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科特领巾

✍ dations ◷ 2025-05-10 07:12:41 #领带,服装史

阿斯科特领巾,或阿斯科特式领带(英语:Ascot tie、英式英文:Day cravat),是一种宽领带,通常由浅灰色的丝绸制成。这款正式的领带通常带着花纹图案,系好之后以领带大头针(英语:Tie pin)或领带夹固定住。它常常作为晨礼服的一部分,在结婚等正式场合中佩戴,并搭配晨礼服外套和有条纹的灰色长裤。这款领巾和领带的相似之处在于它是由稠密的丝绸编织而成,传统的颜色是灰色或者黑色。

阿斯科特领巾因雅士谷赛马场的皇家雅士谷赛事(英语:Royal Ascot)而得名,虽然到了爱德华时代,人们在雅士谷赛事上穿着晨礼服时不再佩戴阿斯科特领巾。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佩戴阿斯科特领巾依然常常出现在商务活动中。

阿斯科特领巾在20世纪早期作为休闲装的一部分,通常是在穿着运动装,比如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佩戴,被认为是休闲装中高雅的一种形式。

美国候补军官学校(英语:Officer Candidate School (United States Army))的学生在穿制服时佩戴阿斯科特领巾。下级候补军官佩戴黑色领巾,上级候补军官则佩戴白色领巾。美国空军空降搜救组训练队员在完成加时训练后获赠一条蓝色阿斯科特领巾。

美国海军仪仗队士兵在庆典仪式上也佩戴阿斯科特领巾。

相关

  • NF-κB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英语: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简称为NF-κB)是一种控制DNA转录的蛋白复合体。NF-κB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
  • 体又称体貌、动貌词,是一种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内部时间结构,例如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注意区分,Grammatical aspect是指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英文: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于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旨在保护
  • 鸵鸟龙鸵鸟龙属(学名:Tochisaurus)是一属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它的化石只有距骨,是在蒙古发现的。模式种是耐梅盖特鸵鸟龙(T. nemegtensis),是由 Sergei Kurzanov 及 Halsz
  • 核糖体亚基核糖体亚基可能指:
  • 特立尼达 (古巴)特立尼达(西班牙语:Trinidad)是古巴中部圣斯皮里图斯省的一个城镇,1988年和附近的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一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特立尼达成立于1514年12月23日,西班
  • 莱 (泰国)莱 (ไร่ ) ——是泰国普遍使用的面积测度单位。换算法:
  • 台湾动物路死观察网台湾动物路死观察网(Taiwan Roadkill Observation Network),又称路杀社,是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生中心)发起的一个公民科学项目。该网站可纪录社员回报的
  • 马福禄马福禄(1854年-1900年),字寿三,回族,甘肃省兰州府韩家集乡阳洼山人,宁夏马家军成员。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会试中武进士。因殿试时用力过猛,连折三张弓,光绪帝
  • 呼-吸-呼-吸《呼-吸-呼-吸》(英语:)是史蒂芬金1982年收录于《四季奇谭》的中篇小说,故事副标题为‘暮冬重生’("A Winter's Tale")。标题原文意思为‘呼吸的方法’。是《四季奇谭》四篇故事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