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社会福利

✍ dations ◷ 2025-02-23 21:25:57 #澳门社会,社会工作与福利,澳门

澳门社会福利是描述澳门的社会福利服务和制度;澳门的社会福利多由民间机构兴办,澳门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政策及资助则起了推动作用。

民间福利机构主要由社团和宗教团体开办,提供广泛的服务范围,亦包括经济援助和辅导服务等。经费除来自政府资助外,也来自热心人士的捐款;而《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每年举行的公益金百万行,亦吸引不少人参与活动及捐出善款,为澳门社会福利事业提供资助来源。

1569年,天主教澳门教区首任主教贾耐劳创办澳门最早的慈善机构──仁慈堂,开设医院、育婴堂、痳风病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服务设施。随后陆续创立的,有镜湖医院慈善会、同善堂等民间慈善机构。早期澳门的社会福利主流为民间机构。

政府改组部门架构并成立“公共救济总会”,为市民提供覆盖面更广的救济服务。在60、70年代澳门经济腾飞,政府便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1960年,公共救济总会重组为“公共救济处”,同时推行澳门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行政当局还致力于兴建社会经济房屋。70年代后期,平民大厦和经济房屋开始兴建,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公共救济处”在1967年改称“社会救济处”,加强对盲人及聋哑人士提供教育和康复服务、协助戒酒、戒毒和解决其他社会问题。1980年“社会救济处”重组,并正式命名为“社会工作司”(亦即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工作局”)。

相关

  • 失忆症失忆症(Amnesia,来自希腊语ἀμνησία),又称失忆症候群(amnesic syndrome),是一种记忆混乱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丧失记忆,包含丧失部分记忆或丧失全部记忆。失忆症的成因包括器
  • 广播联卖广播联卖(英语:Broadcast syndication)是指在广播网不经手的情况下,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直接获取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放权。在节目播出时间是由全国广播网与独立地方结盟电台协调
  • 杨吉砮杨吉砮(满语:ᠶᠠᠩᡤᡳᠨᡠ,转写:Yangginu,?-1584年),太杵次子,叶赫东城贝勒。先世为蒙古土默特氏,后来改姓纳喇。到杨吉砮和兄长清佳砮这代,他们吞并、安抚邻近诸部,凭借险要的地势修
  • 皮耶罗二世·德·美第奇皮耶罗·迪·洛伦佐·德·美第奇(意大利语:Piero di Lorenzo de' Medici;1472年2月15日-1503年12月28日)被称为“不幸者”,1492年当选佛罗伦萨正义旗手,直到1494年流亡。生于佛罗伦
  • 台湾优良农产品证明标章CAS台湾优良农产品证明标章是台湾优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质代表标章,用以证明国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之安全性及优良性。每一种食品标章都有其代表意义, 像是GMP是指制造工
  • 谷部谷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个(七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谷部归于七划部首。谷部通常从左方、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磷酸肌醇3-激酶磷酸肌醇3-激酶(英语: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s)又叫磷脂酰环己六醇3-激酶(英语: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是一个参与诸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移动、存活和胞内
  • 沈维鐈沈维鐈(1778年-1849年),字子彝,一字鼎南,号梦酴,又号小湖,浙江嘉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沈维鐈为沈曾植之祖父,沈叔埏之侄。幼时家贫,受知于叔父的经训堂,曾于鸳湖书院山长段玉裁
  • 八堵车站事件八堵车站事件,是1947年初一起发生在台湾基隆市七堵区八堵车站的冲突事件。该事件是二二八事件的构成事件之一。1947年3月1日,驻守澳底地区的基隆要塞直属台所属官兵前往基隆要
  • 2013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