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内战(Österreichischer Bürgerkrieg),又称二月暴动,发生于1934年2月12日至16日,是为社会主义者发动的暴动以打击保守派势力,主要“战场”位于林茨和维也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独立,主要党派有保守派政党基督教社会党和社会主义政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
基督教社会党由于得到天主教的支持和宣传,地位和声望都很高,容易得到农民和大多数富人的支持,而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则一直都只有工人支持。同时双方都有自己的军事组织,偶然会爆发小型冲突,次数不多,影响亦不大。但1927年6月15日双方爆发了一次大型冲突,当时一群示威者聚集在首都,破坏警察局,警方于是开火驱逐示威者,造成89人死亡(85人为示威者),期间一群暴徒火烧司法殿(Palace of Justice),使两党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1933年3月4日,基督教社会党宣布解散国会,引起社会民主党的恐慌,深怕自己的实力会被削弱;同时,因为经济大萧条和解散国会的作为,基督教社会党已经失去了部分民众的支持,所以他们亦担心社会民主党会趁机争取支持,遂开始搜捕社会民主党党员。
次年2月12日,当一群基督教社会党党军在林茨市搜捕社会民主党党员时,双方爆发多宗小型冲突,很快战事波及其他城市,包括维也纳、施泰尔、沃格尔、圣帕尔滕、穆尔河畔布鲁克、卡普芬贝格和韦茨。
后来军队介入,数日内逼使社会民主党人投降,内战结束。
估计在奥地利内战中有数百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而其余的社会民主党人都纷纷逃离国家;而基督教社会党继续掌权,打击曾经与社会民主党合作的组织如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