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音系

✍ dations ◷ 2025-08-19 08:59:07 #日语音系

日语音系是日语的音韵体系,是日语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包含有大致15个辅音音素和一个典型的五元音系统。本条目主要描述基于日语东京方言的标准语(共通语)的音系和实际语音现象。

日语有五个母音:

因为没有专门用来描述扁唇的IPA符号,圆母音和符加符号“展唇”-“”是这个音的一种标记法。

日语中的母音是单元音。除了/u/以外皆与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相似。

母音的长短是有语意上的区别的。例如 おじさん(ojisan) /ozisaɴ/ "叔叔" vs.おじいさん(ojiisan)/oziisaɴ/ "爷爷", 或 月(つき)(tsuki) /tuki/ "月亮" vs. つうき (tsūki) /tuuki/"通气"之间的差别。

在日语传统的音韵学分析中,每个元音假名都被视为一“拍”(mora),语音学上的长母音,被视为连续的两个相同母音,在文字表记上写成两个假名,被视为两拍,如是/oziisaɴ/而非/oziːsaɴ/。

在语句之中,日语允许没有子音分隔的一长串母音。而语调和些许的停顿可让人辨别连续的两个相同母音。

(这只是个范例,而不是常见的句子)

日语是一种典型的音拍语言,因此日语音位学中往往使用音拍而不是音节来考虑。日语的每个音拍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长。日语的音拍可由元音(/V/)、辅音元音的组合(/CV/、/CjV/)或两种成音拍子音/N/ 和/Q/构成。其中长音音节有两个音拍长。

日语里包含了若干音系衍化规律,这些均极大幅度地改变了原本辅音和元音的呈现型态。

日语的/s/, /z/音位,后接硬颚近音/j/和前高元音/i/时,分别颚音化成, 这两个音位变体。

/z/的所有同位音之中,以塞擦音最常见,特别是在开口第一字时,/ɴ/(或/n/之后),依分析的不同而定。而塞擦音可能出现在母音之间。然而,两者都是可以自由变换的。是龈颚音,不是真正的硬颚音。

此外,连接/j/音的范例如下:

而在/j/之前,范例如下:

在现代日语中,音位/z/和/d/在母音/i/ /ɯ/前中和。

“现代假名遣”的拼写改革主张将“ぢ”“づ”分别改写成“じ”“ず”,以反映当时的语音状况,

如:

但在某些字词上仍有保留下这种构词上的书写差异。

如:

近来,由于外语借字的关系,/zu/和/du/的对比( vs )又再次地引入到日语,重新介绍给年轻族群。

如:

公元17世纪,葡萄牙传教士来到日本时,将假名记载为“fa, fi, fu, fe, fo”,由此推测现在的是由去口音化来的。学界普遍认为,在9到17世纪这段时期的日语,/h/音位在任何母音环境下,均是发成清双唇擦音。甚至从方言上和分布区域上的证据显示,可推测在这段时期的某个时点或在这之前,可能是从清双唇塞音擦音化来的。

当辅音后接前高元音或硬颚近音时(如日语里的/i/和/j/),受到这些元音或半元音的发音特征影响,使得其发音部位预期性地靠近后接元音或半元音所在之硬颚,此种同化作用,语言学上称之为颚化作用。

日语里,除了前述的/s/, /z/, /t/, /d/, /h/等音位,/n/,/m/,/g/后接/i/和/j/时也会有颚化情形出现,分别颚化成, , 等音位变体。

范例:

弱化作用是由强势音转为弱势音。在日语里常见的辅音弱化情形,为由塞音转弱为鼻塞音、擦音或塞擦音,如前述的→、→、→→等等均是。

在现代日语里,也有新弱化情形的出现,如浊双唇塞音弱化为浊双唇擦音、浊软颚塞音弱化为浊软颚擦音或浊软颚鼻塞音。

/ɡ/音位的变异情形比较复杂,因此分析上日语使用者被归类为以下三种群体:

日语人士中,大多数为群体A、少部分为群体B、极小部分为群体C。群体A和群体C者,在随意和快速的言谈中,可能会出现此音位变体;但对群体B而言,在他们的音韵系统里并没有此音,并且把/ŋ/和/ɡ/视为不同音位。

/ɡ/可能被弱化成/ŋ/,可能在两个母音之间,或母音和子音之间。然而,在日语使用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有些人,例如Vance(1997),认为这些差异是缘自社会阶级;还有些人,如Akamatsu (1997),认为和年龄、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化的情形如下。

在词语的开头

在简单词语的中间(即非合成词)

在合成词中间morpheme-initially

因此,对许多人来说为同音的这两个词,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最小对立体:

使用 はげ '秃头'这个例子总结:

日语的成音拍阻音习惯上称为“促音”,为重叠辅音的第一个音。传统上,它仅出现在/p/, /t/, /k/, /s/这四种情形,也就是说它仅出现在「かさたぱ」这四行假名前。

如:

辅音重叠并不发生于/n/, /m/, /j/, /w/这些音位下。至于/h/, /r/这两个音位的重叠情形,Timothy J. Vance认为其发生应局限于外语借字的字词上。

如:

日语的成音拍鼻音习惯上称为“拨音”,在日语音韵学分析上,有些学者使用和促音 /Q/一样的方式,将其视为抽像化的原音位/N/处理。较易理解的方法为把小舌鼻音或舌面前音当作此音位的基本型式,其余变体型式则为同位音。成音拍鼻音/N/在日语里有各种音位变体,乃因受其所位于字词里的相邻音位环境不同,而发生了若干的同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文表记时,拨音独立使用假名ん,因此在传统日本音韵学中根据“一假名对一拍”的原则,拨音也独立算成一拍(一个音节),所以对于一般日本人来说 あん/an/ 是两个音节,发音时值是两拍。加上前述元音长音也算作一拍的原则,日语的音节算法和现代语音学的算法有很大差异。如外来语“汉堡包”ハンバーガー(hanbaga),一般日本人会认为是六个音拍(ha, n, ba, a, ga, a;其中的n和表示长音a分别独立算一拍),虽然在语音学角度上看只有han-ba-ga三个音节。

日语母音之中,/i/ 和/u/在清子音之间一般情况下必须被清化,但在重音节时、在さ行之间或接在は行前有时不清化(虽然清化依然比较常见 ,及在此情况下不清化被视为女性化的表现或受方言干扰)。此外, /i/ 和 /u/ 接在促音前或语毕时,清化与否皆可。

不过在重音节同时在さ行之间或接在は行前、さ行接は行(外来语除外)或在は行之间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清化。

/o/被清化的程度较弱(而/a/通常更弱),而且必须是在相邻两个以上的音拍也含有/o/时。

清化的现象即使在慢速说话时也很常见,而不仅限于快速说话时。

如常见的句末系词的发音就是

在语句之中,日语允许没有浊母音分隔的一长串清音。

(这只是个范例,而不是常见的句子)

要注意日语在さ行促音与〈"さ行+清化母音+さ行"丛集〉之区别,比如:

性别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将清化的母音念为独音被视为女性化的表现,特别是在"arimasu"结尾的"u"。过清化(hyper-devoicing)是某些日语分支(basiletic varieties)的特色。而在某些西部方言和正式演说风格中,所有的母音都必须是有声的。

和鼻音/m, n/相邻时,母音会被稍微鼻化。在成拍音鼻音/ɴ/之前,母音被严重鼻化:

在刚开口或语毕时,日语的母音可能分别在前、后被置入喉塞音。范例如下(独立念出时):

当需要强调语末的词时,此喉塞音可以被很明显地听见,书写时,常用促音っ表现。

书写系统中,每个假名对应到一个音拍。成音拍的/Q/(也就是重叠子音的前半部)用一个称为“促音”的小"tsu"( 片假名ッ,或平假名っ)。长母音在片假名中,通常在第一个母音后接一个破折号,就像在 サービス '服务/service'中的一样。破折号的方向是沿着书写的方向。

英语中,重音节发音较大声、较长、音调较高,而轻音节相对较短。日语中,所有音拍的长度和声音大小相同。日语因此被称为以音拍为时间单位(mora-timed)的语音。

另一方面,由于所有音节有相同重音,因此对日本人而言,欧洲语言中有些非重音节听不清楚,而造成混淆。

(与芬兰语和意大利语的音节系统作比较。)

以上说明简表如下。这张表并未完全涵盖日语中所有的子音变化。请参考前述的发音细节。

舌叶齿-齿龈音(也就是说,舌叶接触到上排牙齿的背面,和齿槽脊(alveolar ridge)的前面)

标准日语有一个音调系统,说明一个词中的各个音拍应该加或不加重音。加了重音的音拍发音相对较高,而后音调下滑。许多日语方言有不同的重音,有些则有较复杂的韵律系统。

相关

  • 羽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四个(六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羽部归于六划部首。羽部从上、下、左、右方均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宜兰县政府坐标:24°43′51″N 121°45′48″E / 24.7309182°N 121.7632217°E / 24.7309182; 121.7632217宜兰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宜兰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
  • 南投县自然史教育馆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科博馆,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的公立科学博物馆,是中华民国国家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项下兴建的首座科学博物馆。该馆馆区由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生命科学
  • 第三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可能指:
  • 奥卡诺根奥卡诺根县(英语:Okanogan County,发音: /ˌoʊkəˈnɒɡən/)是美国华盛顿州北部的一个县,北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卡诺根县的面积为5,315平方英里(13,770平方千米),是华盛
  • 獾属獾(学名:Meles meles),又名狗獾、欧亚獾,是食肉目鼬科的一种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地区古北界的森林和草原。獾起源于上新世亚洲的温带森林, 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扩散到欧洲
  • 野上恒野上恒(日语:野上 恒/のがみ ひさし ,1971年-)是日本任天堂公司的一名电子游戏设计师、导演和制作人。野上恒因参与制作动物森友会系列、Splatoon系列等游戏而知名。1971年出生于
  • 天儿慧天儿慧(1947年7月17日-)是一名知名的日本政治学者,曾任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和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教授,曾任第16任亚洲政经学会理事长、日本国际论坛政策委员,早稻田大学
  • 林东水库林东水库是中国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池河上,建于1981年。水库正常库容为362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57平方千米,海拔为64米。
  • 杰森·贝杰森·雷蒙德·贝(英语:Jason Raymond Bay,1978年9月20日-),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为美国的职业棒球选手,现已退休。杰森·贝小时候就取得一定的成就,1990年他带领一支实力较弱的球队闯入世界少棒大赛。2000年贝在第22轮被蒙特利博览会挑中,之后他从短期1A开始了职棒生涯。2002年3月24日,贝被交易到纽约大都会。在2002年交易截止日期之前贝又被大都会换到圣地亚哥教士。2003年5月23日,贝在大联盟首次亮相,并在第九局击出他在大联盟的第一支本垒打(也是第一支安打)。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