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中心

✍ dations ◷ 2025-08-10 22:40:23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英语:Guangdong Science Center,简称:GDSC),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广州大学城内,是广东省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是亚太科技中心协会、世界科学中心协会和国际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广州科普联盟发起成员。广东科学中心于2004年3月奠基,2008年9月26日建成开放,总投资人民币19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馆内现设有12个常设主题展馆,540多件(套)展品,拥有4座科技影院及室外科学探索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生态湖、2,000多种岭南特色植物和数十个室外展项。2018年11月7日,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广东科学中心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称号。广东科学中心项目最早于1998年省政府常务会议获得通过,原定建在广州科学城,后经过有关专家再三考察和论证,改址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西部。广东科学中心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采用国际招标,2003年4月,广东科学中心发布招标技术文件,启动首轮规划与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来自美、加、日、德和国内的8家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并于8月29日在广州会展中心向市民免费展出,最终由专家评出“生态之城”、“南国幻景”和“阳光绿岛”作为优胜方案,但因提交的方案不符合“广东省标志性建筑”的标准,未能通过专家组审评。2003年10月10日,广东科学中心第二轮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公布竞赛日程,12家国内外设计单位参赛,12月31日,第二轮竞赛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在6个评审方案中选出前三甲。2004年2月11日,三甲方案首次向媒体公布,分别为“双贝含珠”、“科技航母”、及“日月同辉”。最终,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方案二“科技航母”胜出,成为广东科学中心的建筑设计实施方案。“科技航母”的造型体现一种前进的动感,设计理念上表达了科技先锋(“神舟号”飞船造型)、乘风破浪(舰船造型)、灵动人文(眼球造型)和吉祥如意(木棉花造型)四个方面的寓意。造型寓意广东科技的强劲发展,表现出较强的标志性,建筑结构有利于实现展项教育功能与建筑形式的统一。2004年3月28日,作为广东省首批“十大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广东科学中心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奠基仪式,计划于2007年6月完成建筑工程,11月完成展项工程,11月28日试运行开放。开放后预计每年接待观众250万人次。历时近5年建设,广东科学中心于2008年9月19日举行亮灯仪式,并于2008年9月26日开馆。9月27日,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广东馆于2010年10月底结束展示之后整体回迁并落户广东科学中心,继续向公众开放。2011年4月1日,以“金色骑楼,绿色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回迁展在广东科学中心揭幕,分为“绿色生活”“绿色城市”和“绿色神话”三个展区,同时还设置了世博广东馆背后的故事的延展内容,并于4月2日起向公众开放。2011年5月18日,作为亚太科学中心协会(ASPAC)(英语:Asia Pacific Net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es)会员,第十一届亚太科学中心大会(ASPAC2011)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幕。2013年9月26日,广东科学中心新增加的“岭南科技纵横”馆对公众开放,展馆以“上下六千年”的时间跨度,展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岭南科技发展历程。2016年2月2日,作为常设展览之一的“实验与发现”展馆经过更新改造后重新开放,与更新改造前相比新增展项37个。展项主要涉及天文现象的规律、物理现象的原理等方面知识,展厅划分为科学发现广场、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等部分,科学广场中心是高10米的大型傅科摆展项向游客展示地球自转的试验证据。除“实验与发现”馆,广东科学中心陆续对儿童天地、感知与思维、人与健康、飞天之梦和绿色家园等7个常设主题展馆进行更新改造。2017年7月,经过4个多月的封闭改造,“绿色家园”展馆重新试运行开放,全新增加了30个互动展项,原保留19个最受观众喜爱的热门展项也做改造提升,相比原来规模更大,互动性和趣味性更强。2017年9月28日,在原“数码世界”和“交通世界”两个展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后,交通世界、材料园地、数字乐园、创新空间四个新主题展馆开放。2018年9月15日,作为广东科学中心10周年系列活动,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广东科学中心启动,活动将在线上免费发放7500张广东科学中心门票和3600张广东科学中心电影票。2018年9月29日,“人与健康”展馆经过近3个月的封闭改造重新开放,升级改造后的人与健康展馆共有42个展项,展馆进行了全新布局,新增加20个互动展项,改造提升22个受观众喜爱的热门展项。科学中心广场东侧是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州大学商业中心及北亭村,周边是广州大学城郊野步道及自行车道。

相关

  • 欧洲人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
  • 热射病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CK有机钾化学是研究碳-钾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钾化合物非常活泼,C-K键有高度的离子性。有机钾化合物可以由金属钾和卤代烃直接反应得到,一般选用氯代烃:但这种制法容易发送
  • 4f14 5d3 6s22, 8, 18, 32, 11, 2蒸气压第一:761 kJ·mol−1 第二:1500 kJ·mol体心立方四方主条目:钽的同位素钽(Tantalum,旧译作
  • 扇形模式扇形模式(英语:sector model),也称为霍伊特模式(Hoyt model),是土地经济学家霍默·霍伊特(英语:Homer Hoyt)于1939年提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它是同心圆模式的修改。应用此模型的好处
  • ɥ浊圆唇硬颚近音(labialized palatal approximant)是子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ɥ⟩。产生的声音的差距接近两地在硬腭双唇。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
  • 闵考斯基时空在数学物理学中,闵可夫斯基空间(或称闵考斯基时空)是指由三维欧几里德空间与时间组成的四维流形,其中任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空间隔与所依照的惯性系无关。尽管赫尔曼·闵可夫斯基
  • 曼努埃尔·罗哈斯曼努埃尔·罗哈斯·阿库纳(Manuel Roxas y Acuña,1892年1月1日-1948年4月15日,菲律宾政治家,1946年至逝世期间出任菲律宾第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罗哈斯早年就读于马尼拉大学,1917
  • 木虱鼠妇又称土鳖、潮虫、药丸虫、团子虫或不倒翁虫,古时又称伊威、蛜蝛、蜲繇、蟅。喜欢在潮湿阴暗处生活,在受到惊扰时会卷成一团,与犰狳相似。鼠妇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
  • 封建领主勋爵是一种敬称,主要用于翻译英语中对有爵位的贵族的泛称(英语:Lord),也是对此类男性贵族的称呼,和对某些封爵的儿子,及一些拥有相应身份但没有爵位的人士的尊称。此外也可用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