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力

✍ dations ◷ 2025-11-24 00:03:12 #色散力
伦敦色散力(London dispersion force, LDF),简称伦敦力或色散力,是一作用于分子间的力。它是范德华力的一部分,名称源自德裔美国物理学家弗里兹·伦敦(英语:Fritz London)。科学家观察到在高压低温下,即使是非极性分子也能被液化或固化,弗里兹·伦敦认为非极性分子间必然有吸引力存在,此吸引力即为伦敦色散力。

相关

  • 美尔奎宁美尔奎宁(Mefloquine),常见商品名疟宁(Lariam),为一种治疗及预防疟疾的药物。当用于预防时,需在暴露疟原虫前一至二周开始用药,每周一次。暴露后则须维持四周,每周一次。本品可用于治
  • 伊壁鸠鲁伊壁鸠鲁(Ἐπίκουρος,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
  • 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约1200年-1280年11月15日)是一位中世纪欧洲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是多明我会神父,由于他知识丰富而著名,他提倡神学与科学和平并存。有人认为他是中
  • 科穆宁王朝拜占庭帝国是历史学家用于描述中世纪时期主体民族为希腊人、主要语言为希腊语、定都于君士坦丁堡的东部罗马帝国,在古典时代晚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帝国的东部一直存在直到14
  • 细胞外基质在生物学,细胞外间质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细胞外间质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此外细胞外间质还吸收了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蛋白酶
  • 古典拉丁语古典拉丁语(古典拉丁语:LINGVA LATINA;拉丁语:Latina Classica)为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与标准语,盛行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在古典拉丁语,C和G总是发 和 的音,和现代的罗曼语族
  • 以人名命名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科学家命名的国际单位列表列出由国际度量衡委员会指定在其领域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单位。国际单位制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测量单位系统,目前共有7种基本单位,22
  • 蒙特塞克藻Pseudoasterophyllites vidalii Zeiller蒙特塞克藻(学名:Montsechia vidalii)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生沉水植物,属于蒙特塞克藻属(Montsechia),出土于西班牙蒙特塞克山脉及比利牛斯山一
  • 保罗·R·埃利希保罗·拉尔夫·埃利希(英语:Paul Ralph Ehrlich,1932年5月29日-),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美国生态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他是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专门研究蝴蝶。他也是主题区
  • 印度斯坦族印度斯坦人(英语:Hindustani people)又译“兴都斯坦人”,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民族(仅次于汉族),是对印度北部和整个南亚以北地区的主要民族的一种通称。他们是印度十大民族中人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