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
✍ dations ◷ 2025-10-20 01:54:20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位于台湾台南市左镇区,前身为菜寮化石馆。1971年时在左镇菜寮溪畔发现台湾的第一块人类化石,故以地名与化石为此馆命名。以往,菜寮溪流域经常在大雨过后,河流溪床上会出现从地层冲刷出的古生物化石,经探勘人员研究后发现此地蕴藏的化石的数量与质都十分惊人,发现有远古的象、鹿、犀牛之遗骸,更发现有大量贝壳与鱼类之化石。1981年,台南县政府正式成立菜寮化石馆,将珍贵化石与许多历史文物收藏于馆内,以利民众前往参观。2017年2月开始重新改建成化石园区,并于2019年5月中开幕。在台南县市合并前,由于发现的古老化石众多,台南县政府于1981年正式成立菜寮化石馆收集保存并展示菜寮溪挖掘出之化石,并不定期举办化石主题展,内容丰富,兼具历史与教育意义。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后,由台南市市政府相关单位继续延续收集保存并展示菜寮溪挖掘出之化石之工作各项展览业务。左镇区为台湾重要珍贵古化石出土区,加上有许多平埔族历史文物收藏与民间人士大力奉献、推展与支持,加上为加强与国立台湾博物馆的长期合作,台南县政府1997年在化石馆另增建一栋国立台湾博物馆台南分馆-台南市自然史教育馆,自然史教育馆目前共有三层楼,一楼为当季特色展,二楼则为化石展,三楼则为平埔族文化展,除了可以强调地方特色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希望培养民众对于自然史与自然资源的认识。2017年2月,台南市政府进行左镇菜寮化石文化园区第一期改建工程,从原来的两馆扩建为五馆,包括自然史教育馆、故事馆、生命演化馆、化石馆及探索馆,并于2019年5月12日开幕,成为全台首座且唯一之化石教育园区。开幕当日,吸引2万5千人参观。但在化石园区开幕数月后,园区内有部分复制品标本遭到破坏、多媒体互动设备受损等情况,因此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决定在2019年10月1日起休馆施工,预计在10月7日重新开放。
相关
- 致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类器官类器官是原生动物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结构,负责执行类似高等动物器官的功能,也有人将其归入细胞器。类器官也可是一种科学研究技术,指一些细胞的培养物,能够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
- 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水质朝着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就是有很多,这是国内主流的解释。
- 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弗洛里霍华德·华特·弗洛里,弗洛里男爵,OM,FRS(英语:Howard Walter Florey, Baron Florey,1898年9月24日-1968年2月21日),澳大利亚药理学家,由于对盘尼西林的研究而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 相关条目此条目列出有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相关页面,以方便阅览相关条目。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 行书行书,分为行楷及行草,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相传是在东汉年间刘德升所创。唐朝张怀瓘《书断》对行书的来源有如此看法:“行书即正书(楷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
- 短波热疗短波热疗(英语:Short-Wave Diathermy)是利用短波(电磁波的一种)产生的热效应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属于物理治疗中深层热疗(Deep Heat,指治疗深度达2公分以上的热疗)中的一种。短波
- 吡哆醇吡哆醇(英语:Pyridoxine)是一种被称为维生素B6的化合物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吡哆醛与吡哆胺。它与吡哆胺的不同在于4位取代基。它也常被用作“吡哆醇盐酸盐”。化合物基于吡啶环,
- 入入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一个(二划的则为第五个)。就正体中文中,入部归于二划部首,入部通常是从上方或中间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