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实验室2号

✍ dations ◷ 2025-11-04 14:25:16 #天空实验室2号

天空实验室2号(英语:Skylab 2,也缩写为SL-2和SLM-1),是美国《天空实验室计划》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美国发射的第一颗为了绕轨空间站而建造的卫星。这次任务的卫星在1973年5月25日由土星1B号运载火箭负责运载发射,共乘坐3名宇航员。“天空实验室2号”任务得名于所载的卫星名称,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式任务。该任务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位于地球轨道的空间站,并且顺利返回。之前前苏联的空间站礼炮1号及联盟11号在完成对接、分离任务后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的压力阀门损坏,造成3名宇航员血液沸腾死亡,因此该任务并未完成。因此,天空实验室2号仍然是第一次成功的载人空间站任务。

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又进行了天空实验室3号和天空实验室4号两次将宇航员送上空间站的任务。由于第一次天空实验室1号没有载人,第二、三、四次任务徽章上的任务数字均被向前移了一位。

从1973年5月26日21:56:00UTC至6月22日19:48:07UTC,共计26天21小时52分钟7秒。

第一次舱外活动从1973年5月26日00:40UTC至01:20UTC,共40分钟,由保罗·维兹执行。

第二次舱外活动从1973年6月7日15:15UTC至18:40UTC,共3小时25分钟,皮特·康拉德和约瑟夫·科文执行。

第三次舱外活动从1973年6月19日10:55UTC至12:31UTC,共1小时36分钟,皮特·康拉德和保罗·维兹执行。

天空实验室2号于1973年5月25日发射,:269,几名宇航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修复之前发射的空间站。空间站的陨石和太阳护罩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在发射时脱落,剩下的主电池板也发生了故障。宇航员必须抓紧时间修复,因为工作舱内逐渐升高的温度会导致舱内存在有害气体,也会使得储存的食物腐坏。:253–255,259

当阿波罗指令/服务舱靠近空间站时,宇航员约瑟夫·科文抓住保罗·维兹的脚,后者试图用一根长约10英尺的钩杆试图将已经不工作的太阳能电池板剥离,但是没有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一氧化二氮燃料。由于多次尝试均不成功,为了顺利对接,几名宇航员不得不穿上压力服并拆下指令服务舱对接探头。进入到空间站后,几名宇航员“撑起”了一把巨大的金属折叠伞,挡住了照向空间站的阳光,成功地为空间站降温。

两个星期后的一次出舱任务中,康拉德和克尔温将先前故障的太阳能帆板打开,为保证了空间站运作所需要的电力供给。为了这次出舱行走,两人在位于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浮力模拟器中已经演练过多次。如果这次太阳能帆板的展开不成功的话,天空实验室2号和3号计划上的太空实验将不能完整地实施,空间站的蓄电池也会严重损坏。:271–276帆板展开后,空间站的电池组瞬间获得了大量的能量来源,两名宇航员一下子从天空实验室船体被甩出,考验了宇航员的应变能力和安全绳索的牢靠程度。完成任务后,两人回到太空舱,出舱任务宣告成功。

近一个月时间中,天空实验室2号上的宇航员修复之前损坏的部分仪表,完成了一系列的太空医学实验,收集太阳和地球科学数据,共进行了总计长达392小时的实验。在任务中,几人成功的用阿波罗望远镜观测到一次长达两分钟的太阳耀斑活动。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一共执行了28天任务,是美国之前太空任务记录的两倍。1973年6月22日,任务结束。飞船的返回舱坠入太平洋,几人被等候在9.7公里外参加NASA搜救任务的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救起。天空实验室2号创下了当时人类太空最长飞行时间,最长飞行距离,最大荷载质量等多个记录。康拉德更是当时执行太空任务系数最多的宇航员。

天空实验室2号的任务徽章由科幻小说作家本杰明·波瓦推荐美国著名的奇幻插画画家弗兰克·费尔斯负责执笔。徽章用了地球和阳光作为背景。在一次科幻杂志的采访中,弗兰克·费尔斯回忆,在制定徽章方案时,有一名宇航员提出用天空实验室2号上看太阳被地球挡住的“日食”图案作为徽章。当时这个构想很快就被采纳,因为它解决了好几个问题:暗示了该任务和太阳能研究有关,也确定了太空舱和地球的关联。同时高对比度的图像也非常容易作画。弗兰克·费尔斯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地球上云层的形状,采用了非常传统漩涡图案。方案通过一次次的简化,最终套用圆形黑圈外加白色留底作为这次太空任务的徽章。

约瑟夫·科文用一根麦管向悬浮的大水滴中吹进空气

保罗·维兹帮助科文测量血压

天空实验室2号看到的天空实验室太空舱主体

飞船返回舱的指令模块目前保存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国家海军航空博物馆。

天空实验室2号指令模块

天空实验室2号指令模块

天空实验室2号指令模块内部

相关

  • 语言岛语言岛,也称语言孤岛、方言岛,是指某种语言完全处于其他语言或方言地理上的包围之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多数是由人口迁徙造成的。一般情况下,语言岛内的语言使用范围狭小,处于周边
  • 送神日祭灶节是东亚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送灶、祭灶、灶王节等,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当日,或前后一日。祭灶节被视为过年的开
  • 狼鳍鱼狼鳍鱼(学名:Lycoptera)是狼鳍鱼科的一种已经灭绝的原始真骨鱼类。约生活于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时期。狼鳍鱼体长在10厘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背鳍位置靠后,于臀鳍相对,其前
  • 衣部衣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五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衣部归于六划部首。衣部只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石虎建武:335年-348年 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5月26日),字季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帝。石虎是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石
  • 博饶本博饶本(Edmund Hamer Broadbent,1861年-1945年),英国基督教普利茅斯弟兄会领袖,《走天路的教会》(The Pilgrim Church)一书的作者。1861年,博饶本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他在十余岁时开
  • 鲶鱼效应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是指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一种效应。在挪威,鲜活的沙丁鱼比急冻的要贵好几倍。有说,在当地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能做到将鲜活的沙丁鱼带上岸。而
  • 焦善民焦善民(1919年-2010年2月8日),男,直隶馆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人事局局长,劳动人事部副部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 附买回协议附买回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repo,也称为附买回协定、附买回交易,回购协议、卖出回购或正回购)是货币市场的一类金融商品。在附买回交易中交易双方同意债券持有人卖出债券后在未来约定日期回购债券。回购价格必须高于卖出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异由回购利率(repo rate)决定。原先购入债券的一方为贷款人,卖出债券的一方为借款人,利用其债券作担保获取固定利率担保贷款。附买回协议相当于现货销售和远期合约的组合。在现货销售中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货币,债券则被合法转让给贷款人作为交换。远期合约保证
  • 月牙湖站月牙湖站是古洛铁路一期的终点站,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站外里程标DK32+600,是中国最北的火车站。以煤炭运输为主,货源为当地的古莲河露天煤矿,按照整列进、整列出的战略装车点管理,每天装车任务为178辆。 2012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现由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车务段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