英语:Na
  • 各州政府领袖最高元首后东古阿齐兹纱阿蜜娜(英语:Tunku Azizah Aminah Maimunah)副最高元首苏丹纳兹林沙(马来语:Sultan Nazrin Muizuddin Shah ibni Sultan Azlan Muhibbuddin Shah)副总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