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原为《大戴礼记》中的第47篇。
夏小正原文收入《大戴礼记》中,在唐宋时期散佚(而大戴礼记亦有一半同时散佚)。现存的《夏小正》为宋朝傅崧卿著《夏小正传》把当时所藏之两个版本《夏小正》文稿汇集而成。但因经文与传文(以自己的文字解释)在篇章中混集而没有说明之关系,《夏小正传》中不尽是原来之全部篇章。
因原稿散佚与成形之问题,成稿年代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春秋时期;据西汉时期的《史记‧夏本纪》载:“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故人们认为是孔丘及其门生考察后所记载下的农事历书,所收录之有关夏朝的也多是物候等文化讯息。
书中除二月、十一与十二月外,每月载有确定季节的星象(主要是拱极星象与黄道星象)以指导务农生产,另外亦有记载当月植物之生长形态、动物之活动习性与祭祀(亦为物候学之重要典籍)。
由于内容涉及星象与农业赖以使用之历法的关系,对古代天象与先秦历法研究也有相当重要之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