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

✍ dations ◷ 2025-01-23 03:26:43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境内,临浏阳河,为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利苍妻子辛追(有说法称其为“避”)及其子利豨或兄弟三座墓葬。1971年12月,湖南省博物馆开始对该墓葬的一号墓进行发掘,并于1973年至1974年对二号墓和三号墓进行发掘。在这几次发掘中,墓葬内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为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妻)和颇具研究价值的众多随葬品。这些出土文物使这次发掘成为世界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同时也于2009年被列为“近年来长沙市十大考古发现”。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内辟有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分为墓葬出土文物陈列和墓坑遗址陈列二大部分。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五里碑外:1,在北宋初年时被称作“双女墓”,构成马王堆的两座土堆一度被认为分别是汉朝长沙王的两位妃子唐姬和程姬的墓葬。“马王堆”这一名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座土堆相邻形似马鞍,原名应为“马鞍堆”,但由于在当地口音中“马鞍堆”与“马王堆”相近,时间一长就被讹化成了“马王堆”,这一点在1972年时马王堆附近的解放军366医院(今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门牌“马鞍堆2号”上得到了印证;另一种说法认为该名称来源于当地史料,在清朝中晚期的地方志中,马王堆相近的位置被标注为五代时期的楚王马殷墓(或疑冢),“马王堆”一名即由此发展而来。1952年,夏鼐率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部分考古人员调查了这两座土冢,根据封土等情况断定这两座土冢下为汉墓,但由于并未发掘,具体墓主人具体身份暂时不得而知。1956年,马王堆汉墓被认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相关的标志石碑早已不知所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今马王堆一号墓的正上方曾经被人修建起一座凉亭,在1971年时仅剩水泥基座。1971年12月,紧邻马王堆的解放军366医院内进行战备工事的建造,其中挖掘防空洞的整体方向朝向马王堆,这直接导致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鬼火”,进而集体罢工。施工方随即将有关情况通报给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派遣了熊传薪一行人对此进行调查,并最终发现防空洞在挖掘的过程中触碰到了一座汉墓。经过讨论后,湖南省博物馆决定先发掘这座封土被防空洞扰动的汉墓,并将其命名为马王堆一号墓,另一座封土下的被命名为马王堆二号墓。在经过向上级部门申报后,考古发掘的经费从最开始申请的12000元人民币被压缩到了6000元人民币。为了节约经费,用于考古发掘的工具数量被大幅度缩减,同时馆内工作人员几乎全部参与到发掘工作当中。由于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发掘刚刚开始的时候,博物馆内大部分工作人员均被下放到了农村参加劳动,每天能保证工作的仅有30余人次:5,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曾经活跃于长沙一带的盗墓贼。但在此之后,发掘工作开始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自愿帮助:湖南长沙大型建筑机械厂等工厂为发掘工作提供工程机械及机械操纵人员,湖南直属文化系统部分单位等为发掘人员提供交通工具,当地驻军和长沙市部分中学和高校提供发掘时运送土方的人力,后期还有湖南中医学院和湖南医学院参与到了文物的保护当中:2。1972年1月16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队员们用推土机推掉了位于封土正上方的原凉亭的水泥台基,又花了4天左右的时间找到了墓口上方的白膏泥,白膏泥下方还有一层木炭。在清理掉这些白膏泥和木炭之后,考古队员找到了这座墓葬的椁室,并由曾经的盗墓贼们找出了墓穴的大概范围,此时运出的封土已达约2万多担:7。发掘期间,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3个时间较早的盗洞,但根据现场曾经出现“鬼火”等现象,考古人员推断这些盗洞并未能打穿墓葬的白膏泥。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之前发现的3个盗洞先后见底,并且都没有触及白膏泥:9。在接下来的清理中,考古队员在椁室的上方发现了一层竹席,竹席取出后椁室的椁板直接露了出来。发现椁室的消息随即传开,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围观群众,有时为了维持发掘的正常进行,现场甚至有100多名民警维持秩序,周围也围起了铁丝网。为了保证发掘不受干扰,考古队将主要的发掘时间改到了晚上进行。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进行,考古队员从最外层的椁室中发掘出了大量文物,包括陶俑和各类厨用陶器。随后其余的1层椁和3层棺先后被打开,而最里面的棺被漆粘紧,无法当场打开,湖南省博物馆方面调来了起重机将内棺取回博物馆库房进行进一步清理:11。随后工作人员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将内棺打开,并花了一周的时间将著名的马王堆女尸从其身上随葬的衣物中剥离出来。女尸随即在长沙市公园展出,期间并未做任何处理,一时间关于女尸的各类流言四起,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对此,时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姚文元要求湖南省博物馆将这具女尸火化,但被博物馆方面以没有红头文件为由拒绝。随后,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直接通过国务院值班室电话给博物馆方面做出相关批示,女尸随即被连夜转移到了湖南医学院,并得到了妥善保存。1972年4月28日,其余的出土文物在同样得到妥善保存之后,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工作基本宣告结束(墓道附近由于建有民屋而暂缓发掘:2),除去天气等原因外,实际工作60天,出土量达到6000余立方米:2。由于1972年保存能力所限,墓坑在发掘完毕后就被回填了。在一号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在一号墓的封土的一侧还存在着一座与之同时期的古墓,这座古墓被编号为三号墓:16。1973年,湖南博物馆表示希望对二号墓和三号墓进行发掘。9月29日,周恩来对此作出批示,批准相关发掘计划,并对发掘的准备工作做出了部分补充。1973年11月19日,考古人员开始对马王堆三号墓进行发掘,整个发掘过程一直持续到到12月13日。墓葬整体保存完整,没有遭到盗扰,并且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各类文物。三号墓因密封不严,墓主人的尸骨早已腐烂,仅余部分遗骸及散乱骨架,经鉴定为男性,年龄三十多岁。三号墓发掘后考古队员长期没能找到任何可以直接证明三号墓墓主人身份的文物,这导致墓主人的身份一度存疑,因而有长沙国第二代轪侯利豨,和利豨的兄弟、长沙国司马利得两种说法。后有研究人员将三号墓出土的封泥文字复原得到“利豨”二字。三号墓出土木牍表明墓主人埋葬于前168年。另外,考古队员发现三号墓的封土存在被一号墓封土扰动的情况,证明三号墓的建成时间要比一号墓早。1973年12月18日,马王堆二号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至1974年1月13日结束,共计耗时27天。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二号墓的封土也存在有被一号墓打破的现象,并由此推断出二号墓的建成时间要早于一号墓。此外,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盗洞,最早的一处盗洞可以追溯到唐代,这些盗洞导致墓内上方的椁板损毁严重,随葬文物也大多被盗掘或损毁,墓主人的尸体已经腐朽。在墓葬中,考古队员从淤泥里找到了三枚印章,这三枚印章证明墓主人的身份为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在发掘过后,二号墓也被回填,而三号墓在经过处理和外部加盖保护性建筑后,得以对外开放。一号墓所在的土冢的封土,在挖掘前高20余米,底径50-60米,大部分为夯土,顶部为圆形平台,直径约有20多米:2,大部分为人工堆砌,封土下侧为自然形成的一座高约4-5米的小土堆:3。封土下为墓葬,挖掘自然土堆而成,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方向为南北朝向。斜坡墓道位于墓坑北侧正中,上宽下窄,最上端宽约3.1米,下端宽约2米。墓道的坡度根据靠近墓室一端大致判断为36°,靠近墓室的一端距离墓穴底端高约3.5米,具体长度因没有发掘而未知:2。墓口位于封土之下,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墓口向下共有4层台阶,第一层台阶南北长16.8米,东西宽15.42米;第二层南北长14.64米,东西宽12.8米;第三层南北长12.54米,东西宽10.45米;第四层南北长10.34米,东西宽8.45米。每层台阶高约1-1.15米,台阶墙壁与每层底面夹角约为105-108°,每层底面均平整,台阶下方为斗型坑壁:4。台阶部分至椁室上方全部被五花土夯实,每层约40-50厘米,夯土下方用生土填充。木椁周围用木炭填充,木炭和生土之间用白膏泥隔开:2。椁室位于墓坑底部,其上平铺26层竹席,椁室内共有三椁三棺(也有二椁四棺:11),棺椁之间衔接严密,与外面的白膏泥和木炭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8-10。除外椁和中椁之间留有4个边箱的空间之外,其余棺椁全部环环相套。中椁至内棺的每一方向的厚度均为80厘米,外椁侧壁厚40厘米。外椁下方有垫木,垫木至外椁的最上端共计2.8米:2-3。二号墓位于一号墓的正西侧,即马王堆双堆的另外一座。二号墓的墓口距离一号墓墓口最近距离约为23米。墓坑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南北朝向。封土堆上部为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8.95米。近底部3米处为长方形的墓室,长约7.25米,宽5.95米。墓道口位于北侧正中,靠近墓室一侧建有两座跪姿陶偶人,有残损。墓室内部正中为椁室,椁室外填满白膏泥和黄膏泥。由于经过盗掘,棺椁上层已经腐烂,无法辨别情况,仅底板保存完好,一共4层,可推断其为一椁三棺或二椁二棺结构。三号墓与一号墓共用同一个大封土堆,墓口上方的原属于三号墓的封土堆仅剩余2米多,为五花土。墓坑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方向为南北方向,深约17.7米。墓口南北长约16.3米,东西宽约15.45米。墓口以下有3层台阶,每层内收1米左右,下方为斗型坑壁,直达墓底。墓道位于墓坑北端中部,坡度为19°,靠近墓口一侧建有两座跪姿陶偶人,有残损。墓底和椁室周围填充有木炭,木炭上方有白膏泥。棺椁共有二椁三棺,墓底放置有三根垫木。棺室长2.61米,宽1.22米。一号墓的发掘中,共计出土了千余件文物,具体名单如下: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名单如下:三号墓共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主要名单如下:1983年10月底,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部分文物及复制品被盗,其中包括部分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素纱褝衣。此后这批文物被警方悉数追回,但褝衣已被毁坏,相关疑犯也被捉拿归案。关于夫人尸体如何不腐的讨论自从马王堆发掘之后就一直在进行,有人认为是事先在内棺当中注入的液体所致,也有说法认为是棺椁内存在的特殊气体所致。由于当时的保存方式所限,墓主人的尸体被解剖后保存,但此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钙现象,经抢救保护后方脱险。出土于马王堆一号墓的帛书的印刷复制品被当做礼物送给了当时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此后,帛书上的“房中术”相关内容被马王堆发掘业务副组长组周世荣编译后改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养生方”释文》,首先在《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1981年第2期上刊登,但限于编者个人原因一直未能在国际上发表。1981年,以赤堀昭为团长的日本医学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马王堆医学会将此刊当作见面礼赠送给了日方。“房中术”的相关内容随后被日本麦谷邦夫先生整理,并首次在国际上发行。2005年11月,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组建的马王堆汉墓古尸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长沙市出台相关规划,目标在2020年前将马王堆汉墓申报为世界遗产。2007年长沙市芙蓉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座占地270亩的西汉长沙国马王堆汉墓陵园的相关构想,2009年该计划在长沙市芙蓉区的政协会议上被再次提出。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1992年,在长沙召开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共同将针对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的研究统称为马王堆学,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由马王堆帛书所引出的古文献学的研究、中医学的研究、天文学和地志学的研究以及传统数术研究;针对出土漆器等物品的器物学的研究;针对出土纺织品的纺织学研究和古代艺术史研究;针对墓葬结构的汉初葬仪的研究;针对出土女尸的防腐学研究;以及涵盖了以上内容的汉初文明的研究。此后的马王堆汉墓发掘30周年、40周年时举行了马王堆学的研讨会。2009年,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被长沙市文物局列为“近年来长沙十大考古发现”。2014年11月,对马王堆当中出土的文献类文物研究书籍《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正式出版。2015年年内,湖南省将以省博物馆为主建立以科研文献查阅为主要目的的马王堆汉墓研究数据中心。2012年,部分长沙市民以“汉墓风水好,土壤有‘灵气’”为由,多次从马王堆医院一侧盗挖马王堆汉墓封土,拿来种菜、养花甚至腌制咸鸭蛋,马王堆三号墓遭到破坏,加之雨水冲刷,导致墓顶原本铺设的水泥板边缘出现塌陷,此后医院方面联合汉墓管理机构加强了该地区的保安巡逻,盗土现象得以被遏制。此外,对外开放的马王堆三号墓的墓坑被部分游客当成了许愿池,里面堆积了大量的小面额的纸币和硬币,且这种投币的行为屡禁不止,清洁工只得将这些钱币清理出墓坑后上交给管理方湖南省博物馆。参见: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重量在科学与工程学上,物体的重量指的通常是重力作用在它身上的力。重量是矢量,它的量(标量)一般用斜体 W {\displaystyle W} 表示。
  • 在人体解剖学中,踵是脚的后跟。踵是由踵骨支撑的,位于腿下端的骨骼关节之下。对于脚的压力分布于五个力线,其中三个在内侧,也就是大脚趾侧,两个在外侧,也就是小脚趾侧。外侧的力线
  • 蛋白同化甾类蛋白同化甾类(英语:Anabolic steroid)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扩增,甚至是骨头的强度与大小的甾体激素。同化激素是由天然来源的雄性激素经结构改造,降低雄激素活性
  • 冬季运动冬季运动是指在雪上或冰上进行的运动。大多数的运动是滑雪、滑冰和滑雪橇的变化。原本只流行于冬季寒冷的地区,不过有人造雪后,在许多不下雪的地方也流行了。常见的个人运动包
  • 印度文学印度文学(英语: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种通用的官方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
  •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定义各国规定有所不同:ISO出版的国际标准中规定,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至少为150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中国,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目前有些
  • 加拿大大学列表下面是加拿大各大学的列表:
  •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按照其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种。外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外的作用,主要有流水,冰川,海浪,潮汐,生物,风力等等形式。其
  • 2015年201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201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仕绅绅士指一种社会阶级。绅士,系指在地方上有钱、有文化、有声望、有社会地位的一个特殊阶层,主要由科举已考取,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有文化的地主、赋闲或解职退休归乡的前任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