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赎罪
✍ dations ◷ 2025-11-09 14:02:38 #赎罪
救赎指的是个人或社会从痛苦和己所不欲的状况下解脱,是所有宗教以及部分哲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一般来说,在众多宗教中,只有犹太教和基督教盼望来自神的救赎,佛教和印度教则认为要借着自己才能得到救赎。犹太教和基督教当中的救赎来自他们的神,即上帝,这也是他们特有的解决之道。犹太教是寄望弥赛亚降临,以给他们带来救赎;而基督宗教则认为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救赎已经降临了。犹太教徒和基督徒认为,人世间的苦难,无论外在内在,都是来自于人的原罪,必须要赎罪才能获得救赎。犹太教徒会透过对上帝作各种各样的献祭来为自己及家人赎罪。基督宗教认为救赎就是从罪的束缚中解脱,从而与上帝一起获得永生。基督徒宣称,他们信仰的核心,即是救恩,即由上帝赐予的救赎。基督徒认为,人类由于身心软弱而经不起恶者的试探引诱,终有犯罪堕落的一天;所以,上帝为人类安排了救赎的计划。上帝赐予的救赎,即救恩,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救人脱离死亡、罪、律法和魔鬼的权势,而在积极方面则要救人上天国,赐给人永生和永远的荣耀,并使人能够活在丰盛的生命之中。由此基督徒认为上帝的救赎包括亦即今生与来生的救赎,也就是在现实当中拯救信徒,以及将来把信徒带入永生。基督徒认为信仰耶稣才能得到救赎,因为人靠自己不能解救自己,却只要回到上帝的面前,靠着耶稣的受难来赎罪。在基督教神学上,把对救赎的研究称为基督教救赎论。天主在做人的过程中引入良心。良心能分辨善恶。但良心并不准确,可以因人的经历又或者人的背景而有所不同。于是天主引入十诫教导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耶稣的来临及教导加强了十诫的深度。但单是知道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是没用的。因为单依靠人的力量是无法战胜魔鬼的,也是说很多时的知错而行。所以必须要有耶稣在你的心灵,伴你一起走才能战胜魔鬼。所以天主教的救恩有两点:(1)明白真理。(2)天主与你同在。基督新教(华人社会普遍直接称为“基督教”)根据圣经认为,上帝创世之先,世界是完美和圣洁的。然而,当亚当及夏娃不服从上帝的命令,屈服于撒旦引诱之后,他们便失去了原有圣洁的形象。基督新教认为上帝的审判临到他们:“你们必定死”(创世记2:17)。基督新教神学指出,由于亚当及夏娃的原罪,从由那时起,所有的人都在罪孽受孕、出生(诗篇51:5),心里只有恶念(创世记8:21),“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翰福音3:6)。由于所有人均死在罪中与上帝隔绝(以弗所书2:1),他们不能藉自己的努力及行为与上帝和好。基督新教相信耶稣基督是父上帝差来,为要把人类从罪恶与惩罚中买赎回来。基督新教根据圣经认为上帝的儿子耶稣承担“我们众人的罪孽”(以赛亚书53:6),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献上作赎罪的祭,成为众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因人类的罪的缘故而死,替代罪人死亡(哥林多后书5:21)。基督新教坚信耶稣复活,完全肯定了上帝已接纳基督为代罪羔羊的确据(罗马书4:25)。基督新教相信上帝已把所有罪人称为义(普世称义(英语:Unlimited atonement)),宣告所有罪人因着基督的缘故称义,“因(耶稣)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马书5:18)。基督新教认同这是圣经的核心信息,正是教会存在的意义。基督新教相信每个人藉着上帝所赐的信心领受这份礼物,而非藉着人的好行为(以弗所书2:8,9)。“因信称义”中所指称义的“信”就是信赖基督及祂救赎的伟大工作,这“信心”紧守上帝在基督里预备的救赎(罗马书3:28;4:5)。基督新教坚信,虽然基督为所有人死,拒绝以信心接受上帝赦罪的人将失去基督为他们赢取的赎罪(约翰福音8:24),“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16:16)。伊斯兰教亦有“救赎”。但不通过这个词来体现。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即包括:信真主与信末日。至高主通过古兰经告诉并许诺信士坚守主道,在末日可以获得拯救,亦即有权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在佛教观念中,苦难对于陷入轮回的众生来说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跳出轮回才能够获得解脱,称为涅槃。佛教徒认为,涅槃使生命达到“不生不死”的状态,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从而不再受苦,获得心灵的永远安宁。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炼过程,完成个体生命意志与整体生命意志的自然整合与回归。日本的神道教中的救赎观念类似于佛教,同时更强调现实生活中寻找幸福和快乐的重要性。印度教的救赎观念是指生命从轮回解放出来,与终极实相(梵)合一,并达到精神上的圆满。在印度教的观念中,这种解脱超越了现实世界,也使得不再受任何约束。和这种解脱相比,人的现实生活,甚至天堂和地狱,都不过是人暂时的居所。同时,印度教认为,不同信仰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解脱和救赎,即他们肯定的是精神的解放,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的救赎。
相关
- 酱油.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
- 吸入器吸入器或吸入剂(英语:inhaler)是一种医疗设备,可协助让药品通过肺部吸收入体内,主要用来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如,用于治疗流感的扎那米韦(英语:Zanamivir)就必须通过吸入器来
- 腺甾烷腺甾烷,常简称为甾烷(英语:Gonane,C17),也被称为全氢环戊烷并菲(perhydrocyclopentaphenanthrene),是一种四环烃类化合物,是甾体物质的结构母核,包括一个全氢菲环和一个环戊烷环。和通
- 厘在市制中,“厘”可以是长度单位;1厘 = 10毫 = ⅓ 毫米现时在台湾,“公厘”等于毫米,即 1⁄1000 米,原因是借用旧制的排列次序:里 > 引 > 丈 > 尺 > 寸 > 分 > 厘米(m) · 尧米(Ym) ·
- Gasub2/subSsub3/sub硫化镓是镓的多种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Ga2S3。硫化镓可由金属镓和硫化氢在高温下反应制得。硫化镓可以缓慢在水中分解,在热水中迅速分解,并放出硫化氢。它和稀盐酸反应,也会生成
- 气体动理论分子运动论(英语:kinetic theory of gases,又称气体动力论)是描述气体为大量做永不停息的随机运动的粒子(原子或分子,物理学上一般不加区分,都称作分子)。快速运动的分子不断地碰撞
-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英语:Ampère's circuital law),又称安培环路定律,是由安德烈-玛丽·安培于1826年提出的一条静磁学基本定律。安培定律表明,载流导线所载有的电流,与磁场沿着环绕导线的闭
- 海林檎海林檎(cystoids)是已灭绝的一类棘皮动物,是棘皮动物中骨骼组织最简单的一纲。形状为球形,与苹果类似,故名(林檎为苹果的古称)。它们和海百合有惊人的相似处,都是利用茎节附着在基底
- 狐猴科狐猴科(学名:Lemuridae)是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科,是树栖动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狐猴的鼻子短,耳朵大而尖,眼睛大;尾巴很长且呈弧形,外观类似浣熊的尾巴。
- 大院君大院君,是朝鲜王朝时代,对于儿子即位成为国王,本人却不曾继承王位的王族的称号。尤其特指其子乃旁系继位为王者。1883年,朝鲜王朝的第25代君主哲宗去世无嗣,由兴宣君李昰应的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