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哥都迈

✍ dations ◷ 2025-08-27 02:56:05 #德钦哥都迈

德钦哥都迈(缅甸语:သခင်ကိုယ်တော်မှိုင်း,缅甸语发音:)(1876年3月23日—1964年7月23日)被认为是20世纪缅甸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政治领袖。他被视为缅甸民族主义与和平运动之父以及文学天才。他擅长采用诗歌与散文间杂的“注”这种文体表达当代政治问题的新内容,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激励了整整一代缅甸民族主义者争取独立,培养了他们对自己国家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极大自豪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的救国斗争,他的遗产和对战后几代人的影响仍能从文学作品和缅甸的政治局势中感受到。

德钦哥都迈原名吴龙,幼时被送到曼德勒的寺庙中接受传统教育。九岁时,寄宿在寺庙附近的他亲眼目睹了贡榜王朝的垮台和英国人绑架国王锡袍与王后苏帕亚拉特。这一场景让他终生难忘,不断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激发自己的民族主义热情。1894年他丧父辍学,到仰光做过排字工人,然后到毛淡棉从事新闻工作。1903年,他与之前在仰光认识的马信结婚,并于1911年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时返回仰光,为《太阳报》工作。这一阶段他以塞耶龙为笔名,创作以诗歌和缅甸历史神话传说为基础的舞台剧,吸引了广泛的观众。他也定期为报纸和其他出版物撰稿,后来成为《龙》杂志的编辑。

1914年,面对当时的不少知识人士崇拜英国文化,流行将自己的名字冠以Mr的现象。德钦哥都迈以“密斯特貌迈”为笔名发表了奠定自己文学声誉的《洋大人注》,引起极大反响,起到了遏制这一风气的作用。这一时期他还写了《孔雀注》和长篇小说《嘱咐》。英国殖民者想让德钦哥都迈写诗歌颂英王,但他断然拒绝,表现了民族气节。他对缅甸古典文学烂熟于心,这使他能够以如此轻松地写出才华横溢的诗歌。

1920年仰光大学罢课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国民学校抵制英国的奴化教育。德钦哥都迈欣然出任仰光国民大学缅甸历史和文学教授。之后他写了《猴注》,谴责英国殖民者破坏缅甸民族独立运动的卑劣行径。1925年他发表了《狗注》,毫不留情地揭露投机政客们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行为,他引人入胜且令人难忘的诗歌风格使他在缅甸公众中非常受欢迎,并使他的作品免受殖民政府的审查。1930年农民领袖萨耶山号称鲲鹏,领导了缅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德钦哥都迈写了《鲲鹏颂》歌颂这场反抗帝国主义的农民运动。

1934年诗人毅然加入我缅人党即德钦党,党员均在原名前冠以“德钦”(主人)表示自己不屈服殖民统治,追求主权独立。从此他改名德钦哥都迈,并写了有名的《德钦注》。 1936年全缅甸学生会(ABSU)成立时,发生了历史上第二次大学生罢工,德钦哥都迈成为组织者。 1941年作为民族主义者领袖的德钦哥都迈被殖民当局列入了“缅甸名单”视其为“国家的敌人”。。德钦哥都迈和其他领导人一起派遣昂山和其他年轻人——后来被称为“三十志士”——到国外寻求军事训练以对抗英国。

1948年缅甸独立后,立即陷入了一场波及甚广的内战,这让德钦哥都迈格外悲痛,他的余生都在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因此成为缅甸和平运动的领军人物。1950年缅甸政府授予他“卓越的文学艺术家”的称号。 1952年他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同年被选为缅甸世界和平议会主席。1954年他获得斯大林和平奖,1957年他前往斯里兰卡和印度参加世界和平会议。1960年被汉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德钦哥都迈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写有《访华长诗》。晚年的德钦哥都迈将时间用于和平与民族和解,写作的时间却很少。

1962年奈温发动政变掌权,取缔执政党之外的所有党派,德钦哥都迈是唯一没有保持沉默的声音。1963年他与前准将觉卓一起积极支持奈温领导的政府与括缅甸共产党、共产党 (缅甸)等武装分子进行和平谈判。1964年德钦哥都迈以88岁高龄去世,最后的愿望是看到一个和平统一的缅甸。去世后数十万缅甸人民进行了自发的吊唁。德钦哥都迈被埋葬在仰光大金寺附近的坎都敏花园墓。1976年3月23日德钦哥都迈诞辰一百周年时,一百多名学生因在他的陵墓举行仪式被捕。

相关

  • 外貌个人外貌可能是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社会学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在人格发展及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容貌的改变有一定的理论可做依循,主要取决于人类的遗传基因
  • 公路自行车公路自行车,俗称“公路车”或“自行车赛车”,是为公路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比赛。其赛事受到国际自行车联盟(UCI)规则的约束。这里所指的公路车,指的是竞赛用
  • 穆德穆德(John Raleigh Mott,1865年5月25日-1955年1月31日),美国的基督教领袖及社会工作者。他曾长期领导基督教青年会(YMCA)和学生志愿宣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组织国内外
  • 裘法祖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生前曾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中科技大
  • 许宪许宪(朝鲜语:허헌,1885年6月11日-1951年8月)是朝鲜独立运动家及律师,朝鲜的政治人物。他曾任朝鲜人民共和国首任国务总理(1945年9月6日-1946年2月)、南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
  • 孟骥孟骥(?年-?年),又名添儿,西番人,永乐时期的司礼监太监。建文时期,在靖难之役护卫明成祖朱棣有功。永乐年间,晋升至司礼监太监。宣德年间,被禁锢而死。
  • 鲨鱼剑鲨鱼剑为乩童在宗教活动中“起乩”时所操持的法器之一,和七星剑、铜棍、月斧和刺球合称五宝,鲨鱼剑也称沙鱼齿或骨刀,汉人传统信仰中的乩童以是否操持法器为依据,只以神通身不操持法器者称为文乩;若是操持法器以显示神威的称为武乩。鲨鱼剑的剑身由锯鳐的吻部 (rostrum)制成,锯鳐其实为�鱼的一种,鲨鱼剑也称沙鱼齿或骨刀,在五宝之中唯一使用动物身体制成的,长约二、三尺,目前台湾的鲨鱼剑大多来自远洋渔获,虽然剑的两侧齿数不一,但都必须符合“神治鬼、鬼治神”的口诀,有趣的是,随着用途不同,牵涉的鱼种也有差异,尖齿锯鳐
  • 新的命令新的命令,或作新的诫命,是一个基督教术语,用来描述耶稣在最后的晚餐结束,加略人犹大离开后,耶稣赐给门徒们的一条新的“彼此相爱”的诫命。.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
  • 可丽耐可丽耐®(Corian),又称作可丽耐®人造石、美国杜邦石,是美国杜邦化工开发出来的实心面板材料。可丽耐®是美国杜邦公司的注册商标。这种材料由压克力塑胶跟水合氧化铝合成。现时除了用来用于家居装修以外,也有用于制作忘忧石。
  • 焦山之战焦山之战,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七月,宋元战争中,元朝军队在长江中焦山(今江苏省镇江市东)水城击败南宋军队的作战。1275年二月,丁家洲之战后,元军攻占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府、常州等地。宋廷为加强临安(今杭州)外围要点防御,命主战将领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率军北上。张世杰派军将三路北进,收复常州、广德军(今安徽省广德市)。继续出击却失利,率水军至金山(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与殿前都指挥使张彦约定从常州率兵进军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扬州李庭芝领兵出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