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贝克效应

✍ dations ◷ 2025-11-28 19:36:50 #热力学,物理现象,电学

赛贝克效应(英语:Seebeck effect)将二种不同金属各自的二端分别连接,并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就会在这样的线路内发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赛贝克效应。它是德国物理学家托马斯·约翰·塞贝克(英语:Thomas Johann Seebeck)于1821年发现的。

不同的金属(或半导体)具有不同的塞贝克系数(英语:Seebeck coefficient)(所产生赛贝克效应大小不同),半导体与金属的主因略有不同。半导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载流子密度,当单一半导体两端具有温度差时,载子会扩散以消除密度的差异,因而造成电动势。两端的温度相差越大,则产生的赛贝克电位差越大。而金属的自由电子密度与费米能阶几乎不会随温度改变,因此金属的赛贝克效应远小于半导体。金属的赛贝克效应由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来决定。若平均自由程随温度上升,则热端的自由电子有较高的机会向冷端移动,此时的塞贝克系数为负值。反过来说,若电子的平均自由程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则冷端的自由电子有较高的机会流向热端,塞贝克系数为正值。

将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并在两接点给予温度差,两种金属会分别产生各自的温差电动势。选用适当的二种不同金属,利用赛贝克效应可以测量温度;还可利用不同温度进行特别的发电。若使用相同的金属形成回路,则会因为温差造成的电动势互相抵销而无法观察到赛贝克效应。

相关

  • 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烘干在一些技术、制造领域及建筑施工领域中,烘干,指的是利用高温(热),或是使用真空,提前将材料和物体中的挥发性化合物除去,以免这些化合物的缓慢挥发在容器或压力容器中产生污染,破坏真
  • 亮点《亮点》周刊 (德语:Stern) 是德国目前最大的时事社会生活杂志,创刊于1948年,杂志出版发行由欧洲最大的杂志出版商古纳雅尔(Gruner + Jahr AG & Co. KG)负责,主要面向德国及全欧洲
  • 哈维·库兴哈维·威廉斯·库兴(Harvey Williams Cushing,1869年4月8日-1939年10月7日)是美国的神经外科名医、美国陆军退役军医上校。他是脑外科学的先驱、最早提出库兴氏症候群的学者,后世
  • 练习曲练习曲,是指专门提供某乐器的练习特定技巧的音乐作品,钢琴练习曲是最常见的练习曲,著名的钢琴练习曲作者包括拜厄、车尔尼等,他们的作品很适合初学者。但并不是所有练习曲都是仅
  • 阿特纳奥斯阿特纳奥斯(Ἀθήναιος),活跃于1至2世纪的罗马帝国时代作家,生活埃及的瑙克剌提斯(Ναύκρατις),生平不详,用希腊文写作,留下《智者之宴》(Δειπνοσοφισ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2018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柔道比赛2018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柔道比赛于2018年10月7日至10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岩石体育中心公园举行。运动员必须是于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才有参加青年
  • 错误发现率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完善了对多重假设测试的检验, F D R = Q
  • 詹姆斯·E·麦克莱伦詹姆斯·E·麦克莱伦(英语:James E. McClellan;1926年3月22日-2016年11月26日),是美国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及兽医,前马里兰州众议院议员。麦克莱伦在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出生,曾在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