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态叠加原理
✍ dations ◷ 2025-10-06 21:47:03 #态叠加原理
在量子力学里,态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表明,假若一个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是几种不同量子态中的任意一种,则它们的归一化线性组合也可以是其量子态。称这线性组合为“叠加态”。假设组成叠加态的几种量子态相互正交,则这量子系统处于其中任意量子态的概率是对应权值的绝对值平方。:316ff从数学表述,态叠加原理是薛定谔方程的解所具有的性质。由于薛定谔方程是个线性方程,任意几个解的线性组合也是解。这些形成线性组合(称为“叠加态”)的解时常会被设定为相互正交(称为“基底态”),例如氢原子的电子能级态;换句话说,这几个基底态彼此之间不会出现重叠。这样,对于叠加态测量任意可观察量所得到的期望值,是对于每一个基底态测量同样可观察量所得到的期望值,乘以叠加态处于对应基底态的概率之后,所有乘积的总和。更具体地说明,假设对于某量子系统测量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而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的本征态
|
a
1
⟩
{displaystyle |a_{1}rangle }
、
|
a
2
⟩
{displaystyle |a_{2}rangle }
分别拥有本征值
a
1
{displaystyle a_{1}}
、
a
2
{displaystyle a_{2}}
,则根据薛定谔方程的线性关系,叠加态
|
ψ
⟩
=
c
1
|
a
1
⟩
+
c
2
|
a
2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c_{1}|a_{1}rangle +c_{2}|a_{2}rangle }
也可以是这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其中,
c
1
{displaystyle c_{1}}
、
c
2
{displaystyle c_{2}}
分别为叠加态处于本征态
|
a
1
⟩
{displaystyle |a_{1}rangle }
、
|
a
2
⟩
{displaystyle |a_{2}rangle }
的概率幅。假设对这叠加态系统测量可观察量
A
{displaystyle A}
,则测量获得数值是
a
1
{displaystyle a_{1}}
或
a
2
{displaystyle a_{2}}
的概率分别为
|
c
1
|
2
{displaystyle |c_{1}|^{2}}
、
|
c
2
|
2
{displaystyle |c_{2}|^{2}}
,期望值为
⟨
ψ
|
A
|
ψ
⟩
=
|
c
1
|
2
a
1
+
|
c
2
|
2
a
2
{displaystyle langle psi |A|psi rangle =|c_{1}|^{2}a_{1}+|c_{2}|^{2}a_{2}}
。举一个可直接观察到量子叠加的实例,在双缝实验里,可以观察到通过两条狭缝的光子相互干涉,造成了显示于侦测屏障的明亮条纹和黑暗条纹,这就是双缝实验著名的干涉图样。再举一个案例,在量子运算里,量子位元是的两个基底态
|
0
⟩
{displaystyle |0rangle }
与
|
1
⟩
{displaystyle |1rangle }
的线性叠加。这两个基底态
|
0
⟩
{displaystyle |0rangle }
、
|
1
⟩
{displaystyle |1rangle }
的本征值分别为
0
{displaystyle 0}
、
1
{displaystyle 1}
。在数学里,叠加原理表明,线性方程的任意几个解所组成的线性组合也是这方程的解。由于薛定谔方程是线性方程,叠加原理也适用于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里称为态叠加原理。假设某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是
|
f
1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
或
|
f
2
⟩
{displaystyle |f_{2}rangle }
,这些量子态都满足描述这量子系统物理行为的薛定谔方程。则这量子系的量子态也可以是它们的线性组合
|
f
⟩
=
c
1
|
f
1
⟩
+
c
2
|
f
2
⟩
{displaystyle |frangle =c_{1}|f_{1}rangle +c_{2}|f_{2}rangle }
,也满足同样的薛定谔方程;其中,
c
1
{displaystyle c_{1}}
、
c
2
{displaystyle c_{2}}
是复值系数,为了归一化
|
f
⟩
{displaystyle |frangle }
,必须让
|
c
1
|
2
+
|
c
2
|
2
=
1
{displaystyle |c_{1}|^{2}+|c_{2}|^{2}=1}
。假设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为实数,则虽然
e
i
θ
|
f
2
⟩
{displaystyle e^{itheta }|f_{2}rangle }
与
|
f
2
⟩
{displaystyle |f_{2}rangle }
标记同样的量子态,他们并无法相互替换。例如,
|
f
1
⟩
+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f_{2}rangle }
、
|
f
1
⟩
+
e
i
θ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e^{itheta }|f_{2}rangle }
分别标记两种不同的量子态。但是,
|
f
1
⟩
+
|
f
2
⟩
{displaystyle |f_{1}rangle +|f_{2}rangle }
和
e
i
θ
(
|
f
1
⟩
+
|
f
2
⟩
)
{displaystyle e^{itheta }(|f_{1}rangle +|f_{2}rangle )}
都标记同一个量子态。因此可以这样说,整体的相位因子并不具有物理意义,但相对的相位因子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这种相位因子固定不变的量子叠加称为“相干量子叠加”。:317设想自旋为
1
/
2
{displaystyle 1/2}
的电子,它拥有两种相互正交的自旋本征态,上旋态
|
↑
⟩
{displaystyle |uparrow rangle }
与下旋态
|
↓
⟩
{displaystyle |downarrow rangle }
,它们的量子叠加可以用来表示量子位元:其中,
c
↑
{displaystyle c_{uparrow }}
、
c
↓
{displaystyle c_{downarrow }}
分别是复值系数,为了归一化
|
ψ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
,必须让
|
c
↑
|
2
+
|
c
↓
|
2
=
1
{displaystyle |c_{uparrow }|^{2}+|c_{downarrow }|^{2}=1}
。这是最一般的量子态。系数
c
↑
{displaystyle c_{uparrow }}
、
c
↓
{displaystyle c_{downarrow }}
分别给定电子处于上旋态或下旋态的概率:总概率应该等于1:
p
=
p
↑
+
p
↓
=
|
c
↑
|
2
+
|
c
↓
|
2
=
1
{displaystyle p=p_{uparrow }+p_{downarrow }=|c_{uparrow }|^{2}+|c_{downarrow }|^{2}=1}
。这电子也可能处于这两个量子态的叠加态:电子处于上旋态或下旋态的概率分别为再次注意到总概率应该等于1:描述一个非相对论性自由粒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为:331-336其中,
ℏ
{displaystyle hbar }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Ψ
(
r
,
t
)
{displaystyle Psi (mathbf {r} ,t)}
是粒子的波函数,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是粒子的位置,
t
{displaystyle t}
是时间。这薛定谔方程有一个平面波解:其中,
k
{displaystyle mathbf {k} }
是波矢,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是角频率。代入薛定谔方程,这两个变数必须遵守关系式由于粒子存在的概率等于1,波函数
Ψ
(
r
,
t
)
{displaystyle Psi (mathbf {r} ,t)}
必须归一化,才能够表达出正确的物理意义。对于一般的自由粒子而言,这不是问题。因为,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在位置或动量方面,都是局部性的。在量子力学里,一个自由粒子的动量与能量不必须拥有特定的值。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可以表示为很多平面波的量子叠加:其中,积分区域
K
{displaystyle mathbb {K} }
是
k
{displaystyle mathbf {k} }
-空间。为了方便计算,只思考一维空间,其中,振幅
A
(
k
)
{displaystyle A(k)}
是量子叠加的系数函数。逆反过来,系数函数表示为其中,
Ψ
(
x
,
0
)
{displaystyle Psi (x,0)}
是在时间
t
=
0
{displaystyle t=0}
的波函数。所以,知道在时间
t
=
0
{displaystyle t=0}
的波函数
Ψ
(
x
,
0
)
{displaystyle Psi (x,0)}
,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推导出在任何时间的波函数
Ψ
(
x
,
t
)
{displaystyle Psi (x,t)}
。
相关
- 嘌呤.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日本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港澳台译为日本脑炎),中国大陆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导致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
- 头孢克洛头孢克洛(英语:Cefaclor),商品名如希克劳,是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用来治疗由细菌感染导致的症状如肺炎,化学名(6R,7R)-7--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辛-2-烯-2-甲酸,化学式C15H14
- 曲颈甑在化学实验室中,曲颈甑(retort)是一种用于蒸馏或干馏的玻璃仪器。它包括一个球状容器,以及一个开口向下的窄颈。被蒸馏的液体置于球状容器中,并在此被加热。瓶颈相当于冷凝管,使得
- 雷佐尼可宫雷佐尼科宫(Ca' Rezzonico)是威尼斯大运河边的一座宫殿,目前作为公共博物馆,展出18世纪威尼斯艺术品。雷佐尼科宫座落在大运河的右岸,圣巴拿巴河在此汇入大运河。这个地点原是威
- 波斯尼亚波斯尼亚常作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波斯尼亚也可解作:地方:参看:注:波斯尼亚与波斯无直接关系。
- 耶拉孔波利斯坐标:25°5′50″N 32°46′46″E / 25.09722°N 32.77944°E / 25.09722; 32.77944希拉孔波利斯(希腊语:Ἱεράκων πόλις 'city of hawks', 斯特那波 xvii. p. 817
- 宣告记忆陈述性记忆(英语:Declarative memory,又名述说记忆、宣告记忆),有时也被称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是人类长时记忆形式的一种。它指的是能够明确想起某个事件或事实的一种记忆
- NaBHsub4/sub硼氢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NaBH4。硼氢化钠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水和低级醇,在室温下与甲醇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在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硼氢化钠常用做还原剂。
- 婴儿空运行动事故婴儿空运行动始于1975年的越南。当时美军于越战后期,为了营救当地孤儿,于当年4月3日至4月26日的一次大规模疏散行动。这次行动包括美国、法国、澳洲及加拿大参与,最终有超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