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科学中心
✍ dations ◷ 2025-09-02 17:26:58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英语:Guangdong Science Center,简称:GDSC),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广州大学城内,是广东省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是亚太科技中心协会、世界科学中心协会和国际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广州科普联盟发起成员。广东科学中心于2004年3月奠基,2008年9月26日建成开放,总投资人民币19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馆内现设有12个常设主题展馆,540多件(套)展品,拥有4座科技影院及室外科学探索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生态湖、2,000多种岭南特色植物和数十个室外展项。2018年11月7日,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广东科学中心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称号。广东科学中心项目最早于1998年省政府常务会议获得通过,原定建在广州科学城,后经过有关专家再三考察和论证,改址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西部。广东科学中心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采用国际招标,2003年4月,广东科学中心发布招标技术文件,启动首轮规划与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来自美、加、日、德和国内的8家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并于8月29日在广州会展中心向市民免费展出,最终由专家评出“生态之城”、“南国幻景”和“阳光绿岛”作为优胜方案,但因提交的方案不符合“广东省标志性建筑”的标准,未能通过专家组审评。2003年10月10日,广东科学中心第二轮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公布竞赛日程,12家国内外设计单位参赛,12月31日,第二轮竞赛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在6个评审方案中选出前三甲。2004年2月11日,三甲方案首次向媒体公布,分别为“双贝含珠”、“科技航母”、及“日月同辉”。最终,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方案二“科技航母”胜出,成为广东科学中心的建筑设计实施方案。“科技航母”的造型体现一种前进的动感,设计理念上表达了科技先锋(“神舟号”飞船造型)、乘风破浪(舰船造型)、灵动人文(眼球造型)和吉祥如意(木棉花造型)四个方面的寓意。造型寓意广东科技的强劲发展,表现出较强的标志性,建筑结构有利于实现展项教育功能与建筑形式的统一。2004年3月28日,作为广东省首批“十大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广东科学中心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奠基仪式,计划于2007年6月完成建筑工程,11月完成展项工程,11月28日试运行开放。开放后预计每年接待观众250万人次。历时近5年建设,广东科学中心于2008年9月19日举行亮灯仪式,并于2008年9月26日开馆。9月27日,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广东馆于2010年10月底结束展示之后整体回迁并落户广东科学中心,继续向公众开放。2011年4月1日,以“金色骑楼,绿色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回迁展在广东科学中心揭幕,分为“绿色生活”“绿色城市”和“绿色神话”三个展区,同时还设置了世博广东馆背后的故事的延展内容,并于4月2日起向公众开放。2011年5月18日,作为亚太科学中心协会(ASPAC)(英语:Asia Pacific Net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es)会员,第十一届亚太科学中心大会(ASPAC2011)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幕。2013年9月26日,广东科学中心新增加的“岭南科技纵横”馆对公众开放,展馆以“上下六千年”的时间跨度,展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岭南科技发展历程。2016年2月2日,作为常设展览之一的“实验与发现”展馆经过更新改造后重新开放,与更新改造前相比新增展项37个。展项主要涉及天文现象的规律、物理现象的原理等方面知识,展厅划分为科学发现广场、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等部分,科学广场中心是高10米的大型傅科摆展项向游客展示地球自转的试验证据。除“实验与发现”馆,广东科学中心陆续对儿童天地、感知与思维、人与健康、飞天之梦和绿色家园等7个常设主题展馆进行更新改造。2017年7月,经过4个多月的封闭改造,“绿色家园”展馆重新试运行开放,全新增加了30个互动展项,原保留19个最受观众喜爱的热门展项也做改造提升,相比原来规模更大,互动性和趣味性更强。2017年9月28日,在原“数码世界”和“交通世界”两个展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后,交通世界、材料园地、数字乐园、创新空间四个新主题展馆开放。2018年9月15日,作为广东科学中心10周年系列活动,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广东科学中心启动,活动将在线上免费发放7500张广东科学中心门票和3600张广东科学中心电影票。2018年9月29日,“人与健康”展馆经过近3个月的封闭改造重新开放,升级改造后的人与健康展馆共有42个展项,展馆进行了全新布局,新增加20个互动展项,改造提升22个受观众喜爱的热门展项。科学中心广场东侧是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州大学商业中心及北亭村,周边是广州大学城郊野步道及自行车道。
相关
- 多孢囊霉目见内文多样孢囊霉目(学名:Diversisporales)是球囊菌纲下的一个丛枝菌根菌的目。该目下物种通常在地面土壤以下生长,大部分会带有囊泡或者辅助细胞(英语:Auxiliary cell)来储存能量
- J. Org. Chem.《有机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常缩写为 J. Org. Chem. 或JOC)是由美国化学会发行的有关有机化学的学术期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4.721(2014年)。
- 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是将有机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向生命科学渗透的学科,负责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过程的化学本质,主要分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
- 海因里希·罗雷尔海因里希·罗雷尔(德语:Heinrich Rohrer,1933年6月6日-2013年5月16日),出生于圣加仑,瑞士物理学家,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3年逝世于沃勒劳(英语:Wollerau)。1901年:伦琴 / 1902年
-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旨在奖励2000年最优秀电影的一场晚会,于太平洋时区2001年3月25日下午17点30分(北美东部时区晚上20点30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
- 桃蚜桃蚜(学名:Myzus persicae)为常蚜科瘤蚜属下的一个种。
- 荷兰贸易暨投资办事处荷兰贸易暨投资办事处(英语:Netherlands Trade and Investment Office (NTIO))是荷兰于台北设立的办事处。因荷兰与中华民国并无邦交,故未有设置大使馆或领事馆;由办事处作为荷兰
- 铁磁流体铁磁流体(ferrofluid, ferrum 拉丁语 “铁” 与 fluid “流体” 两词的混成词)是一种在磁场存在时强烈极化的液体。铁磁流体由悬浮于载流体当中纳米数量级的铁磁微粒组成;其载
- 冰斗冰斗(英语:cirque)是由山地冰川侵蚀而形成的,一种三面环山的凹地,如果冰已经消失,也被称为围谷、圈谷。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由于随季节和昼夜温度的变化,积雪融化和冻结反
- 专家专业人士,通称专家、学者,即职场上的专门行业,指具备专业化知识及技能的职业人士。通常,专业技能须符合科学原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及训练,并有经专业认证的考试获得的合格证书或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