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崧(1903年1月16日—1999年12月22日),台湾彰化厅武东堡田中央庄(今彰化县田中镇)人:231,医师,在田中开设景崧医院,长期替病患看诊。
陈景崧1903年1月16日出生:58:67,祖父陈绍年:67,父陈芳辉,母李岁:231。田中公学校(今彰化县田中镇田中国民小学)毕业后,考进台中高等普通学校(今台中市立台中第一高级中等学校):231,1921年毕业:68,旋即前往日本留学,原攻读法学,然因其父旧病复发,延医就诊遭拒,感受到医德及医术之重要,故转读医科:231。1929年自日本大学专门部医学科毕业,专攻小儿科、内科,回台湾后在田中开设景崧医院,为当时田中仅有的两位医师之一(另一位为许尾)。1930年任田中庄协议会员:231,1933年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台北医学专门学校(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39,1942年获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11。
除行医外,其亦为当地诗社兰社成员,1923年曾随父一同参加在诗人魏国桢自宅举办的击钵吟会,1939年兰社课题〈水仙花〉是陈景崧已知最早的作品。兰社吟会曾在其宅邸举行,亦当过《诗文之友》社务委员,并提供自家作为田中棋社活动场地。现存诗作均为兰社课题,数量较少:367:231。
《彰化县志:人物志》称其:“悬壶济世一甲子,医术高明”:232,仅观察患者舌头便能预知麻疹病症,有“麻仙”之称,一天时常需要替上百名病人看病,至92岁时仍在替老患者诊治:232。此外其遇穷人一律不收费,见人赊张也不追讨,曾表示:“我只看病,不会收账。”每年送神时会将病人赊欠之账本随金纸一同烧掉:232。其孙陈自谅回忆,年幼时向陈景崧要零用钱,他总是不给,但碰到病人就会资助。
1999年12月22日,陈景崧过世:367。
2014年1月25日田中景崧文化教育园区落成,以陈景崧之名命名:232。
妻魏素,育有7男3女,长子陈时英、次子陈时宰、三子陈时慧、四子陈时培、五子陈俊夫、六子陈俊孝、七子陈时㴬、长女陈玉霜、次女陈节子、三女陈睦子:232-233。家族有30多人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