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寺

✍ dations ◷ 2025-11-05 06:50:15 #高丽寺

高丽寺,原名慧因禅院,也称慧因高丽寺、高丽华严慧因教寺,是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岸的佛教寺院。高丽寺曾是华严宗以及中朝佛教交流的中心,有“华严第一山”之称,因“盛于晋水禅师,名于三韩弟子”而得高丽寺之名。

高丽寺始建于927年,初由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所建。北宋神宗末年,高丽寺成为晋水禅师净源复兴华严教的教场。高丽文宗之子义天曾在此求法,并从高丽送来在中国已失传的《华严经》。净源圆寂后,义天在高丽寺建华严经阁汇总保存经藏,完成华严中兴大业,使高丽寺成为华严宗的中心。

宋元两朝,高丽寺是中国与高丽佛教交往的中心,法脉不断。元末,高丽寺毁于战火,后在明朝中后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清后期,高丽寺再次毁于战火。2004年,杭州市决定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重建高丽寺,并将其列为湖西36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2007年5月1日,新建成的高丽寺正式对外开放。

五代十国时期,西府杭州是位于两浙地区的吴越国国都。吴越国崇尚佛教,开国国君钱镠大力兴建寺院、宝塔,倡导佛法,使当时的杭州成为“东南佛国”。927年,高丽寺由钱镠始建,初名“慧因禅院”,位于玉岑山北。高丽寺为吴越王钱镠的功德院,修有大雄宝殿、轮藏殿、天王殿等建筑,是座规模宏大的王室寺院。院内还有石柱、柱础雕刻,明末李翥修志时将这些柱础列为“慧因十景”之一。:41:15-16

北宋神宗末年,“历年沉隐”的华严教在晋水禅师净源的推动下在江浙地区开始复兴。1085年,高丽文宗之子义天慕名来杭,在净源住持的祥符寺求法:42-43:16-17。北宋朝廷对义天此行非常重视,派朝奉郎苏注为其引伴,在其到达东京汴梁后,宋哲宗和太后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95-96:77-80。1086年,净源应邀接替病重的慧因禅院住持善思:43:17。义天随净源一起迁往慧因禅院,后学成归国:75-76:41。

由于唐末五代灭佛运动和连年战乱,华严经藏在宋初时期大多都已散佚。但高丽却一直保存着隋唐时期的经藏。义天在杭期间印制了许多已失传的华严经论疏钞。1087年,回到高丽的他又遣使送金书《华严经》三种译本170卷到高丽寺。1088年5月,宋哲宗批准杭州太守蒲宗孟的请求,将慧因禅院改名为“慧因教院”,完成由禅宗向华严宗的转变。同年11月,净源在寺中圆寂。1098年,义天出资二千两黄金在慧因寺修建华严经阁。他将教宗中兴后的所有经藏,包括高丽所赠经藏以及净源所置经籍凡六百函汇集一起奉于华严经阁,完成华严中兴大业。净源被誉为“中兴教主”,慧因寺成为高丽寺,并从此被誉为“华严第一山”。华严宗的中心由其发源地西北终南山移至东南西湖边:75-76:41。

南宋和元朝时期,高丽寺是宋廷和元朝皇帝的“御前”功德院,备受尊宠。先后有宋宁宗赐金修阁,并御题“华严经阁”匾额,理宗赐田赐书。元世祖时期,高丽寺及其下属的法兴寺、崇光寺被免除一切杂役课税。高丽寺的一切物业都免受官民骚扰。高丽寺同时也是高丽王朝的“域外”香火院,多次得到高丽皇族的护奉与赐赏,成为宋元两朝与高丽佛教交往的中心,法脉不断。:45:19

元末战乱,高丽寺毁于战火。明军第二次攻打杭州后,高丽寺的建筑“十遗一二”。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和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高丽寺曾进行过两次修缮。但到明中期正德年间(1506-1521年),高丽寺已破败不堪,“寺废僧散,文献零落,檀那功德,一切无证”。:45-46:20

明朝中后期,高丽寺在僧人、地方官吏和民间人士的资助与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兴。主要建筑进行了重建,“恢宏倍昔”,“几追唐宋之旧”。宋宁宗御题“华严经阁”匾额也完璧归赵:47-49:22-25。1757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高丽寺被修缮为乾隆的行宫,改名为“法兴寺”。清后期,高丽寺在太平天国军队两次攻打杭州城期间尽毁:50-51:25-28。

1915年,朝鲜学者金秋溪参观高丽寺后写了一首长诗,从中可见当时的高丽寺还存有大雄宝殿、楞伽室、启圣殿等建筑。1918年,朝鲜独立运动家申圭植来到高丽寺后作《高丽寺题感》一首,次年题挂“高丽寺”。大跃进时期,高丽寺被当地双峰村改为食堂。1970年代后期成为茉莉花种植苗圃,1980年代成为锯木加工场。1996年,高丽寺的两间年久失修的厢房被大雨摧毁。2005年高丽寺内的古井因村民改建房屋而被填埋。高丽寺遗迹从此全部消失。:51-52:25-29

2004年,杭州市决定在湖西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中重建高丽寺,并将其列为湖西36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192。经过相关的筹备工作及赴韩征求韩国佛教界特别是天台宗的意见后:216,高丽寺的重建于2005年6月正式开始施工:211。2007年5月1日,新建成的慧因高丽寺正式对外开放。

新建的慧因高丽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规模与布局主要参照“古高丽寺图”建设,采用的是宋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轮藏殿、华严经阁、布置照壁、放生池等。大雄宝殿内的佛像、佛具按宋辽华严宗传统佛寺布置。轮藏殿设置木作转轮藏,以楠木雕成,高13.5米,四层五重檐,是世界最高的转轮藏。

相关

  • 世界结核病日世界结核病日(英语: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译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 镇定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CNa有机钠化学是研究含有碳-钠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即有机钠化合物)化学的学科。 有机钠化合物的应用因为与有机锂化合物(同样位于元素周期表IA族)竞争而收到部分限制。尽管如此仍存
  • 岩刻岩刻是指在山崖等岩石上雕刻出图案或文字的艺术形式。全世界到处都有岩刻,通常属于远古人类的杰作。“岩刻”不同于“岩画”或“摩崖石刻”。
  • 手雷手榴弹,又称手雷,是一种手投式的武器,具有爆炸功能。因为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手雷外形和碎片都像石榴和菠萝,由而得名,近年来由于FPS游戏的流行,而在台湾有“芭乐”的俗称。手榴
  • 赫布巴戈迪赫布巴戈迪(Hebbagodi),是印度卡纳塔克邦Bangalor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39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395人,其中男性7422人,女性4973人;0—6岁人口1466人,其中男788人,女678人;识
  • 约翰·菲沙尔特约翰·菲沙尔特(德语:Johann Fischart,1546年-159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讽刺作家。他凭借创作而闻名,同时他也长于翻译工作。他以其对拉伯雷小说的精巧翻译而著
  • 日本电影节 (新加坡)日本电影祭(英语:JAPANESE FILM FESTIVAL)是每年在新加坡所举行的电影节活动。主办者为日本驻新加坡大使馆、国际交流基金、新加坡电影协会、新加坡国立博物馆、新加坡日本人会
  • 毛泡桐毛泡桐(学名:)为泡桐科泡桐属的植物。以其花紫色,又名紫花泡桐。分布在北美洲、日本、朝鲜、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东、湖北、江西、辽宁、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
  • 何花何花(1990年5月19日-),湖北十堰人,毕业于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中国大陆新锐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