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 (柴可夫斯基)

✍ dations ◷ 2025-11-05 23:08:00 #莎士比亚作品题材作品,交响诗,柴可夫斯基作品,1873年乐曲

《暴风雨》(俄语:Буря,转写:Burya),作品18,是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3年谱曲的交响诗,乐谱所标示的调性为F小调,在儒略历1873年12月7日(即公历12月19日)首次公演,由鲁宾斯坦指挥。

乐曲的创作灵感源自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暴风雨》所改编。当中的题裁包括了轮船在寂静的海上航行;性格怪诞的凯列班(英语:Caliban);米兰公爵之女米兰达(英语:Miranda (The Tempest))与那不勒斯王子费迪南(英语:Ferdinand (The Tempest))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有关“爱情”的主题较为突显,另人会联想起柴可夫斯基另一首作品《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

乐曲是题献给俄国评论家史塔索夫(Vladimir Stasov)。

西历1873年1月,史塔索夫写了一封信中给柴可夫斯基,请求他在建议中的三出戏剧中选取当中一出来创作交响音乐,最终柴可夫斯基选取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往后的几次书信中,两人就乐曲的结构和内容交换了不少意见。同年6月,柴可夫斯基正式开始谱写,但进度非常缓慢,直至8月从雾索瓦(Usovo)回来后,他只用了10天时间就把余下的草稿都完成了。9月再为乐曲配器,整首乐曲大概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柴可夫斯基几首管弦乐作品都是采用莎士比亚的剧作而写成,除了《暴风雨》和《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外,他亦为《哈姆雷特》谱写过另一首幻想序曲及当中的剧乐。

这首乐曲亦为柴可夫斯基于1885年获得“别利亚耶夫奖”(前身为“葛令卡奖”),并获得500卢布奖金。

全曲演奏时间约为25分钟。

相关

  • 帕埃斯图姆帕埃斯图姆(Paestum)是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的城镇。它位于奇伦托地区北部,那不勒斯东南方85公里萨莱诺省靠近海岸的地方,以古希腊建筑多立斯柱式神庙而闻名。该城由来自希腊锡巴
  • 分手关系结束,通常简称为分手、失恋,是以死亡外的任何方式终止亲密关系。这个词不太适用于已婚夫妇,已婚分手通常被称为分居或离婚。苏西奥巴赫(Susie Orbach,1992)认为,约会和同居关​
  • 厄勒海峡大桥厄勒海峡大桥(或译奥瑞桑桥,欧雷松德大桥,丹麦文:Øresundsbroen,瑞典文:Öresundsbron,丹瑞混合名称:Øresundsbron)是一条行车铁路两用,横跨厄勒海峡的大桥。其大桥隧道两者结合的长
  • 变性手术性别重置手术(英语:Sex reassignment surgery,缩写:SRS),也称为性别还原手术、变性手术、性转换手术(英语:Transsexual surgery)等等,是一项外科技术,也是一种阉割手术,通过这种手术程序
  • 澳大利亚国旗澳大利亚国旗是蓝船旗的变异:即蓝色旗面,靠旗杆侧上角有英国国旗,靠旗杆侧下部有一颗大型白色七角星——澳大利亚联邦之星;其余部分有四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与一颗较小的白色五角
  • 吕阿墉吕阿墉(1900年10月16日-1946年)是台湾法官(当时称为判事),台北万华有明町出身,日治时代至战后初期在日本内地担任法官,卒于任内。号晚村。淡水中学、仙台旧制第二高等学校毕业。1925
  • 查尔斯·古耶查尔斯·古耶(Charles-Eugène Guye,(1866年10月15日-1942年7月15日))是一名瑞士物理学家。1866年生于尚旺。古耶在日内瓦大学学习物理学,1889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光学旋光色散现
  • 凯内兹·海考·埃泰尔卡凯内兹·海考·埃泰尔卡(匈牙利语:Kenéz Heka Etelka,1936年10月26日-),匈牙利作家, 女歌手。海考·埃泰尔卡1936年10月26日出生于南斯拉夫。1974年,她在维也纳与匈牙利歌剧演唱家
  • 桐华桐华(1980年10月18日-),本名任海燕,女,旅美言情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网络连载时曾用笔名“张小三”,毕业于北京大学。2005年从中国达到美国,创作第一部小说《步步惊心》在晋江
  • 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Joseph Simon Gallieni) (1849年4月24日 - 1916年5月27日) 法国元帅。年轻时曾参与普法战争,其后在法国各地殖民地,包括法属西非、马提尼克岛、法属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