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鲸

✍ dations ◷ 2025-04-25 08:12:29 #杀人鲸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 英文:Killer whale 或 Orca)为齿鲸小目海豚科下体型最大的物种,又称杀手鲸、杀人鲸、逆戟鲸。地球上的所有大洋中都有虎鲸生活,且为全球性分布,除了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部分地区,在冰冷的南北极地区,温带亚热带到热带海域都有分布。虎鲸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食肉动物,位于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食性广泛,但不同生态型的虎鲸会对应相当专一的食性,例如居留型虎鲸几乎只吃鱼类(如鲑鱼、鲔鱼),某族群的虎鲸只吃海豹, 另外还有迁徙型虎鲸群则会猎杀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包括海豹、海狮、海象、海狗,甚至鲨鱼和其他鲸豚类(如海豚与须鲸)。现今世界上有五类不同外型与生态习性特征不同的虎鲸,是否可分成单独的种族和亚种仍在讨论中。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居留型的虎鲸会形成非常稳定的母系社会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虎鲸的保护状况列为数据不足。虽然虎鲸不是濒危物种,但是某些地域的族群还是因为食物匮乏、海洋主题公园的捕捉、渔业的冲突、噪音污染、水污染、航运船只、过多的观鲸船只和栖息地丧失等等原因受到极大的威胁。一般认为,野生的虎鲸不会威胁人类的安全,而人工饲养的虎鲸至今约有20起攻击人类的记录。2010年,虎鲸提利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海洋公园袭击训练师,导致训练师被咬死。由于虎鲸在电影、电视、与海洋水族馆中的演出,它们可说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动物;事实上在1960年代以前,虎鲸仍受人们恐惧与迫害,直到少数野生个体被捕捉与驯养后,社会大众对它们的观念才开始有所改变。虎鲸是人类研究了解最深入的鲸豚之一,这要归功于科学家在北美洲西海岸对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以及阿拉斯加海域的虎鲸群超过三十年的研究。虎鲸族群似乎是由许多亚族群组成,各自适应于其栖息环境,由此点看来,虎鲸与狼群非常相似。部分学者认为,不同族群的虎鲸之间在形态、基因、生态、与习性上皆存在差异,似乎可区分出不同亚种甚至是新物种。虎鲸的体型极为粗壮,是哺乳类动物,也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低于1米。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其形状有高度变异性,雌鲸与未成年虎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约1至1.8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这点与大多数海豚科成员的典型镰刀状背鳍不同。上、下颚各有10至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虎鲸的体色图样主要由黑与白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位于身体腹面的白色区域自下颚往后延伸至尾部处,在全黑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后方产生分歧,尾鳍腹面亦为白色。背部与体侧皆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有白色斑块,眼睛斜后方亦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在背鳍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saddle)。虎鲸可分为四型,各型之间的关系未明,甚至可能是不同物种,故虎鲸的保育状况为数据缺乏。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踨猎物或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通常在鱼类产卵季与海豹的生产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数的虎鲸都栖息于浮冰边缘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须鲸、企鹅、海豹等为食。它们会迁徙至何处、会移动多远,目前仍未有定论。部分虎鲸会终年停留于南极海域,而在北极的虎鲸则很少接近浮冰。据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研究者指出,当地有定居型(resident)与过境型(transient)两种型态的虎鲸群,当地终年皆可发现此两种群体。背鳍用途是要用以保持平衡感,若没有背鳍,虎鲸就会失去平衡感。虎鲸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虎鲸的泳速最快可达时速55公里,可闭气17分钟左右。当周遭空气凉爽时,通常可看见它们低矮而呈树枝状的喷气。它们对船只的反应多样,冷漠忽视或是充满好奇心都有可能。偶尔会集体搁浅,群体有时会被困在潮池或海湾中。在北极与南极海域,因为风吹而快速产生的浮冰对虎鲸而言是一大麻烦,有时会因此迫使它们停留于水面开阔的小水域里相当长的时间。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定居型虎鲸,其基本社群单位为小型母系群体,一般由2至9头血缘关系相近的虎鲸所组成,此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所有成员似乎会共同分担养育工作。几个这样的群体会共同组成一个“小群”(pod,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间有社交行为联系的鲸目动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鲸与仔鲸,多半由最年长的雌鲸居于领导地位,而待在小群里的雄鲸通常是该雌鲸的后代。定居型小群面对其他小群时有特殊的致意方式:面对对方一段距离排成两行紧密纵队,然后两个小群的成员会互相混杂,似乎是在表明其社交地位。根据对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外海的定居型族群的研究资料显示,虎鲸终年皆可生产,高峰期自秋季至隔年春天,平均生殖间隔为5年,成年雌鲸在过了40岁之后通常就不再生育。由圈养个体的研究结果推测,其怀孕期约15至18个月。虽然幼鲸很早就开始摄食固体食物,但哺乳期至少会持续达1年以上,通常要到2岁大左右才会完全断奶。虎鲸为食物链的最顶端,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某种程度上,虎鲸的天敌为人类,工业的废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影响虎鲸的栖息地。船只螺旋桨的声音会影响虎鲸的声纳系统,也会吓跑鱼群,加上海洋大型鱼类近年遭受滥捕,尤其虎鲸主食的鲑鱼及鲔鱼,影响虎鲸的生态。虎鲸的叫声像海豚一样音调较高。虎鲸的食物是所有鲸豚物种中最多样化的。虎鲸捕食的动物包括鱼类、海洋哺乳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海鸟和海龟。虎鲸的食物会因环境而有所不同,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并且传授给下一代。海洋哺乳类是虎鲸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海豹、海狮、海狗、海象、海豚和鲸鱼皆为虎鲸的猎物。位于阿拉斯加的虎鲸会捕食体型较小的近亲白腰鼠海豚(一种速度极快的小型海豚)。居住在北极的虎鲸则会猎杀海象、竖琴海豹、环海豹、冠海豹、一角鲸及白鲸。南极的虎鲸则是豹斑海豹的唯一天敌。有时虎鲸会采团体的方式打猎,这种打猎方式常用在猎食大型鲸鱼,如伪虎鲸、灰鲸、小须鲸、露脊鲸、领航鲸、弓头鲸、座头鲸、甚至体型更大的长须鲸和蓝鲸。成群的虎鲸也会猎食抹香鲸,但捕食的对象通常都是未成年的抹香鲸和雌性抹香鲸,成年的雄性抹香鲸因反击性较强,庞大的体型加上强大的力气可以对虎鲸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成年的雄性抹香鲸是虎鲸少数不敢招惹的动物之一,甚至还有纪录指出一头雄性抹香鲸主动冲撞一群正在捕食鱼群的虎鲸。虎鲸也常用群猎的方式来猎食海豚,种类包括瓶鼻海豚、真海豚、花纹海豚、白腰鼠海豚、斑纹海豚和弗氏海豚等海豚。它们群猎时利用从隆额(海豚科用来制造回声定位的部位,会将声音集中成一束)发出的超音波互相沟通和联系,并策画战术。猎捕海狗时,虎鲸会在满潮前观察直达海滩的裂缝沟渠,当满潮时沟渠会灌满水,并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浅水域,此时虎鲸会沿着沟渠冲上海滩,并故意让自己搁浅,以趁机捕食海狗或海狮,有时一只虎鲸会露出大背鳍吸引海狗群的注意,这时另一只虎鲸就会悄悄的靠近捕杀海狗,当猎物脱逃时,另一只虎鲸就会冲上去接替捕食。虎鲸一旦有机会,也会捕食陆生哺乳类。位于北美洲的西北海岸,鹿科动物(例如驼鹿)经常在海岸附近的岛屿间渡海游泳,以寻找食物,此时它们容易遭到虎鲸的攻击。硬骨鱼类是虎鲸重要的食物来源,对象包括鲱科、鲭科、鳀科、鳕科等鱼类。甚至有些族群的虎鲸几乎只吃硬骨鱼类。在栖息于挪威和格陵兰海域的族群,常跟随着鲱鱼群的秋季迁徙路线并到达挪威海岸附近。太平洋东北部的虎鲸族群,鲑鱼则是占了96%的食物来源,在被捕食的鲑鱼物种中,大鳞大麻哈鱼占了大约65%,大麻哈鱼也常被捕食,红大麻哈鱼和驼背大麻哈鱼所占比例则较小。虎鲸在捕食鲱鱼群时,成员们会先将鱼群赶成一群鱼球,再用强而有力的尾部拍打鱼群,接着虎鲸就取食被击昏的鲱鱼。属于鲭科的鲔属也在虎鲸的猎物列表内,在野外,虎鲸会捕食黄鳍鲔、蓝鳍鲔、大目鲔和长鳍鲔等鲔鱼。旗鱼科的成员都是大型鱼类,捕食多种鱼类,因此位于食物链上层,例如剑旗鱼和大西洋蓝枪鱼皆为高级掠食者,但虎鲸却是它们的主要天敌之一。鲨鱼和

相关

  • No5f14 7s22, 8, 18, 32, 32, 8, 2第一:641.6 kJ·mol−1 第二:1254.3 kJ·mol−1 第三:2605.1 kJ·mol主条目:锘的同位素锘(Nobel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No,原子序为102。
  • 太阳微系统Dorian Daley,总裁兼CEOJeffrey Epstein,CFO太阳计算机系统(英语:Sun Microsystems),是一家曾经存在的公司,台湾称昇阳电脑,中国大陆称太阳计算机系统,创建于1982年2月24日,1986年在美
  • 电场屏蔽电场屏蔽,是一种存在于由带电粒子构成的流体中的物理现象。在由带电粒子构成的流体中,比如等离子体、半导体、或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群,由于其内里各颗运动中的带电粒子带有电磁场
  • 凯旋级核潜艇凯旋级核潜艇(法语:Classe Le Triomphant)是法国海军现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共有4艘,分别于1997、1999、2004及2010年服役。四艘核潜艇取代原有的六艘可畏级核潜艇,成为法国核慑力
  • δ逆转录病毒属δ-逆转录病毒属 (Deltaretrovirus)是一个逆转录病毒科的属。它外源几组在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例子有牛白血病病毒和人类T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 人类T型淋巴细
  • 密勒指数密勒指数(英语:Miller index)是一种用来确定晶体方向的指数,又称晶面指数。要想计算出一个晶面的密勒指数(hkl)需要:以一个正方体的顶面为例,它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h),+∞(k),1(
  • 合酶合酶(Synthase)是催化合成反应的酶类。根据国际生化学会酶委员会对酶的EC编号分类系统,合酶是属于裂合酶类(EC4)中的一个亚类。需要注意的是,合酶与合成酶(Synthetase)是两类不同的
  • 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
  • 赤道面天球赤道是在天球上的一个大圆,它与地球的赤道是同一个平面。换言之,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相同的结果是地球的轨道倾角,使天球的赤道相对于黄道平面倾斜约23.5°
  • 迈克尔·J·福克斯迈克尔·安德鲁·福克斯(英语:Michael Andrew Fox,1961年6月9日-),以艺名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 Fox)的名称为人所熟知,生于加拿大埃德蒙顿,是加拿大裔美国演员、作家、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