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撒派

✍ dations ◷ 2025-04-25 01:57:52 #18世纪冲突,胡格诺派历史,法国基督教历史,法国战争

卡米撒派(法语:Camisard)是位于法国南部偏僻地区塞文山脉的胡格诺派(法国新教徒)。18世纪初期,他们发起叛乱,反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对新教徒的迫害,卡米撒派依托当地地形和政府军展开长达两年的游击战,从1702年至1704年间多次击败政府军的围剿,因力量过于悬殊于1704年告终,但零星的抵抗依然持续十多年。当路易十四去世时,留在法兰西境内的结盟宗信徒在塞汶山区召开第一届全国宗教会议,该地区成为新教在法兰西王国的秘密据点之一。

相关

  • 贝萨里翁贝萨里翁(Βασίλειος Βησσαρίων,Basilios Bessarion,1403年1月2日-1472年11月18日)文艺复兴时拜占廷人文主义学者,天主教会君士坦丁堡宗主教(1459年-1472年)。有时
  • 溴化钠溴化钠,化学式 NaBr 或 NaBr·2H2O。无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与氯化钠十分相似。口服毒性低。其无水形式(NaBr)的熔点为747 °C,沸点为1390 °C。可制溴化银感光剂。
  • 华丽细尾鹩莺壮丽细尾鹩莺(学名:Malurus cyaneus),又名华丽细尾鹩莺,是细尾鹩莺科的一种雀,分布在澳洲东南部。它们是留鸟及地盘性的,且有高度的两性异形:雄雀繁殖时前额、耳底、上背及尾巴呈鲜
  • 道格拉斯道格拉斯(Douglas)可以指:
  • 肽类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约翰·F·肯尼迪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
  • 议会民主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民主制(英语:Parliamentary system),是一种政治制度,特点是“议会无上”,政府首脑(总理或首相)权力来自议会,授权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议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
  • 霉酚酸霉酚酸(英文:Mycophenolic acid 或 mycophenolate,简称MPA),是肌苷单磷酸脱氢酶(IMPDH)的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在嘌呤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以及是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手术中排斥的免
  • 介辅医介辅(医介輔、いかいほ)是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美国占领冲绳期间、包括奄美在内)时期所设立的一种医疗职位。医介辅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医生不足,用以填补正式医生的“代用医师”,取
  • 仓景愉仓景愉,原名景恬,字少坪,河南中牟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云南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