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古萨

✍ dations ◷ 2025-11-12 14:08:54 #拉古萨
杜伯尼克(克罗地亚语:Dubrovnik),古称拉古萨(Ragusa),克罗地亚南部港市,此城面临着意大利半岛的东岸,位于杜伯尼克地峡之末端,以风景优美闻名,是热门的度假胜地,有“亚得里亚海之珠”的美称。人口在1991年为49,728人;而在2001年人口则减少为43,700人。在2001年的人口普查中,绝大多数人(88.39%)自称为克罗地亚人。杜伯尼克的发展是建基于海岸贸易,在中世纪时,它是拉古萨共和国的所在地,在当时亚德里亚海中唯一能与威尼斯匹敌的城邦。这城市凭借它的财富及外交手段,在15及16世纪时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城市也是克罗地亚语言及文学的中心之一,是不少诗人、剧作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其它学者的居所。杜伯尼克的克罗地亚语名字Dubrovnik是从斯拉夫语的"dubrava"(意为森林)所衍生出来的。在达尔马提亚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旧称皆为“拉古萨”(Ragusa)。此城斯拉夫名字的来源则是从该古城附近的斯拉夫部族dubrons而来。他们在11世纪末居住在拉古扎城北山上的橡树林之中;而他们受到其他部落的攻伐,于是向拉古萨共和国寻求庇护,并安置在城边缘的安置区内。自此,该区的难民以自己部族的名字来称呼收容他们的城市,而Dubrovnik因而得名。Dubrovnik这名字并不为拉古萨共和国采用,在该国约千年的历史中,在大部分的文件上皆用其拉丁语名字拉古萨代表该城市;共和国从建国起到1814年因奥地利的入侵而被灭时,即使在被灭后仍有一段时间使用该名字来代表该城。拉古萨最初由古罗马人兴建。杜伯尼克改由两个小聚落所组成的,一个在石上兴建,在拉丁语中称为Laus的地方,位于现址的南方;它曾收容从Epidaurum而来的希腊及拉丁裔难民;而另外一个则称为Dubrava,是一个斯拉夫人的聚居地,位于Srđ山麓。在两城镇之间,原本是一片湿地,而在12世纪之中则被填平,把两城镇连在一起,并成为两镇之间的广场(今称为Placa或Stradun)。而该广场则在1468年正式铺设,并在1667年地震后重建。这城市有城墙保护,而其两个港口则建在地峡的两端。从第7世纪开始,该市受到拜占庭帝国的保护。而在十字军东征后,它则成为威尼斯的属地;在1358年的Zadar和约后,它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虽然经过了很多势力的统治、但是这里一直被当作交易港来使用。在14世纪开始直至1808年,杜伯尼克成为一自由邦,称为“拉古萨共和国”(拉丁语为 Respublica Ragusina,又称为杜伯尼克共和国)。该国的国力在15至16世纪时达致高峯,当时它的国力可以与威尼斯及其他意大利海岸国家匹敌。杜伯尼克早在1272年已拥有自己的法典,而与当时其他的法典相近,包括了罗马的惯律及当地的传统。那法典也包括了城市规划及传染病隔离的准则。与其他邻近地区比较,杜伯尼克的法制及规划是相对地先进的,其中以下的例子最为突出:杜伯尼克是由贵族统治,统治机构为两市的议会(Vijeće)。这样的统治维持了森严的阶级制度,可是它也废除奴隶制及高度尊重自由的。这城市更在威尼斯及奥斯曼帝国的觊觎下仍能维持其独立的状态。拉古萨共和国的经济实力,是由她所发展的地,以及更主要的海外贸易来巩固的。杜伯尼克原是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在1990年各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告独立,而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也更名为克罗地亚共和国。杜伯尼克古城区在1970年代裁减武备,目的是防止它再受到战火的偒害。但在1991年,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塞尔维亚的残余部队南斯拉夫人民军(下称JNA)对该市发动侵略。在1991年10月1日,杜伯尼克受到JNA的围困,并持续七个月之久。在12月6日受到最严重的炮击,有19人死亡及60人受伤。在围城一伇中,共有死者114人,包括著名诗人Milan Milisić。在1992年5月,克罗地亚军解放了该城及其周边,但JNA在接着的3年也有零星的袭击。在战争结束后,饱受炮轰的古城区依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指引去修复。而在城门则有一个有关其受损程度的图表;而在这次攻击中的JNA军官及将士皆成为前南斯拉夫战犯之列。在联合国事务专员的最终专家报告中有述:中译:杜伯尼克地区拥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包括温和、潮湿的冬天及炎热、干燥的夏天。海水温度海水含盐量降雨量日照时数这里盛行各种农业、流通著大量的农作物跟农产品。杜伯尼克有一个自己的国际机场,大约距市中心20公里,并由公共汽车所连接。从黎明至午夜频繁服务的本地公共汽车网络连接着杜伯尼克和邻近地区。杜伯尼克并没有与克罗地亚其他重要的城市相连接。直至1975年,杜伯尼克与莫斯塔尔和萨拉热窝由一条在奥匈时期所兴建的窄轨铁路(760毫米)所连接。有通往克罗地亚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包括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杜伯尼克因为城墙保留完整,美国知名影集、HBO的《权力的游戏》选择在此处取景,剧中的君临城(king's landing)以及许多在南方的场景即是在此处拍摄。在《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杜布罗夫尼克为Canto Bight的取景地。95:杜布罗夫尼克古城 · 97: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 · 809:波雷奇历史中心的尤弗拉西苏斯圣殿主教建筑群 · 810:历史名城特罗吉尔 · 963:希贝尼克的圣雅各伯主教座堂 · 1240:斯塔里格勒平原 · 1504A:斯特茨奇中世纪墓葬群(萨斯达普罗沃和科纳维尔) · 1533B: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扎达尔城防御系统和圣尼古拉斯城塞)98: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 · 1133C:古山毛榉森林(帕克莱尼采和北韦莱比特)

相关

  • 抗菌药之时间表以下为抗菌药开始发售之时间,并不是发明年份。
  • 2006年东南亚霾害2006年东南亚霾害为印尼苏门答腊多达300处的森林大火随季风飘散,并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邻近东南亚国家环境污染灾害,事件在2006年9月中旬开始为传媒报道,10月初转趋严重。而
  • 脑机界面脑机接口(英语: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有时也称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
  • 罗汉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
  • 北德意志邦联北德意志邦联(Norddeutscher Bund),又称北日耳曼邦联(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北德意志联盟、北日耳曼联盟,名义虽称邦联,实际上是联邦制组织,于日耳曼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
  • 渥太华大学渥太华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Ottawa、法文:Université d'Ottawa;简称U of O或Ottawa U)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的一间研究型大学,属于加拿大U15联盟。它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
  • 石油价格战2020年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石油价格战是2020年3月8日在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间发生的一次石油价格战。此次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美国石油价格下跌34%,原油价格下跌26%,布兰
  • 深坑区坐标:25°00′08″N 121°36′56″E / 25.0023290°N 121.6156700°E / 25.0023290; 121.6156700深坑区是台湾新北市辖下的市辖区,古称簪缨、深坑仔(闽南语: Tshim-khinn-á)。位
  • 马祖卡玛祖卡(波兰语:Mazurek),原为波兰一种民间舞蹈,其形式现在仍保留在许多芭蕾舞舞剧中,其音乐经过肖邦等人的发展后,已成为古典音乐中一种经典舞曲。玛祖卡起源于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
  • 乌坦战争坦桑尼亚 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UNLA)支援:坦桑尼亚: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简称乌坦战争,在乌干达国内一般称为解放战争。这场战争起源于1978年乌干达侵略邻国坦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