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左镇化石园区

✍ dations ◷ 2025-07-24 18:02:50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位于台湾台南市左镇区,前身为菜寮化石馆。1971年时在左镇菜寮溪畔发现台湾的第一块人类化石,故以地名与化石为此馆命名。以往,菜寮溪流域经常在大雨过后,河流溪床上会出现从地层冲刷出的古生物化石,经探勘人员研究后发现此地蕴藏的化石的数量与质都十分惊人,发现有远古的象、鹿、犀牛之遗骸,更发现有大量贝壳与鱼类之化石。1981年,台南县政府正式成立菜寮化石馆,将珍贵化石与许多历史文物收藏于馆内,以利民众前往参观。2017年2月开始重新改建成化石园区,并于2019年5月中开幕。在台南县市合并前,由于发现的古老化石众多,台南县政府于1981年正式成立菜寮化石馆收集保存并展示菜寮溪挖掘出之化石,并不定期举办化石主题展,内容丰富,兼具历史与教育意义。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后,由台南市市政府相关单位继续延续收集保存并展示菜寮溪挖掘出之化石之工作各项展览业务。左镇区为台湾重要珍贵古化石出土区,加上有许多平埔族历史文物收藏与民间人士大力奉献、推展与支持,加上为加强与国立台湾博物馆的长期合作,台南县政府1997年在化石馆另增建一栋国立台湾博物馆台南分馆-台南市自然史教育馆,自然史教育馆目前共有三层楼,一楼为当季特色展,二楼则为化石展,三楼则为平埔族文化展,除了可以强调地方特色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希望培养民众对于自然史与自然资源的认识。2017年2月,台南市政府进行左镇菜寮化石文化园区第一期改建工程,从原来的两馆扩建为五馆,包括自然史教育馆、故事馆、生命演化馆、化石馆及探索馆,并于2019年5月12日开幕,成为全台首座且唯一之化石教育园区。开幕当日,吸引2万5千人参观。但在化石园区开幕数月后,园区内有部分复制品标本遭到破坏、多媒体互动设备受损等情况,因此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决定在2019年10月1日起休馆施工,预计在10月7日重新开放。

相关

  •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Epinephrine或Adrenaline), 3,4-三羟基-N-甲基苯乙胺。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及神经传导物质,也是一种药物。肾上腺素被应用于治疗多项疾病,包含全身性过敏反应、心搏
  • 梭杆菌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是一个小类群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常见于消化道,是口腔菌群之一,也可导致一些疾病。今年10月份,两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几乎相同的
  • 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英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
  • 溶血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
  • 胆道胆管为胆汁由肝脏传送至十二指肠的一个管道。肝内的胆小管逐级合并成左、右肝管,出肝门再合成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肝细胞持续不断的制造胆汁浓缩并储存于胆
  • 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而且它们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再生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核燃料
  • 阿尔哈拉克阿尔哈拉克(西班牙语:Aljaraque),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12026人(2001年),人口密度354人/平方公里。
  • 大肠激躁症大肠激躁症(英语: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称为大肠躁郁症、肠躁症、躁性大肠征候群、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为没有任何肠胃道疾病损伤下出现腹痛及排便型态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
  • 文氏图文氏图(英语:Venn diagram),或译Venn图、温氏图、维恩图、维恩图解、范氏图、韦恩图等,是在集合论(或者类的理论)数学分支中,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下用以表示集合(或类)的一种草图。它们用
  • 瓶颈效应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