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大议会

✍ dations ◷ 2025-08-20 21:43:16 #威尼斯大议会

威尼斯大议会(意大利语:Maggior Consiglio),起初名为智者委员会(拉丁语:Consilium Sapientis),是威尼斯共和国存在于1172和1797年之间的一个政治机构。议会成员由世袭贵族组成,在威尼斯总督宫举行会议。大议会并不直接决定候选者,而是通过抽签确定他们的提名人,再进行投票,这项制度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大议会拥有立法权和选举十人团的权利。

在1143年,“智者委员会”作为代表主权者,即包括平民和贵族在内的自由民的永久机构(即威尼斯公民大会(英语:Concio (Venice)),意大利语:)而设立。1172年委员会被改造成为代表威尼斯人的议会,即威尼斯大议会。该委员会最初包括35个成员,后来逐步增加到100多个。1179年,四十人议会在大议会的基础上成立,起到类似于最高法院的作用。1286年,总督乔凡尼·丹多洛在任时,贵族就已提出将大议会的成员资格变为世袭制,不过几次提议均被拒绝。丹多洛死后,总督彼得罗·格拉丹尼格和一批贵族坚持要求改革大议会选举制度以保证共和国政府的稳定。于是1297年,威尼斯制定了塞拉塔法(大议会闭锁(英语:Serrata del Maggior Consiglio)),规定大议会成员必须是近四年内的大议会成员,或是他们的父系亲属。同时为了接纳新成员,每年将抽签从现任议会成员的后代中选出四十人做候选人。1307年和1316年制定了进一步的法律,还制定了贵族的名单,只有名单中的成员有被选入大议会的资格。1423年,威尼斯公民大会被废除。

这一阶段的威尼斯大议会可以决定共和国的一切事务。总督不能违反大议会的指令,并且其财产受议会监督。议会可以审判罪犯,例如帕多瓦领主弗朗切斯科·诺维洛·卡拉拉被俘后,1406年经大议会审判被处决。议会也可直接负责外交,例如向外国派遣使节等。

在1506年和1526年,威尼斯政府进行了关于出生和婚姻的调查以确定新的贵族。1527年,议会决定将威尼斯一些重要家族的成员接纳进来。这时大议会达到了最大规模,拥有2746名成员。在塞拉塔法通过后,大议会的成员数大大增加。在十六世纪,其规模常常达2000人以上。大议会的效率很低,因此产生了一些更加精简的政府机构,例如威尼斯参议院。同时大议会的职权也多被转移给十人团。

在少数情况下,大议会可接纳新的家族进入,在基奥贾战争和克里特战争期间,出于为战争募集资金的原因,几个富有家族被授予了贵族地位。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原先的贵族成为穷人,他们被禁止参与商业贸易,通常依靠政府津贴为生。这部分贵族中的大议会成员与其他贵族经常产生矛盾,并且他们使贿选现象开始出现。

1797年5月,拿破仑侵略前,在无法抵御法军的情况下,威尼斯大议会接受了末任总督卢多维科·马宁的辞职,并且投票解散了威尼斯共和国,将权力交给一个临时政府。

相关

  • 硫辛酸6,8-二硫辛酸,简称硫辛酸(lipoic acid),为含硫八碳脂酸,在6、8位上有二硫键相连(C6和C8上的氢原子被二硫键取代),有氧化、还原二型。6、8位上巯基脱氢为氧化型硫辛酸(两个硫原子通过
  • 国家代表《国家代表》(朝鲜语:국가대표/國家代表 ,英语:),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根据1996年出征奥运的韩国跳台滑雪队的真人真事改编,由《丑女大翻身》金容华导演作执导,讲述韩国跳台
  • 土耳其毛主义叛乱土耳其毛主义叛乱(Maoist insurgency in Turkey),也被称为土耳其人民战争(People's War in Turkey),是土耳其东部正在进行的低烈度叛乱,发生于土耳其政府和毛派叛军之间,开始于1980
  • 阿布哈兹国徽阿布哈兹共和国国徽于1992年7月23日,在宣布从格鲁吉亚独立前夕,由阿布哈兹最高苏维埃(即最高立法单位)批准启用。国徽为一金边盾牌,竖分为白绿两半。白色象征万物灵性,绿色象征青
  • 穆卢尔穆卢尔(Mulur),是印度卡纳塔克邦Dakshina Kannad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05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057人,其中男性2328人,女性2729人;0—6岁人口526人,其中男276人,女250人;识字率
  • 亚历山德罗·沙费纳亚历山德罗·沙费纳(意大利语:Alessandro Safina),是意大利的歌剧演员、古典跨流行男高音。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锡耶纳(Siena)。曾于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原声带中演唱《何
  • 长门国长门国(日语:長門国〔長門國〕/ながとのくに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山阳道,又称长州。长门国的领域大约为现在山口县的西北半部。
  • 荒川惠理子荒川恵理子(日语:荒川 恵理子/あらかわ えりこ ,1979年10月30日-),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在2000年6月10日,她代表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赛,在对战加拿大的比赛中首
  • 2004年热带风暴厄尔热带风暴厄尔(英语:Tropical Storm Earl)是2004年8月中旬对向风群岛构成轻度破坏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第6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8月13日中心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较远处海域的东风波,系统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期间逐渐组织,成为热带低气压约1天后就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厄尔”。气旋逼近向风群岛并继续缓慢强化,于8月15日达到风力时速85公里的最高强度。但就在这天下午,厄尔出人意料地退化成东风波,气象机构估计这是因风暴前进速度过快导致。气旋残留继续穿越加勒比海,最
  • 彼得·波斯别洛夫彼得·尼古拉耶维奇·波斯别洛夫(俄语:Пёт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оспе́лов,1898年6月8日(20日)-1979年4月22日)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负责《真理报》、《布尔什维克》的编辑,他是赫鲁晓夫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因为他的影响苏联文学界形成“波斯别洛夫学派”,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文学原理》《论美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