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抑菌浓度

✍ dations ◷ 2025-11-24 19:46:56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英文: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是指经过一夜的培养后,能使细菌的发育受到阻滞并被观察到的抗细菌药的最小浓度。MIC在诊断实验室里是抗细菌药对细菌的抵抗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MIC对验证新的抗细菌药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越低的MIC说明对细菌的作用越好。MIC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对抗菌剂的效用的最基本的实验室测量指标。MIC是抗菌药、抗病毒药物的药效的指标。因此,在临床上经常被使用到。MIC在测量对细菌的抗菌效用的时候,通常要培养超过18个小时。此后,在培养液中通过肉眼观察以确认是否起效,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则未达到MIC标准,若看不到浑浊则为最小抗菌药浓度MIC。此时微生物的发育已被阻止。因为只有达到最小抑菌浓度,才能达到使细菌总数开始下降。但是,活着的细菌数目少的情况下培养液中是看不出混浊的,因此即使没有微生物因此药而死亡,溶液却不变浑浊。所以临床中同样运用PK/PD(英语:PK/PD models)参数(%T>MIC,Cmax/MIC,AUC/MIC)。通常有以下方法来确定的MIC:CLSI(英语: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BSAC以及EUCAST。在临床上,最低抑菌浓度不仅用来确定对病人有效的抗生素的量,同样也用来确定抗生素的种类,从而降低病人抗生素耐药性发生的风险。 应用MIC测定同种细菌菌株抑制50%(MIC50)及90%(MIC90)的药物浓度,是另一种估计细菌种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方法。目前,在网上也有一些可以自由访问的MIC数据库。

相关

  • 痰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产生的分泌物,用来将包含尘埃、病毒、过敏原等异物排出体外的黏液,也可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经由咳嗽及咳痰所吐出来的黏液。感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预防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中毒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因为有毒物质或是动物的毒液导致的化学性危害。毒理学是有关中毒的症状、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及实务。生物体吸收有毒物质(也就是进入血液中)是系
  • 认知功能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
  • 无法理解别人的话感觉性失语症 ,又被称为韦尼克氏失语症 , 流畅失语症 ,或接受性失语症。此类患者有语言理解障碍,患者的阅读能力或了解他人谈话内容的能力低下。虽然患者能够说初具语法、速
  • 杂草野草,一般指在庭园、草坪或农地等土地上并非刻意栽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只限于草本植物。更多时候,野草专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别是那些不需栽种而能够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植
  • 分裂情感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Schizoaffective disorders),为一组分裂性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并突出,但不能归类于某一类的(分裂性或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分裂症状时,伴随症状为幻觉、妄想及思维
  • 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英语:classical conditioning,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反应条件反射、alpha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将这种产生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