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秘果蛋白
✍ dations ◷ 2025-08-13 05:03:44 #神秘果蛋白
神秘果蛋白(英语:Miraculin)是一种从神秘果中提取出来的糖蛋白,又称作奇果蛋白及神秘果素。该蛋白本身并没有甜味,但能让人在品尝原本不甜的酸性食物时尝出甜味。这种特性属于一种味觉修改功能,并非改变了食品本身的化学成分。神秘果树是原产于西非的灌木,拉丁文学名为Synsepalum dulcificum或者Richadella dulcifica。这种植物在当地的名称包括taami、asaa以及ledidi。神秘果蛋白本身不是甜的,但如果其接触到人类的舌头之后,在大约一小时之内再尝酸的食品如柑橘,就会尝出甜味。在西非,含有该蛋白的神秘果树的红色小果被用来改善酸性食品的口感。由于神秘果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味道,因此其味觉修改的功能被认为是神奇的,神秘果树也因此得名。在神秘果中导致这一现象的活性物质,是由日本科学家栗原坚三教授分离出来的(Kurihara Kenzō) 。他于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并在其中将这一新发现的化合物根据神秘果树的俗称“Miracle tree”命名为神秘果蛋白(Miraculin)。1989年,人们首次成功的对神秘果蛋白进行了测序,并发现这是一种由191个氨基酸以及一些糖链组成的糖蛋白。它以四聚体的形式呈现,其中的单体两两结成二聚体,而两个二聚体则通过二硫键聚合成四聚体。该糖蛋白的摩尔质量是24.6kDa,包括3.4kDa的糖(约占重量的13.9%),其中的糖成分按摩尔比例计为:31%的氨基葡萄糖、30%的甘露糖、22%的岩藻糖、10%的木糖和7%的半乳糖。神秘果蛋白和仙茅甜蛋白(另一种味觉修改剂)不一样,其本身不是甜的,但它可以在人们尝到该物质后的一段时间内,将酸味转变为甜味。抗甜化合物如匙羹藤酸可以抑制神秘果蛋白所引起的甜味,正如其对蔗糖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物质所引起味觉修改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和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神秘果蛋白的浓度、舌头接触神秘果蛋白的时间以及酸的浓度。该物质所能引起的最大甜味约等于浓度为17%的蔗糖溶液。该糖蛋白不耐高温:当加热到超过100°C以上,神秘果蛋白就失去了其味觉修改特性。除此之外,在室温下,pH值低于3或者高于12的溶液也可以使其失去活性。在5°C的pH值为4的醋酸盐缓冲液中,其味觉修改能力可以保持约6个月 。目前,人们仍然不清楚该蛋白修改味觉的具体机制。人们猜测神秘果蛋白可以改变舌头上的味觉细胞的结构,使得甜味感受器会被酸所激活,于是通常是酸的东西变成似乎是甜的。该作用会一直持续到味蕾恢复正常为止。该蛋白中的组氨酸残基(His29及His59)似乎对修改味觉行为起主要作用 。其中一个位点用于将蛋白附着在细胞膜上,而另一个点位(连接着木糖或者阿拉伯糖)则在酸性环境下激活细胞膜上的甜味感受器。而在阳离子存在的环境下(即碱性环境,例如存在钙离子Ca2+以及/或者镁离子Mg2+),将会干扰神秘果蛋白的活性糖与甜味感受器之间的结合,因此神秘果蛋白的味觉修改能力就失效了。也有人比较了食用神秘果后再食用柠檬酸时,酸性物质引起的味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味道信号传输被处理,只有甜味信号到达了中枢系统。另一项研究指出,神秘果蛋白遇酸会改变其形状。与人类舌头中的受体紧密结合后,改变了受体的反应方式。酸度愈高,形状改变愈大,尝起来就愈甜。神秘果蛋白容易溶解,并且相对热稳定,因此它是一个可能可以用于酸性食物(包括软性饮料)的增甜剂。日本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大规模生产该物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在酵母以及烟草植物上的尝试失败了,但是在大肠杆菌以及莴苣上进行基因修改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其中,每克的莴苣叶中,神秘果蛋白的含量为40微克,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成绩了。要知道两克这样的莴苣叶中的有效成分,相当于一个神秘果的含量。在美国,神秘果蛋白被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判定为不允许作为增甜剂使用。在欧盟国家,是否能用作增甜剂并没有法律上的定义。在日本,根据卫生与福利事业部发布的《已知食品添加剂列表》(日本贸易振兴会出版),其被认定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
相关
- 资讯学信息学,旧称情报学(日本人翻译),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
- 唾液腺唾腺(英语:salivary gland;亦称唾液腺、涎腺)是脊椎动物的消化腺之一,位于口腔周围,人类的三大唾腺为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bmandibular gland)(submand
- 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朝廷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作为经文的标准。传抄的经文与石经相比较,即可知正误。刻在石头上的佛经有时也称为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熹平石经
- 正子断层造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自组装自组装(英语:Self-assembly,或译自我组装)是用来形容一无序系统在没有外部的干预下,由个别部件间之互动(如吸引和排斥,或自发生成化学键),而组成一个有组织的结构之过程。近年自组装
- 德意志之歌《德意志之歌》(德语: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意志人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德国的现行国歌。曲谱为著名古典音乐家海顿于1797年所作,后正式定为奥地利帝国国歌(《帝
- 五四文学五四文学作家,也就是在1919年5月4日推翻古文字体(如汝、俺等字),提倡使用白话字体(如我、的、你等等)的一些作家。包括六十几位文学作家,如巴金、叶圣陶、朱自清等作家。
- 宁完我宁完我(1593年-1665年),字公甫,谥文毅。辽阳(今属辽宁)人。清代汉军正红旗人,历官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少傅兼太子太傅。敢言,好酒嗜赌、精通文史。早年依附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
- 福晋那拉氏福晋叶赫那拉氏,后世文献改称为侧妃叶赫那拉氏。皇太极之福晋,生皇太极第五子硕塞。来自于皇太极母亲孟古哲哲的家族。《爱新觉罗宗谱·星源集庆》对她的生世记载简略,仅知其父
- 山陀尔·乔马乔玛(匈牙利语:Kőrösi Csoma Sándor,1784年3月27日-1842年4月11日),匈牙利语言学家、东方学家,首部藏英词典及语法书的作者。1820年,他为了寻找马扎尔人的族源远赴东方,经历许多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