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

✍ dations ◷ 2025-04-03 13:06:48 #天童寺
坐标:29°48′24″N 121°47′27″E / 29.80667°N 121.79083°E / 29.80667; 121.79083天童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一座相传始创于西晋的佛寺,位于鄞州区太白山麓。天童寺为禅宗寺院,南宋时位列五山之第三,清代同治年间为禅宗四大丛林之一,同时也是日本曹洞宗祖庭:14。寺中建筑屡经兴废,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为建于明崇祯四年的佛殿。1978年修复后,寺院建筑达到30余幢,占地面积7.64万平方米:2454。1983年4月,天童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6年成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对外交流史中的作用,天童寺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相传,天童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由云游僧人义兴结茅修建,最初的寺址位于太白山东谷。建寺时,天帝派遣太白金星化为童子搬柴送水,寺院因此得名。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寺院毁于孙恩起义。唐开元十二年(732年),法璿在寺院旧址结茅,建起太白精舍,后世称“古天童”。至德二年(757年),宗弼将寺院至太白峰下,即天童寺今天的寺址:55,56。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赐名“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年),唐懿宗敕赐“天寿寺”名:14。期间的会昌年间,建镇蟒塔于少白岭:2773。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敕赐“天童景德禅寺”额。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曹洞宗禅师正觉任住持,推行“默照禅”,时称中兴。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因史浩奏请,赐天童寺“太白名山”四字。嘉定年间,因史弥远奏请,天童寺被列为“禅院五山十刹”之第三山。1225年,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净禅师任住持。时日本僧人道元在天童寺师从如净,回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宝祐四年(1256年),寺院毁于火,后重建:14,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方国珍捐资重建宝阁:2774。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敕赐寺额“天童禅寺”,同时列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永乐十三年(1415年),佛陇、盘山、二灵、珠山等寺并入天童寺:2774。嘉靖至万历年间,寺院由十方住持制改为分房制,寺院逐渐衰败,寺产四散:57。万历十五年(1587年),寺院毁于山洪,建筑材料几乎无存。崇祯四年(1631年)起,由密云禅师主持寺院重建,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基本建成,形成当下的格局,此时的天童寺规模达到最盛。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世祖为寺院题“敬佛”。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赐“慈云密布”匾额及金字《心经》。寺院藏经阁和法堂曾分别毁于康熙和乾隆年间,后均重建。同治年间,寺院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并列为禅宗四大丛林:14。在此期间,天童寺重修了天王殿、面壁居、古山门、钟楼、法堂等建筑:2774。1912年以后,天童寺的维修仍在进行,天王殿,韦驮殿、罗汉堂、龙王堂等建筑得到修建,寺院规模得到扩大,至1950年共有僧人700余人:2774。1912年,天童寺住持敬安联合各丛林成立中国佛教总会并担任首任会长。1930年至1936年,中国佛教会会长圆瑛担任天童寺住持。抗日战争爆发后,圆瑛组织僧人救护队,收容难民并与弟子前往南洋募捐。1953年,圆瑛成为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同年圆寂于天童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8年11月,天童公社“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天童寺,捣毁大部分佛像,住持宽润也受迫害而死。1969年10月,因“战备需要”,部队进驻天童寺,寺僧遭到遣散,寺内陈设用具被瓜分。1974年部队撤出,寺院改由天童林场和福利院使用,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重新落实宗教政策。1978年11月,财政部拨款修复天童寺天王殿、佛殿、法堂等建筑:148。1980年2月21日,天童寺重新对外开放,修复工程至1980年底基本完成。1983年4月,天童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政府将原属于寺院的收藏归还寺院:61-62。2011年,天童寺及周边为进行旅游开发进行了整修,新建千佛塔、景观门楼等建筑,但景区收取高额门票的行为遭到了广泛质疑。次年4月,景区改为免费开放。天童寺座落在太白山南麓的山谷中,距离宁波市区30千米。寺院北靠太白山,为鄞州区内第一高峰,东为钵盂峰,西为东峰、中峰和乳峰,为理想的寺院选址。寺院水系以天童溪为主,自寺院西侧流过,注入三溪浦水库,寺内外有隐龙潭、万工池、清水潭等蓄水设施。寺院周边植被丰富,林木茂密,有木荷、栲树等常绿阔叶林群落和南酸枣、大叶楠等落叶阔叶林群落,设有天童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浙江植物基因宝库”。寺内外亦有深径回松、凤岗修竹、玲珑天凿等天童十景。入寺前的香道长达10千米,从小白河头至寺院山门,两侧种植有夹道树,沿途有镇蟒塔、铁蛇关、石馒头等古迹。王安石曾有诗云“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天童寺现有的建筑布局奠定于明代重修时。与其他寺院不同,天童寺共有三座独立的山门,分别为伏虎亭、古山门和景倩亭,从一山门至三山门的距离为三里。寺院占地面积7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00平方面,共有建筑30余幢。建筑从南向北依山势逐渐抬升,中轴线上依次为外万工池、七佛塔、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先觉堂和罗汉堂。中轴线东侧建筑有新新堂、伽蓝殿等建筑,西侧有清规堂、祖师殿等建筑。此外,寺中还有钟楼、禅堂、方丈室等建筑:96。殿堂间多以长廊相互连接,使得建筑成为一个整体,也便于遮挡风雨,这一形制在中国现存寺庙中较为罕见。内外万工池位于寺院中轴线南端,为寺院放生池,始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年),明崇祯年间重浚。外池面积2000平方米,内池面积3000平方米,因池水清澈又名“双镜池”:12。内外万工池间有七佛塔,最早建于宋代,明崇祯时重建,现有的塔建于1980年,中塔仿楼阁式,六角七层,其余则为覆钵式:18。内万工池以北有照壁,南侧“东南佛国”四字为戴季陶所书,北侧“万法朝宗”四字为圆瑛所书:570。照壁后有天王殿,初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后于1932年毁于火,现有建筑为1936年重建。建筑面阔七间深六间,宽31.8米,深23.65米,高19.6米,后部凸出为韦驮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正脊正中有圆镜佛光,两端有鸱吻。匾额“天王殿”为崇祯年间住持密云书写。殿内正中佛龛前后分别为弥勒和韦驮,两侧为四大天王。佛殿为寺院的主殿,也是寺中现存最古老的殿宇,建于明崇祯八年,清康熙和咸丰年间曾进行修缮。建筑面阔七间深六间,宽36米,深27.16米,高20.5米。正脊正中为双鲤跳水,两侧为鸱吻。殿内正中供奉金身如来三尊,东西有十八罗汉像。殿前柏树为唐代所植。法堂及藏经阁建于1932年,下层为法堂,上层为藏经阁。建筑面阔九间深六间,宽36.6米,深19.72米,高17.6米,为重檐歇山顶:97,98。一山门“伏虎亭”二山门“古山门”三山门“景倩亭”外万工池内万工池和照壁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古天童位于太白山东谷,即天童寺最初的寺址。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始建太白精舍,现有建筑建于1986年,为仿唐建筑,面阔五间,面积228平方米,中为佛殿,两侧为僧舍:103。院内有开山祖师、中兴祖师和重兴祖师塔,与其余数十座塔组成塔林。另有化身窑两孔,为高僧荼毗之所。中峰塔院亦位于东谷,为圆悟克勤等宋代至清代高僧墓塔所在地。冷香塔院位于青凤山青龙岗,为近代高僧敬安的归葬之地。1991年重建。圆公塔院位于寺东南一里,为高僧圆瑛的墓塔,重修于1983年。少白塔院即镇蟒塔院,位于少白岭上,处于进入天童寺的主要道路中,初建于唐会昌年间。《天童寺志》载,当时少白岭有蟒蛇为害,住持心镜作法,以毒馒头喂食蟒蛇,后以塔镇之,因塔上有五佛故名“五佛镇蟒塔”。现有佛塔为1920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七层,高43米,内有木梯可登塔,塔顶有五佛。塔下为塔院,有院屋四间,另有小屋四间,总面积306平方米:102。天童寺内存有宋代至清代的碑刻30余方。古天童内藏有南宋状元张孝祥书写,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刻制的《宏智禅师妙光塔铭》,外设有碑亭。寺内御书亭位于奎焕楼后亭,内有顺治、康熙、雍正书写的诏书、御札等碑:2454。寺内也收藏有金属器、玉器和瓷器。其中有北魏铜观音、石雕佛像各一尊,明清铜佛、铜观音数尊,明清龙泉窑及青花瓷器若干,钟楼及镇蟒塔民国制铜钟以及崇祯年间制铜“千僧锅”。钟楼铜钟铸于1934年,重7.5吨,高2.76米,上下铸有《金刚经》,中铸《心经》、《大悲咒》及《往生咒》。千僧锅铸造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直径2.36米,重约2吨,可烹制二石粮食:559-565。寺中多块匾额为名人所书,其中雍正帝书佛殿内匾“慈云密布”,戴季陶书照壁“东南佛国”及藏经楼内匾“华藏庄严”等:570-574。藏经楼藏乾隆版大藏经660函为瑞岩寺移入:2454。天童寺对外交流的历史记载始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在天台山随虚庵怀敞修习临济宗的日本僧人荣西随师父迁至天童寺,两年后返回日本,成为日本临济宗开山。绍熙四年(1193年),为报答师恩,荣西从日本购买巨木运至天童寺,用于建设千佛阁。荣西的弟子道元于宝庆元年(1225年)进入天童寺修习曹洞宗,宝庆三年(1227年)返回日本后,建立大佛寺(即今永平寺),规制效法天童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开山。1998年,天童寺曾建立“道元禅师入宋纪念碑”。宝庆四年(1228年),天童僧人寂圆智深赴日本弘扬曹洞宗,于大野郡建立宝庆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第二道场。淳佑六年(1246年),天童僧人兰溪道隆至日本弘扬禅宗,圆寂后由龟山天皇赐“大觉禅师”号:60-62。明成化三年,日本僧人雪舟至天童寺求法,成为仅次于住持的“天童第一座”。雪舟曾绘制多幅宁波山水画,包括《宁波府图》、《镇海口图》等,绘画时常以“四明天童第一座”落款。清代实施海禁,天童寺与海外的交流基本中断,至1840年后逐渐恢复。圆瑛曾至印度求取舍利,也曾多次下南洋讲法,一度兼任槟榔屿极乐寺住持。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天童寺僧应日本侨团邀请前往日本超度遇难华侨亡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童寺的海外交流再次中断,改革开放后迅速恢复。1979年日本永平寺代表团参拜天童寺,为文化大革命后首个访问宁波的海外佛教团体。此后,天童寺与美国、日本、东南亚的佛教团体频繁互访:327-329。1961年,天童寺被列入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245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经李先念批示,中国财政部拨专款150万元人民币,对天童寺、阿育王寺进行维修,其中天童寺维修项目包含天王殿、佛殿、法堂等31个项目,至1981年底完成。1979年,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恢复了天童寺作为“二级文化保护单位”的地位:148。1982年,天童寺成为鄞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454,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天童寺保护规划》启动制定。寺院的保护范围包括天童寺所有建筑、古天童宋代碑刻及五佛镇蟒塔和塔院。为保护木构建筑,天童寺内自2009年起禁止燃烧蜡烛。参见: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自养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腺病毒科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国防情报局国防情报局(英语: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缩写:DIA)为美国国防部辖下主要对外军事情报组织。是美国情报体系的机构之一。
  • 锌的同位素锌(原子量:65.409(4) )共有40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Pteridophyta)是维管植物排除了种子植物所形成的并系群,曾长期被视为植物界中的一个单系类群,现因为蕨类植物不构成单系群,而被拆分为石松门和链束植物。蕨类植物特征为
  • 甘露醇盐琼脂甘露醇盐琼脂(Mannitol salt agar)简称MSA,为繁殖细菌的一种营养份,一般容于培养皿,此营养份含较高的盐分(7.5~10% NaCl),因此对于喜好盐成分的细菌例如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的繁殖
  • 卡托研究所加图研究所(英语:Cato Institute,又译卡托研究所)是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自由意志主义智库。是美国五大保守派智库之一。研究所自许的任务是要“扩展公共政策辩论的
  • 邮政部美国邮政部(英语:Post Office Department)是一个已经废除的美国部级单位,负责美国的邮政服务。该机构按照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92年签署邮政服务法案(Postal Service Act)建立,但
  • M42清道夫M42 40毫米防空炮车(英语:M42 40 mm Self-Propelled Anti-Aircraft Gun),又称M42清道夫(英语:M42 Duster),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51年以M19A1的炮塔与M41轻型战车为底盘改良而成。
  • 8号提案8号提案(英文:Proposition 8,简写为Prop 8)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11月的一项州宪法修正投票提案。该提案致力于将加利福尼亚州内婚姻关系的定义仅限定于异性之间,从而否定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