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舟一号
✍ dations ◷ 2025-07-12 03:15:56 #天舟一号
天舟一号是中国航天用于补给服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无人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361秒从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新一代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这是天舟号货运飞船的首次任务。4月20日20时04分,确认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于4月22日中午12时16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并为其补给燃料。之后两个月内再两次测试脱离、对接、补给。而后脱离空间实验室独立在轨运作一个月。最终脱轨、再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燃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天二)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新一代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新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6.5吨左右。于4月22日中午12时16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为空间实验室补加推进剂。2017年4月23日早上7时许,开始进行补加试验,将持续五天。4月27日19时07分,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天宫空间站时代”。6月15日18时28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第二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6月19日09时37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受控首次分离,按程序逐步撤退至后向5000米,并保持约90分钟。确认航天器状态正常后,天舟一号开始绕飞,从后向5000米绕飞至天宫二号前向5000米。在此期间,天舟一号完成偏航180°转倒飞,天宫二号完成偏航180°转正飞。绕飞试验完成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开始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天舟一号离开前向5千米停泊点,逐步接近至前向30米,之后与天宫二号对接机构接触,最终于14时55分完成与天宫二号的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6月21日09时1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天舟一号逐步退至前向120米并保持位置,确认状态正常后,受控正常撤离,建立三轴稳定对地飞行姿态,在高度约390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开始独立运行。09时47分,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的撤离,开始进入独立运行阶段。8月1日15时03分,天舟一号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9月12日17时24分,天舟一号转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分远距离自主导引和近距离自主控制两个阶段实施。23时58分,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9月16日20时17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9月17日16时15分,天舟一号在经过近5个月的飞行后,按计划与天宫二号完成分离。9月22日18时左右,天舟一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构造基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大直径的货物舱和小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侧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三板。天舟一号旨在补给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天舟一号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货运飞船发射后会与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为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自动补加推进剂以及空气。
相关
-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一个广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药物家族的泛称,因其氢化并四苯母核而得名。本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
-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指的是能够稳定地让所有人取得足够食物的状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曾于2014年3月31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会议时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气候变迁正冲击
- 食品卫生食物卫生是指一系列与食物的进食、烹调及保存相关的卫生常识。日常因饮食而引起的问题,主要都是因为细菌在食物滋长,从而引致食物中毒。透过下列的方法对食物卫生作安全监管,可
- 拉br /伸br /纪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拉伸纪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疑源类,并形成臭氧层。拉伸纪属于前寒武
- 农学农学,狭义上专指农艺学(英语:Agronomy)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
- 公丈十米亦称公丈(dekameter),是长度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之一,符号为dam。该长度单位在实际上的使用很少,少数的使用如在水文学中,测量重力位高度的工具。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 聚德霍夫托马斯·聚德霍夫(德语:Thomas C. Südhof,1955年12月22日-),美籍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聚德霍夫生于德国哥廷根。童年时光在哥廷根与汉诺威度过。年轻时曾学习过音
- 花生酸花生酸,是具有20个碳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它是花生油的组成部分(1.1%-1.7%)和玉米油部分(3%)。它的名字源于拉丁文的花生。花生酸用于生产洗涤剂,感光材料和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
- 视蛋白视蛋白(英语:Opsins)是一类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上发现的35–55千道尔顿的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感光作用,是retinylidene protein家族的一员。共有五类经典的视蛋白与视觉有关,参与
- 科学网科学网(英文:ScienceNet),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中文综合性科学网站,于2007年1月18日正式上线,目标是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旗下的科学网博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