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罗国旗

✍ dations ◷ 2025-11-12 21:51:34 #科摩罗国旗

科摩罗国旗由一个绿色三角形、一条黄色、白色、红色与蓝色的横条所组成的旗帜,在绿色的三角形中有一个新月和四颗星,象征了科摩罗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四颗星和四条横条都表达出国家的四个岛屿,黄色代表了莫爱利岛、白色代表出马约特岛、红色为安朱安岛的象征,而蓝色就是大科摩罗岛。另外,弦月抱与四颗星同时表达出国家的图腾。

科摩罗在1887年直至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由于科摩罗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殖民地旗帜,法国国旗因此成为科摩罗的官方旗帜。随着1961年科摩罗取得内部自治,1963年Suzanne Gauthier设计了科摩罗旗帜。当时的旗帜长宽比例为5:7,绿底,左上角绘有新月,从左下到右上有四颗白色五角星以对角线并列。这面旗帜使用直至1976年。

1975年,科摩罗从法国独立,阿里·萨利赫成为该国第一任总统。由于当时的开国总统阿里·萨利赫实行社会主义,因此,1976年1月7日采用的新国旗直接采用科摩罗全国执行委员会旗帜。旗帜的三分之二处为红色(象征社会主义),三分之一为绿色(象征伊斯兰教),新月和四星图案则位于国旗左上角。当时的国旗样式与新加坡国旗十分相似。

1978年,艾哈迈德·阿卜杜拉在法国雇佣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夺权,阿里·萨利赫总统被杀,国名为“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这时科摩罗国旗于10月1日首次做出更改,比例改为2:3,取消红色条纹,改为全绿底旗帜,新月和四星图案放在国旗中央,而且新月开口是对国旗右下角,四星为斜线排列。1992年6月6日,国旗再作出修改,即新月开口对准上方,四星排列随之改为横线排列。

1996年10月5日,科摩罗国旗再一次修改,长宽比例改为7比5,新月开口对准右方,四星排列随之改为竖线排列。并在国旗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别写有白色的“穆罕默德”和“真主”阿拉伯文字。

2001年12月23日,科摩罗通过全民公投,改国名为“科摩罗联盟”。为确定现在使用的五色国旗,一直延续至今。

法兰西殖民帝国
1887年-1963年

法属科摩罗
1963年6月7日-1976年1月6日

科摩罗国
1976年1月7日-1978年10月1日

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1978年10月1日-1992年6月6日

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1992年6月7日-1996年10月5日

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1996年10月6日-2001年12月22日

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2001年12月23日-2002年1月7日

错误印刷文本样式的科摩罗国旗(1996-2001年)

大科摩罗岛

昂儒昂岛

莫埃利岛

马约特岛(主权声称,有争议)

昂儒昂

莫埃利

相关

  • 霍辛·阿米尼霍辛·阿米尼(英语:Hossein Amini,波斯语:حسین امینی‎,1966年1月18日-)是一名伊朗及英国男编剧和导演。1997年,他凭电影《鸽之翼》而入围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改
  • 玛嘉·莎塔碧玛嘉·莎塔碧(波斯语:مرجان ساتراپی,Marjane Satrapi;1969年11月22日-),也译作玛赞·莎塔琵,伊朗裔法籍图画小说家,插画家,电影导演,也是童书作家。法国连环画新浪潮(la nou
  • 沈曾桐沈曾桐(1853年-1921年),又名沈会桐,字子封,号同叔、檗宦、广严精舍、广严老人、醉六堂、瞋叟、药使。浙江嘉兴人,沈曾植弟。光绪十二年进士,曾入李鸿章幕。光绪二十一年发起北京强学
  • 白旗站白旗站是一个京通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红旗镇北白旗村,建于1977年,目前为四等站,邮政编码为068251。目前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
  • 岛由理子岛由理子,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在1981年6月7日,她代表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赛,在对战中华台北的比赛中首次​​亮相。1981年,他共为国家足球队出场4次。她也曾代表日本参加1981年亚足联女子亚洲杯。
  • 944年
  • 弗兰克·阿米欧弗兰克·阿米欧(英语:Frank Amyot,1904年9月14日-1962年11月21日),加拿大男子皮划艇运动员。他曾代表加拿大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皮划艇比赛,获得男子单人划艇1000米金牌。
  • 鲍拉日·伊丽莎白鲍拉日·伊丽莎白(匈牙利语:Balázs Erzsébet,1920年10月15日-2014年11月24日),匈牙利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她曾代表匈牙利获得1948年夏季奥运会体操比赛女子团体全能银牌。她于2014年在布达佩斯去世。
  • 克拉普罗特克拉普罗特(Klaproth)可以指:
  • 交换作用在物理学与化学领域中,交换作用(以及相关的概念如“交换项”、“交换能”等)是一种仅在全同粒子间出现的量子力学效应。虽然有些地方会将其与经典力学中的力类比而称之为“交换力”,但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力学意义上的相互作用,因为并没有介导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该效应是由全同粒子波函数的交换对称性所引发的。具体的讲,互换波函数中的两个全同粒子后,波函数的概率密度应与交换前完全相同,因而波函数的符号应保持不变(交换对称)或反号(交换反对称)。玻色子和费密子都会受到交换作用的影响。对于费密子,交换作用起排斥效果(有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