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昭 (地震学者)

✍ dations ◷ 2025-10-25 12:50:59 #长谷川昭 (地震学者)

长谷川昭(日语:長谷川昭はせがわ あきら  ?,1945年3月-),日本地震学者,东北大学名誉教授。

1945年3月,长谷川昭出生于日本群马县桐生市。1963年3月,毕业于群马県立桐生高等学校(日语:群马县立桐生高等学校),并考入东北大学理学部。1967年3月和1969年3月,分别于东北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科和大学院理学研究科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71年3月,从东北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中途退学,并在同年4月起成为东北大学理学部附属青叶山地震观测所助手。1977年,正式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成为东北大学理学部附属地震预知观测中心助教授。1989年4月,成为东北大学理学部附属地震、喷火预知观测中心教授。2008年,被评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并在同年4月荣誉退休,被授予东北大学名誉教授称号。2014年,被日本地球物理学会(日语:日本地球惑星科学連合)评为院士。

2020年,被选为讲书始之仪(日语:講書始の儀)的侍讲人。侍讲题目为俯冲带地震的发生机制和火山成因。

1978年6月,成为卡内基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1993年5月,成为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访问教授(日语:客員教授)。

2017年,因关于俯冲带构造的地震学研究,被授予日本学士院奖和恩赐奖。2019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

长谷川昭长期关注于发生在俯冲带的地震活动。根据构筑在日本东北(日语:東北日本)的高精度地震观测网,使用地震层析成像法(英语:Seismic tomography)以高分辨率明确了俯冲带的地壳和地幔结构,他发现了双层深源地震面。通过上述方法,他还发现了俯冲带的地震和火山现象是因随着俯冲带向大陆板块之下移动的水而引起的原理。具体而言,岩石的强度会因相变产生的脱水反应下降。长谷川昭认为,水进入地幔楔后产生的岩浆上升后会使得地壳下部软化,使应力集中在其正上方的上地壳。与之对应的强度下降会对板内地震的发生起着很大的作用。

此外,长谷川昭通过固有地震(日语:固有地震)的发现,提出了改良版的凹凸体模型(日语:アスペリティ),并发现了板块边界强度较小的事实。

相关

  • 斯洛文尼亚–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洲联盟(绿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通称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ja),是一个位于中欧的,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西邻
  • 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英语:Acid phosphatase,EC 3.1.3.2)是一类磷酸酶(将磷酸基团从有机分子上水解下来的酶),且可进一步归类为磷酸单酯水解酶。酸性磷酸酶储存于溶酶体中,在其与核内体融合后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缩写 USM),简称理大,是马来西亚一所研究型公立大学,于1969年成立。该校除了是马来西亚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也是一所受该国政府
  • 科威特城科威特城(阿拉伯语:مدينة الكويت)位于科威特东部波斯湾畔,是科威特的首都和首都省的首府。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world/chi/asia/westasia/kuwait_c.
  • 英德海军协定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国和纳粹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就两国海军军备力量所签订的条约。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
  • 郭则寿《卧虎阁诗》 郭则寿(1883年-1943年),原名则恒,字孝孜,号舜卿,道号性彬。福建省侯官县人,比利时大学毕业,法政科进士。《卧虎阁诗集》
  • 小池百合子小池百合子(日语:小池 百合子/こいけ ゆりこ  */?;1952年7月15日-)是日本政治家,埃及开罗大学社会学学士,精通阿拉伯语与英语,现任东京都知事,也是首位担任此职的女性;新闻主播出身,19
  • 琼礁琼礁,越南称为带刀礁(越南语:Đá Len Đao),西方文献称为 Lansdowne Reef,位于南中国海南沙群岛中,现由越南实际控制,中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琼礁是九章群礁的一个暗礁。1988年为越
  • 崔道怡崔道怡(1934年11月23日-),男,祖籍辽宁法库,生于辽宁铁岭,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杂志原常务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
  • Ubuntu (字体)Ubuntu字体家族是一个OpenType字体,被设计为现代的人文主义体字体,由Canonical公司委托Dalton Maag所设计。这个字体历经约九个月的开发,其中只有发布过一次测试版,直到201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