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嘎嘎小姐歌曲)

✍ dations ◷ 2025-10-21 10:28:53 #猪 (嘎嘎小姐歌曲)

《猪》(英语:"Swine")是美国歌手嘎嘎小姐的歌曲,收录于她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流行艺术》中。这首歌由嘎嘎、保罗·布莱尔(英语:DJ White Shadow)(即DJ白影)、迪诺·兹西斯(Dino Zisis)和尼克·蒙森(英语:Nick Monson)创作和制作。《猪》是一首Dubstep和工业风格的歌曲,灵感来源于这位歌手的性经历以及她在19岁被性侵时感到的愤怒。嘎嘎用嘶吼的方式演唱歌曲,歌词控诉了一个想要追求她的人,并且把这个人比作“猪”。

《猪》受到了大多数乐评人的好评。歌曲在韩国Gaon国际数字榜上排名第94位。在美国,《猪》在《公告牌》舞曲/电子歌曲榜上最高排名为第23位。嘎嘎在其iTunes音乐节演出、流行艺术巡回演唱会以及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西南偏南音乐节上表演了这首歌。西南偏南的演出当中,表演艺术家米莉·布朗(英语:Millie Brown (performance artist))往嘎嘎身上呕吐颜料;这一表演受到争议,被指美化厌食症。这首歌和嘎嘎的另一首歌《Til It Happens to You(英语:Til It Happens to You)》都出现在有关于美国大学强奸问题的纪录片《狩猎场(英语:The Hunting Ground)》中。[1]

2011年,在发行第二张唱片《天生完美》后不久,嘎嘎就开始着手制作她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流行艺术》。次年,随着嘎嘎与制作人费尔南多·加瑞贝(英语:Fernando Garibay)和DJ白影(英语:DJ White Shadow)合作,这张专辑的概念“开始涌现”。[2][3][4]嘎嘎说《猪》这首歌曲有关于个人感受,讲述了她遭遇到的困难而痛苦的性经历。[5]

2014年12月,嘎嘎在电台节目《霍华德·斯登秀(英语:The Howard Stern Show)》上透露自己在19岁时被一名比她大20岁的制片人强暴。[6]这一经历给了她创作《猪》的灵感:“我写了一首名为《猪》的歌;这首歌关于强奸。这首歌是关于被降服。这首歌是关于气愤、暴怒和激情,我有很多痛苦想要在这首歌里面释放。”[7]

音乐方面,《猪》是一首Dubstep和工业风格的歌曲。[8][9][10]在评论嘎嘎在iTunes音乐节上对这首歌的演绎时,《娱乐周刊》的Nick Catucci称《猪》这首歌“令人震惊不已,歌词内容有如九寸钉乐团,加上如同深紫乐队的狂野节奏。”[11]《前音后果》称这首歌是一首“以忧郁的钢琴谣曲开场,最终爆发成一首暴怒的、由尖锐的吉他和合成器伴奏的流行摇滚歌曲。”[12]

MTV新闻(英语:MTV News)的吉尔·考夫曼(Gil Kaufman)将这首歌描述为一首“摇滚风格浓重”的歌曲。[13]布拉德利·斯特恩认为这首曲子是“多段令人汗毛直立、牙关咬紧、心脏停跳的酸电子乐风格的Drop。”[14]据Musicnotes.com介绍,这首歌以四四拍写成,速度为每分钟120拍。这首歌曲以G小调创作,嘎嘎的声音跨度从G3的低音到D5的高音。这首歌的和弦进行为C/G–Gm–C/G–Gm。[15]

这首歌的歌词控诉了一个想要追求她的人,并且把这个人比作“猪”。[16]嘎嘎原本希望用轻松悦耳的演唱淡化歌词的冲击力,但她最终“在整首歌中嘶吼和尖叫”。在副歌部分,嘎嘎在“嘈杂”的合成器伴奏下高声唱出歌词:“你只是一只披着人皮的猪而已 / 叫吧,叫吧,叫吧,你让我反胃 / 你的皮下面只是一头猪”,她最后在“激烈”的节拍当中反复说出“猪”这个单词。[5]

2013年8月,嘎嘎放出这首歌的一分钟预告片,展示了她为iTunes音乐节排练的场景,并附上了她表演的图片。[17][18]嘎嘎将她的演出命名为“SwineFest”,这首歌是这场演出的核心部分。[19]演出期间,她在演唱这首歌之前摘下了之前戴的金色假发,露出了她的真发。[20]她戴着闪闪发光的猪面具,起初用钢琴弹奏《猪》,之后歌曲的电子舞曲版本开始播放。[21][22]在演出期间,台上的伴舞戴着猪鼻子形状的防毒面具和“白色工作服”。[23][24]《数码间谍》的Robert Copsey对她的表演评分为5分中的3.5分,并表示她“达到了疯狂的巅峰”。[25]

2014年3月,嘎嘎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西南偏南音乐节上介绍《猪》时称这首歌关于“强奸和愤怒”,[26]随后她邀请了表演艺术家米莉·布朗(英语:Millie Brown (performance artist))一同登台。在两人的表演中,布朗向嘎嘎身上的白色围裙呕吐绿色的液体。[27][28]之后他们爬上一个装有猪头和口塞的大型机械公牛,[26][29]一起骑着它并模拟性行为。[27]布朗继续在他们骑公牛期间向嘎嘎和她的白色围裙上呕吐黑色液体,并把黑色颜料四处喷洒。[29]《滚石》杂志的一位撰稿人指出,“在演出的其余部分,嘎嘎身上都带着这种黑色光泽,代表她在象征意义上的强奸幸存者,和实际意义上的表演艺术幸存者”。[26][28]背景是一块霓虹灯牌,上面写着“嘎嘎小姐的烧烤——Swine之家”。[27][29]《猪》被称为一首“反强暴曲目”,同样,她在西南偏南的表演也被称为一次“反强暴示威”。[28]

安德鲁·汉普(Andrew Hampp)认为,“对于一张受行为艺术启发的专辑(和演唱会)来说,那一刻,音乐和震撼效果深刻且可信地融合在一起。”[30]这场表演也因呕吐表演而受到批评。曾患暴食症的黛米·洛瓦托抱怨这场演出“美化”了饮食失调。[31]针对这场争议,布朗对MTV新闻(英语:MTV News)表示:“我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有那种联想,但我的表演真的不是在阐述饮食失调本身。”[32]嘎嘎在《今日秀》中坦言:“米莉和我都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那场表演,但我们都真的相信艺术表达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我支持她和她所做的一切。我的新专辑《流行艺术》是关于在艺术创作的反叛精神下将艺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对我们来说,那场表演是最纯粹的艺术。”[33]

之后《猪》加入嘎嘎巡演流行艺术巡回演唱会的演出歌单当中,是安可曲目《吉普赛》前演出的最后一首歌曲。嘎嘎在表演中打扮成电音女孩(rave-girl),她的扮相被描述为“动漫学生妹形象的翻版”。[34]她佩戴着彩色的麻花辫,穿着荧光色的毛绒靴子。[34]在一些场合,嘎嘎会邀请观众上台“和她一起狂欢”。[35]MTV的詹姆斯·达菲尔德称这场表演是“一场感官过载——彩色纸屑大炮回归,频闪灯闪烁,戴着猪面具的舞者开始从嘴里喷出假血”。[36]

这首歌在网上发布后,Idolator网站撰稿人卡尔·威利奥特(Carl Williott)将其与她在iTunes音乐节的表演进行了比较,并表示:“那场演绎相当狂野,而这个录音室版本则更加起伏不定,也更拥有派对气氛。”他把这首歌形容为“可以预期的合成器声浪、震撼的低音线、颤动的键盘、断续的声样和在引向重音的高潮所组成的声音冲击。但在过载的电子舞曲音乐当中,嘎嘎用她沙哑而不加修饰的声音表现为歌曲增加了人性化触感。”[8]Fuse电视网(英语:Fuse (TV channel))Nicole James 认为它“基本上是《掌声》的对立面。”[37]《卫报》的帝国小鹰(Kitty Empire)称赞这首歌“即使不是(专辑当中)最热门的歌曲,也是令人惊叹的亮点作品。”[38]《Clash(英语:Clash (magazine))》杂志的迈克·德赖弗(Mike Driver)认为嘎嘎在这首歌中的发音表达与歌手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相当。[39]《Spin》杂志的莫拉·约翰斯顿将《猪》列为《流行艺术》的亮点之一,称嘎嘎的歌曲演唱和键盘的声音让人想起了特伦特·雷泽诺的歌曲。[40]

MuuMuse的布拉德利·斯特恩称《猪》是专辑中最“疯狂的时刻”,嘎嘎“让她的怪异旗帜飞得更高”。他还认为《猪》会很适合现场演唱会。[14]《公告牌》的杰森·利普舒茨将这首歌描述为一首“尖锐的工业歌曲”,嘎嘎的声音听起来“很反胃”。利普舒茨说这首歌不像《流行艺术》上的其他歌曲那样“容易接受或者创作巧妙”,但“很吸引人。”[10]《前音后果》网站的克里斯·博斯曼批评了这首歌的长度,他说“唱片的声音确立以后,许多歌曲就会感觉过长 完全可以剪去一段主歌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还会更加简洁。”[41]美国娱乐网站Vulture(英语:Vulture (website))在2022年更新的“嘎嘎小姐歌曲排行”中《猪》排名第67名,评论表示不论是耀眼夺目的录音室版本还是疯疯癫癫的现场演出,都和《流行艺术》的封面一样令人目不转睛。[42]

内容来自于《流行艺术》专辑注释。[43]


相关

  • 神经病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碱土金属固体、 液体、 气体碱土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2族(旧称ⅡA族)的六个金属元素: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其中镭具有放射性。碱土金属都是银白色的、比较软的金
  • 斯里巴加湾市斯里巴加湾(英语:Seri Begawan,马来语:Bandar Seri Begawan,又译为斯里巴卡旺,意为“统治者的港口”)斯里巴加湾市是文莱的首都,2010年统计人口约14万人,位于林梦河注入南海的入海口
  • 池田辉政池田辉政(1565年1月31日-1613年3月16日),美浓池尻城主、播磨姬路藩的初代藩主,有“姬路宰相”之称。池田恒兴次男,母亲是荒尾善次之女,生于尾张国。辉政与父亲池田恒兴及兄长元助共
  • 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是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型国际陶艺展览活动,透过陶艺作品国际竞赛以及国际策展人主题性策展两种运作机制,呈现出国际陶艺创作的现况,促
  • 耿炳文袭父职管军总管 总兵都元帅 长兴侯食禄千五百石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中国明朝开国军事将领,官至大将军,以功封长兴侯。元朝末年,他与其父亲耿君用追随朱元璋渡过
  • 工地秀工地秀,是地产发展商、地产代理和银行物业按揭部合作组织的房地产展销会活动。 工地秀的性质是房地产市场推广活动加表演艺术的专案管理,前者是目的,而工地秀只是其商业手法。
  • 影像梯度影像梯度(Image gradient)是指影像强度和颜色的方向性变化。影像的梯度在影像处理中是基础的一环。举例来说,Canny边缘检测器(Canny edge detector)用计算影像梯度来做边缘检测。
  • 詹姆斯·安赫尔詹姆斯·克劳福特·安赫尔(James Crawford "Jimmie" Angel,1899年8月1日-1956年12月8日),昵称吉米,是一位美国飞行员。1937年,詹姆斯·安赫尔在空中对安赫尔瀑布进行考察时,因一次不成功的降落紧急迫降在山顶。之后,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他在荒野中携妻子徒步跋涉11天才到达最近的村镇。1956年,安赫尔在巴拿马死于一次飞行事故。遵照他的遗愿,安赫尔的儿子将其骨灰撒在了此瀑布中,委内瑞拉也将瀑布命名为安赫尔。
  • 伊利东街55号大厦伊利东街55号大厦(英语:55 East Erie Street),为芝加哥最高的纯住宅大厦,高197米(647呎)。 由 Fujikawa Johnson、Associates and Searl以及Associates Architects所设计,这幢56层的建筑物于2004年完成时为美国第二高的住宅大厦,仅次于纽约市的川普世界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