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种人格因素

✍ dations ◷ 2025-09-07 23:41:13 #十六种人格因素

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16PF)是由雷蒙德·卡特尔,莫里斯·达冈及赫伯特·埃伯在数十年的经验研究中开发的一项自我报告人格测验。 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提供了一种正常人格的度量标准,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也可以将其用作临床工具,以帮助诊断精神疾病,帮助进行预后和治疗计划。 16PF还可以提供与临床和咨询过程相关的信息,例如个人的洞察力、自尊心、认知风格、标准的内在化、开放的态度、同情的能力、人际信任的水平、依恋的质量、人际关系需求、对权威的态度、对动力变化的反应、沮丧的容忍度和应对方式。因此,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焦虑、调节、情绪稳定和行为问题的正常范围测量。临床医生可以使用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的结果来确定建立工作联盟,制定治疗计划并选择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或治疗方式的有效策略。它也可以用于其他心理学领域,例如职业和职业选择。

从1940年代开始,雷蒙德·卡特尔使用了多种技术,包括应用于英语特质词典的新的公因子分析统计技术,以阐明正常人格领域内的主要基础维度。这种方法以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矩阵为起点,以试图揭示人格的潜在来源特征。雷蒙德·卡特尔发现,人格结构是分层的,具有主要和次要的层级特征。 在小学阶段,雷蒙德·卡特尔度量了16个主要性状结构,在中学阶段具有大五级次要特征的一种形式。这些较高级别的因素来自对16个主要因素本身进行16 x 16互相关矩阵的因素分析。 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在初级和二级“全局”特征上产生得分,从而允许对每个人的独特性格特征进行多层次描述。这些性状维度及其描述的列表可以在下面找到。雷蒙德·卡特尔还发现了人格组织的第三个层次,它仅包含两个总体因素。

正常人格特质结构的测量是卡特尔人际心理变量综合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了认知能力,正常人格特质,异常(心理病理)人格特质,动态动机特质,情绪状态和短暂情绪状态的个体差异。 在他的行为规范/预测方程式中都考虑在内。16PF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和方言,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

雷蒙德·卡特尔和他的同事还构建了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的向下扩展–平行人格问卷,旨在测量年轻年龄段的相应特质结构,例如高中人格问卷(HSPQ)、青少年人格问卷(APQ) 、儿童人格问卷(CPQ)、早期人格问卷(ESPQ),、以及学龄前人格问卷(PSPQ)。

1949年首次《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

1956年发布《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第二版

1962年出版《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第三版

1967年至1969年发布了第四版《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

1993年发布的第五版《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

下表概述了十六个人格因子问卷问卷所测量的人格特质。

温暖(因素A):由于真诚,关怀,同情和关心的感觉而趋向于寻求亲密和联系的他人的趋势(相对于保持和分离的趋势,因此是独立和不情感的)。

活泼(因素F):倾向于充满活力,爱好娱乐和无忧无虑,并以充满活力,令人兴奋的方式自发地走向他人的趋势。低分者倾向于更加严肃和克制,并且要谨慎,谨慎和明智。

社会勇气(因素H):倾向于以自信,无所畏惧的方式寻求社会互动,享受挑战,冒险并成为关注中心的趋势。低分者倾向于害羞怯,谦虚,规避风险。

正直(因子N):倾向于在社交场合公开,直率和真诚地被他人认识的趋势,因此要自我揭示和不受保护。低分者往往更私密且不易透露自己,并且更难以了解。

亲属关系(因素Q2):倾向于寻求同伴关系并喜欢在一个群体中发挥作用(包容,合作,良好的追随者,愿意妥协)。低分者倾向于更加个人主义和自力更生,并珍视他们的自主权。

相关

  • 威尔士历史在威尔士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骸是尼安德特人的颚骨,发现于北威尔士埃尔威河谷的Bontnewydd Palaeolithic site遗址,大约在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在罗马帝
  • 爱斯基摩人爱斯基摩人(Eskimos or Esquimaux)是北美洲北部的(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以及阿拉斯加西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尤皮克人的总称,阿留申人与前两种
  • 推广华语理事会新加坡推广华语理事会的前身是新加坡推广华语委员会。委员会当时成立的目的是负责讲华语运动。推广华语运动于1979年在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领导下发起。当事的推广华语委员
  • 爱贝克思集团爱贝克思集团(日语:エイベックス・グループ,)是日本一家以音乐娱乐为中心的综合企业,1988年4月11日创立,最初由一间小型唱片公司发展而来。其品牌之英文名称“AVEX”来自“Audio V
  • 黑塔利亚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表列出漫画《黑塔利亚 Axis Powers》中的登场角色。其中每一个角色均代表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个性依人们对这些国家的印象也有所不同。作品本质属于轻松搞笑类型,因此某种程度
  • 伊达行朝伊达行朝(1291年-1348年6月6日)是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 (日本)武将。父亲是伊达基宗。本名行朝,后来改名为行宗(大槻文彦的‘伊达行朝勤王事历’)。作为南朝侧的武将在各地转
  • 犁式除雪车犁式除雪车(英语:Wedge plow)是一种用来消除线路积雪的铁路车辆,是在冬季保障降雪区铁路畅通的重要工具。犁式除雪车的前端装有俗称“雪铲”的犁板式除雪装置,可以犁板结构分为单
  • 张允耀张允耀(1882年-?年),字星岩,陕西省绥德县人,工科进士。
  • 巴哈姆特之怒《巴哈姆特之怒》(日版名:神撃のバハムート,英文版名:Rage of Bahamut)是一款由Cygames开发、梦宝谷运营的卡牌收集对战类电子游戏。于游戏当中,玩家担当“骑士”的角色,为收集封印
  • 卓火土卓火土(英语:H.T. Cho,1950年-),台湾企业家与专业经理人,曾任宏达电子执行长、总经理。毕业于台北工专电子科,毕业后,进入美商安培(AMPEX)在桃园龟山的印刷电路工厂,担任维修工程师。之后进入美商迪吉多公司的桃园大溪厂工作,一路升任至台湾迪吉多电脑总工程师兼工程处处长。1990年,迪吉多公司大溪厂开始生产个人电脑,由卓火土负责;当时大众电脑为主板供应商,王雪红任总经理,卓火土因此结识王雪红。1997年,康柏电脑并购迪吉多公司,台湾分公司员工被资遣,卓火土因而失业。卓火土决定自行创业,成立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