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是普遍存在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民间传说,他们是潜伏在河里的怨魂,会将靠近水边或过河的人拉进水中淹死。
水鬼源自投河自尽或溺死在水里的人,他们因为属“凶”的非自然死亡而无法投胎,留在水中变成了厉鬼,为了解脱,他们必须将另一个人拉进水中淹死以代替自己的位置,作为自己的替死鬼,也就是俗称的“抓交替”,也有传说他们会缠着从水灾里幸存、或是拯救溺水者的人回家,并且在当地作祟,例如制造瘟疫、让人发疯投水等。台湾各地都有相关的水鬼传说,而原住民也有类似水鬼的邪神传说。
为了避免水鬼的危害,台湾民间除了直接请神来降伏水鬼外,也衍生出不少安抚水鬼、不让他们作恶的习俗,例如定期举办大型法会超渡因水灾而死的人或祭祀水中的神明(如云林的口湖牵水车藏、台南的拜溪墘仪式、宜兰的拜驳仪式等)、以“空间厌胜物”镇压并安抚水和水鬼(如嘉义鹿草乡的龟塔镇压八掌溪、台南溪埔乡的公塭仔万安宫蜈蚣阵)、端午节的划龙舟本身也有驱逐水鬼、祭水鬼的意涵在(如宜兰礁溪),另外,因为人们相信厉鬼有力量造祸也能造福,所以也有人将溺水而死的人打捞起来建庙祭祀,称之为水流公。
除了害人的传说外,也有部分传说中,水鬼跟活着的人成为朋友,并且听从对方的建议不再害人,并且因此被升格为神的传说,例如传说中有名员外被贪财的轿夫推下山洞淹死、成为水鬼,听从附近渔夫的话没有害人,并且成为了城隍、在屏东潮州内埔乡也有传说陈姓打铁匠也苦劝水鬼不要害人,而水鬼不仅不再抓交替还帮忙竹筏安全渡河,成为当地的土地公,而陈姓铁匠则在死后成为城隍的传说。
台湾汉人的水鬼信仰,有可能最早来自于移民原乡(福建、广东等地)的楚文化中的“尚鬼”习俗。
在台湾,比喻运动比赛中“拖人下水与其一同落败”的行为被称为水鬼。水鬼与黑马类似但最终结果不同。“黑马”是指赛前不被看好,出乎意料获胜演出精彩的下克上比赛。“水鬼”是指赛前不被看好且无望晋级者,出乎意料战胜有望晋级的强者。最终双方一起被淘汰,而前者是后者无法晋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