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合成
✍ dations ◷ 2025-11-19 16:07:49 #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元素,又称为人造元素,在化学中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通过人工方法才能制造出来的化学元素。一般透过将两种元素以高速撞击,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至今已有20多种人工合成元素被合成出来,它们均是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从几年到仅仅只有数毫秒。另外,还有十几种元素最初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发现,但是后来在自然界中,也发现有痕迹量的存在。人工合成元素通常具有放射性,从而快速衰变为其他较轻的元素。由于它们的半衰期与地球的寿命相比过短,即使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经存在过这些元素,到现今也已经全部衰变为其他元素了。目前,只有在核武器或是在核反应堆、粒子加速器中进行的核试验中才能发现人工合成元素的原子。人工合成元素的产生方式有核聚变和中子俘获。对于自然存在的元素来说,其原子量由地壳和大气层中天然同位素的丰度来决定。但是由于人工合成元素的同位素完全由人工合成产生,天然同位素的丰度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人工合成元素的原子量使用其最稳定(即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之质量数来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放射性元素都是人工合成元素,比如铀和钍都没有稳定同位素,但是它们在地壳和大气层中均有分布,同时,它们的衰变产物——钋、镭和氡等元素,尽管半衰期很短,也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锝,在1936年,该发现被最终确认并填补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锝不存在稳定同位素,其最稳定的同位素锝-98的半衰期为420万年,远低于地球的寿命,因此地球形成时所产生的锝到今天已经全无踪迹。自然界中仅存在痕迹量的锝,由铀-238的自发裂变以及钼矿石的中子俘获而产生。第一个完全由人工合成而产生的元素是1952年合成的锿,之后是镄、钔和锘等。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各自独立合成出了
相关
- 先天性障碍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亲属亲属(kinship),又称亲人、家人或家属,是指具有同一个系谱起源的实体(人、天神或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无论这个系谱起源是透过生物、文化或历史的继嗣关系。在人类学,亲属体系同时包
- 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是指一类化学本质为有糖基修饰的多肽链的抗生素。组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肽可能是环形或线性,由属于非核糖体合成肽。糖肽类抗生素的达到
- 达托霉素达托霉素 (Daptomycin),是脂蛋白抗生素,用来治疗威胁系统和生命的革兰氏阳性菌所造成的感染。达托霉素自然存在于土壤腐生营养玫瑰孢链霉菌(英语:Streptomyces roseosporus)中。达
- 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性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依赖性或苯二氮䓬类药物成瘾指的是当一个人表现出以下症状中一个或多个:耐药性,戒断症状,寻求药物使用行为(例如不顾有害后果持续使用),和适应药物使用的不良模式
- 狂躁狂躁(英语:Mania),或狂躁症,是异常激活唤起、情感和能量水平状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伴有情绪高涨和情绪起伏不定的过度反应”状态。虽然“狂躁”经常被视为是抑郁的对立面,但是
- 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也称为山德士化学泄漏事件)是指1986年11月1日因为化工厂仓库发生爆炸起火,导致大量由磷化物、汞等制成的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的有害物质随着灭火用
- 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英语:Amphotericin B,商品名:Fungizone),一种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抗霉菌剂。对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酿母菌均具抑制作用。其所产生的药效端
- 李森科主义李森科主义(俄语:Лысе́нковщина)指的是在苏联科学家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及其追随者主导之下对基因学和农业科学的政治控制。李森科是苏联农业科学联合会
- 结合位点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结合位点是大分子(如蛋白质)上的一个区域,它与另一个具有特异性的分子结合。大分子的结合伙伴通常被称为配体。配体可以包括其他蛋白质(导致蛋白质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