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叠加原理

✍ dations ◷ 2025-09-06 20:25:43 #态叠加原理
在量子力学里,态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表明,假若一个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是几种不同量子态中的任意一种,则它们的归一化线性组合也可以是其量子态。称这线性组合为“叠加态”。假设组成叠加态的几种量子态相互正交,则这量子系统处于其中任意量子态的概率是对应权值的绝对值平方。:316ff从数学表述,态叠加原理是薛定谔方程的解所具有的性质。由于薛定谔方程是个线性方程,任意几个解的线性组合也是解。这些形成线性组合(称为“叠加态”)的解时常会被设定为相互正交(称为“基底态”),例如氢原子的电子能级态;换句话说,这几个基底态彼此之间不会出现重叠。这样,对于叠加态测量任意可观察量所得到的期望值,是对于每一个基底态测量同样可观察量所得到的期望值,乘以叠加态处于对应基底态的概率之后,所有乘积的总和。更具体地说明,假设对于某量子系统测量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而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的本征态 | a 1 ⟩ {displaystyle |a_{1}rangle } 、 | a 2 ⟩ {displaystyle |a_{2}rangle } 分别拥有本征值 a 1 {displaystyle a_{1}} 、 a 2 {displaystyle a_{2}} ,则根据薛定谔方程的线性关系,叠加态 | ψ ⟩ = c 1 | a 1 ⟩ + c 2 | a 2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c_{1}|a_{1}rangle +c_{2}|a_{2}rangle } 也可以是这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其中, c 1 {displaystyle c_{1}} 、 c 2 {displaystyle c_{2}} 分别为叠加态处于本征态 | a 1 ⟩ {displaystyle |a_{1}rangle } 、 | a 2 ⟩ {displaystyle |a_{2}rangle } 的概率幅。假设对这叠加态系统测量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则测量获得数值是 a 1 {displaystyle a_{1}} 或 a 2 {displaystyle a_{2}} 的概率分别为 | c 1 | 2 {displaystyle |c_{1}|^{2}} 、 | c 2 | 2 {displaystyle |c_{2}|^{2}} ,期望值为 ⟨ ψ | A | ψ ⟩ = | c 1 | 2 a 1 + | c 2 | 2 a 2 {displaystyle langle psi |A|psi rangle =|c_{1}|^{2}a_{1}+|c_{2}|^{2}a_{2}} 。举一个可直接观察到量子叠加的实例,在双缝实验里,可以观察到通过两条狭缝的光子相互干涉,造成了显示于侦测屏障的明亮条纹和黑暗条纹,这就是双缝实验著名的干涉图样。再举一个案例,在量子运算里,量子位元是的两个基底态 | 0 ⟩ {displaystyle |0rangle } 与 | 1 ⟩ {displaystyle |1rangle } 的线性叠加。这两个基底态 | 0 ⟩ {displaystyle |0rangle } 、 | 1 ⟩ {displaystyle |1rangle } 的本征值分别为 0 {displaystyle 0} 、 1 {displaystyle 1} 。在数学里,叠加原理表明,线性方程的任意几个解所组成的线性组合也是这方程的解。由于薛定谔方程是线性方程,叠加原理也适用于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里称为态叠加原理。假设某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是 | f 1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 或 | f 2 ⟩ {displaystyle |f_{2}rangle } ,这些量子态都满足描述这量子系统物理行为的薛定谔方程。则这量子系的量子态也可以是它们的线性组合 | f ⟩ = c 1 | f 1 ⟩ + c 2 | f 2 ⟩ {displaystyle |frangle =c_{1}|f_{1}rangle +c_{2}|f_{2}rangle } ,也满足同样的薛定谔方程;其中, c 1 {displaystyle c_{1}} 、 c 2 {displaystyle c_{2}} 是复值系数,为了归一化 | f ⟩ {displaystyle |frangle } ,必须让 | c 1 | 2 + | c 2 | 2 = 1 {displaystyle |c_{1}|^{2}+|c_{2}|^{2}=1} 。假设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为实数,则虽然 e i θ | f 2 ⟩ {displaystyle e^{itheta }|f_{2}rangle } 与 | f 2 ⟩ {displaystyle |f_{2}rangle } 标记同样的量子态,他们并无法相互替换。例如, | f 1 ⟩ +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f_{2}rangle } 、 | f 1 ⟩ + e i θ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e^{itheta }|f_{2}rangle } 分别标记两种不同的量子态。但是, | f 1 ⟩ +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f_{2}rangle } 和 e i θ ( | f 1 ⟩ + | f 2 ⟩ ) {displaystyle e^{itheta }(|f_{1}rangle +|f_{2}rangle )} 都标记同一个量子态。因此可以这样说,整体的相位因子并不具有物理意义,但相对的相位因子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这种相位因子固定不变的量子叠加称为“相干量子叠加”。:317设想自旋为 1 / 2 {displaystyle 1/2} 的电子,它拥有两种相互正交的自旋本征态,上旋态 | ↑ ⟩ {displaystyle |uparrow rangle } 与下旋态 | ↓ ⟩ {displaystyle |downarrow rangle } ,它们的量子叠加可以用来表示量子位元:其中, c ↑ {displaystyle c_{uparrow }} 、 c ↓ {displaystyle c_{downarrow }} 分别是复值系数,为了归一化 | ψ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 ,必须让 | c ↑ | 2 + | c ↓ | 2 = 1 {displaystyle |c_{uparrow }|^{2}+|c_{downarrow }|^{2}=1} 。这是最一般的量子态。系数 c ↑ {displaystyle c_{uparrow }} 、 c ↓ {displaystyle c_{downarrow }} 分别给定电子处于上旋态或下旋态的概率:总概率应该等于1: p = p ↑ + p ↓ = | c ↑ | 2 + | c ↓ | 2 = 1 {displaystyle p=p_{uparrow }+p_{downarrow }=|c_{uparrow }|^{2}+|c_{downarrow }|^{2}=1} 。这电子也可能处于这两个量子态的叠加态:电子处于上旋态或下旋态的概率分别为再次注意到总概率应该等于1:描述一个非相对论性自由粒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为:331-336其中, ℏ {displaystyle hbar }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Ψ ( r , t ) {displaystyle Psi (mathbf {r} ,t)} 是粒子的波函数,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是粒子的位置,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这薛定谔方程有一个平面波解:其中, k {displaystyle mathbf {k} } 是波矢,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是角频率。代入薛定谔方程,这两个变数必须遵守关系式由于粒子存在的概率等于1,波函数 Ψ ( r , t ) {displaystyle Psi (mathbf {r} ,t)} 必须归一化,才能够表达出正确的物理意义。对于一般的自由粒子而言,这不是问题。因为,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在位置或动量方面,都是局部性的。在量子力学里,一个自由粒子的动量与能量不必须拥有特定的值。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可以表示为很多平面波的量子叠加:其中,积分区域 K {displaystyle mathbb {K} } 是 k {displaystyle mathbf {k} } -空间。为了方便计算,只思考一维空间,其中,振幅 A ( k ) {displaystyle A(k)} 是量子叠加的系数函数。逆反过来,系数函数表示为其中, Ψ ( x , 0 ) {displaystyle Psi (x,0)} 是在时间 t = 0 {displaystyle t=0} 的波函数。所以,知道在时间 t = 0 {displaystyle t=0} 的波函数 Ψ ( x , 0 ) {displaystyle Psi (x,0)} ,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推导出在任何时间的波函数 Ψ ( x , t ) {displaystyle Psi (x,t)} 。

相关

  • 暂时失去知觉假死可以指动物的:
  • 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Ἀριστοφάνης,约前448年-前380年),古希腊喜剧作家,雅典公民。他被看作是古希腊喜剧尤其是旧喜剧最重要的代表。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The A
  • 世界最佳居住城市世界最佳宜居城市是指一系列的城市,因为俱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经评比依得分高低列出优异城市。目前有两个较有名的年度全球著名城市生活调查报告,分别是美世生活质素调查,以及经济
  • 纳米粉体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纳米颗粒具
  • NPHS2· plasma membrane · integral component of plasma membrane · cell-cell junction · intrinsic component of the cytoplasmic side of the plasma membrane · s
  • 二甲基砜二甲基砜(Methylsulfonylmethane),简称为有机硫 (MSM)其化学式为(CH3)2SO2、甲基硫酰基甲烷的砜类有机化合物。二甲基砜在常温下是无色固体,无化学活性。在一些植物中含有二甲
  • 横小管横管(亦称T小管,英语:T-tubule)是肌膜(一种细胞膜)上很深的内陷凹槽,目前只在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上发现。这些横小管能够让膜去极化并迅速吸入细胞内部。肌纤维表面的细胞膜称为
  • 大都市带大都市带(英语:megalopolis,亦作megapolis、megaregion或supercity),又译大都市区,通指大致相邻的都会区的链,它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分离,也可能连成一片连续的城市区域。中文的城市
  • 亚斯伯格症阿斯伯格综合征(英语:Asperger syndrome,简称 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征,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其重要特征是社交与非言语交际的困难,同时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
  • d̪ð浊齿无咝塞擦音是一种辅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d͡ð⟩、⟨d͜ð⟩、⟨d̪͡ð⟩或⟨d̟͡ð⟩。此音常常是/ð/的同位异音。浊齿无咝塞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