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撒派

✍ dations ◷ 2025-02-24 10:00:12 #18世纪冲突,胡格诺派历史,法国基督教历史,法国战争

卡米撒派(法语:Camisard)是位于法国南部偏僻地区塞文山脉的胡格诺派(法国新教徒)。18世纪初期,他们发起叛乱,反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对新教徒的迫害,卡米撒派依托当地地形和政府军展开长达两年的游击战,从1702年至1704年间多次击败政府军的围剿,因力量过于悬殊于1704年告终,但零星的抵抗依然持续十多年。当路易十四去世时,留在法兰西境内的结盟宗信徒在塞汶山区召开第一届全国宗教会议,该地区成为新教在法兰西王国的秘密据点之一。

相关

  • 诺氏疟原虫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可缩写为P. knowlesi)又称猴疟虫,是一种常见于东南亚的灵长类疟原虫。它能在食蟹猴体内引起疟疾,但它也可能自然或人为地感染人类。由于卵形疟原
  • 林东松林东松(1964年3月14日-),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作词人兼唱作歌手。入行前为民歌餐厅驻唱歌手兼低音吉他手,于服役期间在马祖文化工作队担任演艺组组员。曾经在百代唱片台
  •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CCTV.COM),2009至2016年称为中国网络电视台(英语:China Network Television,缩写:CNTV),中国中央电视台下辖的新媒体平台,公司全称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CCTV International Net
  • 约瑟夫·戈培尔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国政治人物。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以铁腕捍卫
  • 伍锦霖伍锦霖(1947年10月6日-),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现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伍锦霖为中华民国屏东人,文官出身,后当选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并于中国国民党政府时期获重用,担任中华
  • 白领社会白领族(英语:white-collar worker)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
  • 吉尔福德县府战役吉尔福德县府战役是一场爆发于1781年3月15日的美国独立战争战役,发生地在今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斯伯勒。1,900名英国军队在康沃利斯侯爵的指挥下,与由弥敦内尔·格连将军
  • 寡毛类寡毛亚纲又称贫毛亚纲,是环节动物门的一个纲,寡毛类环节动物的头部不明显,感官也不发达;有刚毛,但没有疣足,雌雄同体,直接发育。这类动物大多穴居陆地上的土壤中,称为陆蚓;少数生活底
  • 下第聂伯河攻势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 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次基辅 –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
  • 福阿德·阿贾米福阿德·A·阿贾米(Fouad A. Ajami,阿拉伯语:فؤاد عجمي‎,1945年9月18日-2014年6月22日),是一位黎巴嫩裔-美国教授、作家。他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教授。他也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