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市

✍ dations ◷ 2025-08-08 23:22:50 #建制市
台湾市制是指台湾的建制市制度,始于日治时期。1903年出现、1916年确立的台南市,为最早以“市”命名的行政区划、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个,但此时的市仅为地区名,并不具有法人地位与“市”的管理机构,因此尚非为现今定义下正式的市制;1920年施行的《台湾市制》才为正式建制市制度在台湾的滥觞,也某种程度影响到战后中华民国政府下的市制规划、并延续至今。〈台湾市制〉由台湾总督府在1920年7月30日以律令第五号公布,同时以府令第四十三号表示将于该年10月1号实施,全文共39条,为台湾各州辖市的制度法源。以台北市为例,台湾市制实施后,除了增加台北市尹首长一职外,该市更成立了具有30名协议员的台北市协议会。该议会虽未具有法定约束力,但仍视为台北市政岁入、岁出预算、市税赋课、罚款规范等方面的咨询机构。除此,台湾市制最大的变革是将台湾总督府所辖州郡市等视为公共团体,因此享有一定限度自主权;故顺应时势,除了第一批的台北、台中、台南三市改制之外,1924年至1940年也陆续成立其他8市。应注意外地(含台湾、关东州、桦太等)市制与日本内地市制所适用的法律不同。详见市制 (日本制度)。1935年,台湾总督府就台湾市制二度修正,明定“市”为法人,依法处理公共事务,并受官署之监督。并增加市议会的权限,从咨询升格为“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的准自治机构”。另外各市下划非正式行政区划的区,负责区内之治安、防灾、清洁卫生、统计资料收集、道路、桥梁等公设物的管理。1941年,台湾总督府公布“新高港都市建设计划方案”,计划以梧栖街为中心合并邻近街庄(大甲郡大甲街、清水街、沙鹿街、龍井庄)组成“新高市”,为台中州第三个州辖市,但1944年因战争影响,此行政区划并未实施。台湾市制实施后,施行市制的都市与施行起始年月:现今在台湾的建制市共有三种:直辖市、市及县辖市,三者的规模与设立标准差异颇大。以下主要以统整的观点描述这些建制市的设立与发展,设置标准与其他细节详见该类市制主条目。1945年至1946年,中华民国在台湾设立的第一批市,即延续日治时期所设的11个市,其中除宜兰市与花莲市(原花莲港市)为县辖市之外,其余的9个市皆为省辖市。省辖市是中华民国原有的市制。值得一提的是县辖市,台湾原有的部分市因未达省辖市之标准,但重要性又高于一般乡镇,降为乡镇恐引发民怨,故特别增设而来。1950年至1951年进行第二阶段的行政区域调整,此次大致上确立了台湾的行政区划并延用至2010年,新竹、嘉义、彰化、屏东等4市于此时降为县辖市(之后到1982年新竹、嘉义才复为省辖市)。“省辖市”一名于1994年因应新修正的法规(《省县自治法》、《直辖市自治法》)而改称为“市”。而在县辖市的部分,1981年法规再增订“县治所在地”亦得设县辖市(不过尔后修正之现行法规已无此规定),使今日有部分县辖市之人口少于10万、甚至不足5万,形成一有趣的现象。另一方面,因设置县辖市之门槛为15万人口,但近年来人口往大都市集中、以及人口成长趋缓的状况,使有部分乡镇虽人口趋近但迟迟无法突破者(如员林镇),出现了“合并改制”的想法。立法院也于2014年开始着手相关法规(《地方制度法》)的审查,终于于2015年5月正式通过将人口门槛下修至10万,员林及头份等“大镇”因而直接适用而改制为市成功。直辖市在台湾出现,要到1967年的台北市,后于1979年增设高雄市,皆由省辖市升格而来,此时的直辖市尚为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下的建制市。随着往后的经济发展与都市扩张,这样的行政辖区相较于实际的都市范围就显得过度狭小,再因应全球化下的都市竞争,而有2010年的4个新设直辖市的出现(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特色是都由人口甚多(达200万人)的县、或人口名列前矛的县与市合并升格而来,这些直辖市的面积有2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近200万或200万以上,面积与人口规模皆为空前的大,台湾的市制可说是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另外,由于多数的县辖市皆集中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县的升格皆造成县辖市的大幅减少(县的县辖市将改成直辖市的区),2014年底桃园县升为直辖市,此后应暂时不会再出现县辖市的人口规模超越市的情况了(如先前板桥市的人口多于新竹市、桃园市的人口多于基隆市等)。以下依序以位阶高低、改制时间、由北而南列出台湾现在所有的市:

相关

  • 肌肉萎缩症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英语:Muscular dystrophy, MD),指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有九种疾
  • 石炭纪石炭纪(英语:Carboniferous,符号C)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
  • 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通假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哥德尔完备性定理哥德尔完备性定理是数理逻辑中重要的定理,在1929年由库尔特·哥德尔首先证明。它的最熟知的形式声称在一阶谓词演算中所有逻辑上有效的公式都是可以证明的。上述词语“可证明
  • 脑功能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英语:Louis Armstrong,1901年8月4日-1971年7月6日),美国爵士乐音乐家。阿姆斯特朗是20世纪最著名的爵士乐音乐家之一,被称为“爵士乐之父”。他以超凡的个人魅
  • 柏林电视塔柏林电视塔(德语:Berliner Fernsehturm)位于柏林东区的中心,靠近亚历山大广场,共高368米,是德国最高建筑物同时也是欧洲第四高的建筑物。在1969年建成时曾是世界第二高电视塔同时
  • 德意志关税同盟德意志关税同盟(德语:Deutscher Zollverein)于1834年由38个德意志邦联的邦国组成。在当时工业革命的浪潮,同盟的成立有助贸易往来、减少内部竞争。而同盟成立的主要倡导者是经济
  • 卡尔·希欧多尔·德莱叶卡尔·西奥多·德莱叶(Carl Theodor Dreyer,1889年2月3日-1968年3月20日)是一位丹麦电影导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