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鸿沟

✍ dations ◷ 2025-10-23 07:04:50 #意识研究,精神哲学论证,科学哲学,心物问题

心灵哲学和意识中,解释鸿沟是物理主义者解释物理性质如何引起感觉经验的学说。这个属于由哲学家约瑟夫·莱文发明。 初次使用此术语的1983年的论文中,莱文是把这个词当作例子来用的。“疼痛是C纤维的激活”,指出尽管它在心理学意义上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它并不帮助我们理解疼痛是什么感觉。

解释鸿沟使哲学家既担心又兴奋,类似地,人工智能研究者几十年来,也陷入了争辩。跨越这一鸿沟(即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对经验和感质的机械论的解释),也就解决了所谓困难问题。

举个没有解释鸿沟的例子,想象一台当代的电脑:这些设备非常之先进,他们的行为也可以得到电路系统的完全解释。而相反,很多心物二元论者 (例如,勒内·笛卡尔,戴维·查尔莫斯)认为,“主观意识经验”被看作是独立的结果,所以要求另外一个原因,要么是物理世界(二元论),要么是由于未知的物理现象(参见量子心灵,间接实在论)。

二元论的支持者认为心灵本质上和感质上和大脑不同,还认为存在一些,形而上的超-物理的东西,才能“填满鸿沟”。相似地,有些人认为,关于意识经验存在更远的事实(英语:further facts)(逻辑上不由已知物理事实推断的事实)。例如,有人认为,经验到红色是 什么感觉和世界的物理事实不同。

解释鸿沟的本质一直被争辩。例如,有些人认为解释鸿沟简单地就是我们目前解释能力的极限。 他们论证道,神经科学未来的发现或者哲学家未来的工作可能会缩小这个鸿沟。但是,也有人支持更强的立场, 论证这个鸿沟是人类认知确切的界限,无论做出什么努力,都不能让我们靠近彼岸。 而且,关于鸿沟存在的形而上学本质,哲学家也都没有达成共识。那些希望用它的经验支持二元论的人,常常会采取知识论鸿沟的立场(尤其如果它是我们人类认知能力的界限的话),必要地,也会牵涉到形而上学的鸿沟。

莱文和其他哲学家希望,要么对物质保持沉默,要么论证不能得出任何形而上学的结论。 莱文同意,构想的能力(指的是哲学僵尸和颠倒光谱论证那种)是建立形而上学现实错误的方式;但他同时指出,哪怕我们真的在形而上学上得出结论,他们仍然会提出阐释上的问题。

尽管我认为唯物主义者的回应最终是正确的,但是想终结心物问题,这在逻辑上还并不充分。哪怕理论最终没有得出心灵实际上不是物体的结论,或者说心灵性质在形上学上是不可以还原到物理性质的,他们仍然在证明,我们就物理事物而言对心灵事物缺少解释。

但是,这样的知识论或解释的问题,可能暗示著一个潜在的形而上学问题——感质的非-物理性,甚至不能被构想论证证明的东西,都远没有被排除在外。

最终,我们回到了我们的起点。解释鸿沟论证并不证明自然原本就存在一个鸿沟,而是我们对自然的理解里存在鸿沟。当然,可能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我们对自然的理解的鸿沟,正是自然的鸿沟本身。但是,只要我们有理由质疑后者,我们就需要为前者从别处找些理由。

根据莱文,问题的核心,是我们缺少理解这个,即完全理解什么是感质的经验意味着什么。他强调,我们不知道,要闻讯这类经验的本质,什么范围是合适的。他用重力定律作为例子,定律看起来似乎完全解释了重力,但是却不能解释重力常数。类似重力是自然中令人费解的暴力事实,感质也有可能是我们缺少信息或者我们探索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的地方。莱文认为,正如物理或功能状态的感质经验可能只是个暴力事实,可能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真的必须要找到一个对感质经验更彻底的解释。

莱文指出,关于了解质性经验知识多少的问题,想解决似乎更加困难,因为我们还缺乏一种方法来阐明,以他心灵中的方式解释可知的现实是什么意思。他的确得出结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我们对定性经验做一个更完整的解释。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意识似乎只在高度组织化的物理系统中展现心灵。当然,这可以表示人类的推理能力不过是组织功能的结果而已。莱文表示,接受这样的暗示似乎是违反直觉的,因为人类的大脑如此高度组织化,不过它只是例行的执行者。他指出,尽管唯物主义似乎至少具有某种可还原性,但是所有不是物理上不可解释的东西,其解释都依赖于可以用物理基础来描述的机制,这种还原论并不是试图贬低心理学、物理科学。但是,它仍然需要有包含无法解释的事实的类别,这些事实与和心理学相关的陈述无关。

相关

  • 肽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酶,它催化正在延伸的多肽链与下一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棕榈酰基转移酶:肉碱O-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CPT2) · 丝氨
  • kx清软颚塞擦音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IPA)记作⟨k͡x⟩或⟨k͜x⟩,X-SAMPA音标则写作k_x。其中间的弧线可以省略,则音标可以分别改写作⟨kx⟩(IPA)和kx(X-SAMPA)。一些
  • 柴崎幸柴咲幸(日语:柴咲 コウ,1981年8月5日-),日本女艺人,出身东京,本名山村幸惠。影、视、歌三栖艺人。经纪公司为Stardust Promotion,唱片公司为环球音乐。Les Trois Graces公司首席执行
  • 台中清泉岗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IATA代码:RMQ;ICAO代码:RCMQ)是位于中华民国台中市的机场,为台湾中部唯一的联外机场,场区横跨台中市的沙鹿、清水、神冈、大雅等区,占地1,800公顷。该机场于日治时期
  • 凌鸿勋凌鸿勋(1894年4月15日-1981年8月15日),字竹铭,广东省番禺县人,原籍江苏省常熟县,铁道工程学家。他幼年熟读四书五经,1910年以官费生考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改名南洋大学
  • 日本皇室天皇 德仁 皇后 雅子上皇 明仁 上皇后 美智子 日本的皇室(日语:皇室/こうしつ  ?)包括天皇及皇族,具体的构成包括天皇与内廷皇族(日语:内廷皇族)组成的“内廷”、加上其他男性皇
  • 雅冈雅冈(Yagan,1795年-1833年7月11日),一名Noongar战士,是澳洲原住民反抗欧洲移民运动早期的要人。他因为领导了许多袭击白人的活动,有人悬红捉拿他。后来他被箭射死。雅冈的死在澳洲
  • 轨迹奖轨迹奖(Locus Award)创立于70年代早期,颁发给《轨迹(英语:Locus_(magazine))》杂志年度读者投票的优胜者,给雨果奖的投票者们提供意见和建议。几十年来轨迹奖吸引到的投票者数经常
  • 温达 (清朝)温达(满语:ᡠᠨᡩᠠ,穆麟德:,17世纪?-1715年),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初为笔帖式,历任监察御史、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议政大臣,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 措卡措卡(塞尔维亚语:Чока / Čoka)是塞尔维亚的城镇,由北巴奇卡州负责管辖,位于该国东北部,面积32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6米,2011年人口4,019,其中一半居民是匈牙利人。坐标:45°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