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地猿

✍ dations ◷ 2024-12-22 13:31:36 #始祖地猿
地猿(Ardipithecus)是人科中非常早期的一属,生存在44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由于它与非洲的类人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它被认为是属于黑猩猩分支而非人类分支。但因其牙齿像南方古猿的牙齿,故大部分认为它是原始人。地猿现有两个物种已被描述,即始祖地猿(A. ramidus)及卡达巴地猿(A. kadabba)。两个物种的遗骸都是在埃塞俄比亚中部阿瓦什发现。始祖地猿,又译拉米达地猿或拉密达地猿,又称地猿始祖种或地猿祖先种,是于1994年命名的。它的首个发现的化石估计属于440万年前。后期由约翰尼斯·海利-瑟拉解(Yohannes Haile-Selassie)及沃德盖布瑞尔(Giday WoldeGabriel)所发现的化石,如果是属于始祖地猿的话,则可推前至580万年前。于1992年至1993年期间,由蒂莫西·怀特(Dr. Timothy White)所带领的研究队发现了首个始祖地猿的化石,即17个骨骼碎片,包括头颅骨、颚骨、牙齿及肢骨等,都是从埃塞俄比亚中部阿瓦什河谷的阿法尔洼地发现。更多的碎片于1994年发现,是完整骨骼的45%。枕骨大孔及脚骨的特征显示它是双足行走的。卡达巴地猿估计属于580-520万年前。它的犬齿有原始的特征,与现今人族有所不同。卡达巴地猿相信是人类分支从现今黑猩猩分支分裂后的最早动物。它原先被描述为始祖地猿的亚种,但基于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牙齿而被提升为独立的物种。基于地猿的骨头大小,估计它们的体型接近现今的黑猩猩。从始祖地猿的趾骨结构,可见它是可以站立行走。这却引起了人科双足行走起源的问题。因为一般相信双足行走在大草原是最为节能的,但地猿却是生活在森林中而非大草原。

相关

  • 词法学词法学(英语:morphology,“组织与形态”),又称形态学、构词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单词(word)的内部结构和其形成方式。如英语的dog、dogs和dog-catcher有相当的关系,英语使用者能
  •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英语:sleep disorder或 somnipathy)是人类或其他动物与睡眠相关的异常。有些睡眠障碍可影响智能及情绪。常用作诊断睡眠障碍的测试是睡眠多维图。根据1990年发表的睡
  • 免疫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穆达汉府穆达汉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มุกดาหาร,皇家转写:Changwat Mukdahan,泰语发音:),一译莫拉限府、莫那限府,是泰国东北部依善地区的一个府,与他相邻的府(顺时针)为:安纳乍伦府、益
  •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俄语:Краснода́рский край,罗马化:Krasnodarskiy kray),位于前高加索西部、大高加索北麓,亚速海—黑海东岸,与克里米亚隔刻赤海峡相望。南面
  • 爱奥尼亚海伊奥尼亚海(希腊语:Ιόνιο Πέλαγος, 希腊语发音:, 意大利语:Mar Ionio, 意大利语发音:, 阿尔巴尼亚语:Deti Jon, 阿尔巴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
  • 犹太会堂犹太教堂(或称犹太会堂)的西文名称是从希腊语συναγωγη而来,转换成拉丁字母是synagogé,直译就是“聚会的场所”。各欧洲语言中称呼类似,如法语和英语的synagogue,意大利语
  • 辐射线放射线可以指:
  • 横结肠横结肠是结肠的一部分,位于腹腔上部,前与升结肠以直角向左侧水平移行,在脾脏下方以直角转弯往下接于降结肠。横结肠前部由大网膜悬挂在胃下,后方则由横结肠系膜与腹后壁相连。
  • 十二指肠腺布伦纳氏腺是位于十二指肠壁的一种外分泌腺,负责分泌弱碱性的碳酸氢盐,以中和来自胃的酸性食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