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六角头为台湾旧安平地区的六个聚落,分别为海头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灰窑尾社、十二宫社和囝仔宫社。其中“角头”(kak-thâu)为台语,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的定义是“地方上的某一处”,引申为聚落的意思。而“社”,原先是指台湾原住民部落的单位,只有在安平是指汉人居住的地方。
清朝初期,安平延续明郑时期的军事地位,是全台水师重镇聚落,主要组成人口为水师官兵,但因为有班兵制度,每隔三年由福建水路各营兵丁轮替来台,人口组成为暂时性居住,并非定居人口。
道光以后,三郊船货由安平港进出,遂成为台湾府城的重要港口。且雍正、乾隆年间准许携眷渡台,安平汉人日渐增加,社会组成转为家庭为主。因此,聚落以市仔街为中心形成,主要有六个角头,分别为:海头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灰窑尾社、十二宫社和囝仔宫社,亦称六部社。各个角头又以境主庙为中心,发展出各自的信仰,同时祭祀行为也是凝聚居民的主要因素。
海头社当时最靠近安平港,所以得名“海头”;十二宫社相传最早有十二间房舍,从“十二间”的台语演变成“十二宫”。因为此二角头地势较高不易淹水,推测开发时间较早,应于康熙初年已发展成聚落。
接着囝仔宫社应形成于乾隆年间,因其境主庙妙寿宫创立于1747年(乾隆二十年)。从前有许多小孩会在妙寿宫前嬉戏,故妙寿宫又被称为囝仔宫,角头也因此得名。
灰窑尾社和王城西社地势低洼,推测发展时间较晚,应是六角头中最慢形成的。灰窑尾社的由来是从前安平有三座蚵灰窑,最早的一座就在今灰窑尾社的位置,通常会念作“hiô-bué”;王城西社则顾名思义是位于王城(热兰遮城)的西边的聚落。
公元1979年(民国68年),原属南区的渔光里(旧称三鲲身)合并进安平区,三鲲身社因此成为安平第七角头,境主庙为云济宫。90年代,许多民众搬迁到五期重划区,新安平地区有了许多新兴的宗教信仰,部分认同安平祭祀信仰圈的庙宇如杭州殿、兴和宫、金龙宫,依照地理位置规划为亿载社、上鲲身社和华平社,从此形成了安平十角头。
近年来,安平的民间信仰逐渐个人化,居民较少参与祭祀活动,各个角头的凝聚力已经不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