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化软腭音或圆唇软腭音是唇化的软腭音,带/w/样次要调音,如。常见于美洲、非洲、高加索地区等地。
最常见的唇化软腭音是浊近音。一般是个唇化软腭音,与其对应的元音相同。(元音唇化也称圆唇,调音部位为软腭时就是后元音。)
与其对应清音变体是唯二的有IPA符号的唇化软腭音:
清近音一般称作“清唇软腭擦音”,但真正的双重调音擦音并不出现在任何语言中,两者听上去太像,且后者相当难读。
唇化软腭音通常来自后接圆唇(唇化)元音,如或的普通软腭音。偶尔会变为简单唇音,如*k/gʷ+*a/o变为希腊语/p、b/,形成英语中一些迥异的异形同源词,如come和basis。完整的音变可见于日语萨摩方言:标准日语日语:食え!/くえ! “吃!”在萨摩北部变为,萨摩南部则进一步演化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原始印欧语疑问词中*kʷ的演化。英语中演化为wh或h(how),绝大部分方言中分别读做/w/和/h/,经格林定律和wh复辅音的弱化而来。相反地,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语族中则演化为qu(后变为西班牙语cu(cuando)和c(como)),读作/k(w)/。英语表示qu的音位正写法kw正表明了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