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熊

✍ dations ◷ 2025-07-05 05:27:44 #IUCN易危物种,眼镜熊亚科,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动物

眼镜熊(学名:),也叫安第斯熊,是南美洲特产的一种熊科动物,当地人称为“朱库马利”(艾马拉语)。它是南美唯一的一种熊,也是最后一种短脸熊(这种面部结构被认为主要食肉,不过现在眼镜熊偏好草食)。

眼镜熊具有黑色的体毛,脸部和前胸部为白色。眼睛周围有一对像眼镜一样的白圈,故而被称为眼镜熊,每只眼镜熊的白色花纹都不大一样,且不一定左右对称,有的白色范围很大,从眼睛周围延伸到喉部与胸口,有些个体则范围很小或不明显。眼镜熊是中型熊。雄性的尺寸比雌性大三倍,体重是雌性两倍。雄性眼镜熊一般最重可达130公斤,一般100至200千克(220至440英磅);雌性较轻,为35至82千克(77至181英磅)左右。头部和身体长度120~200厘米(47~79英寸),成年雄性不小于150厘米(59英寸)。尾巴大约7厘米长,肩高60~90厘米(24~35英寸)。

眼镜熊大多局限于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的某些地区,少量生存在巴拿马东部。 它们的范围包括委内瑞拉西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西部和阿根廷。该物种几乎完全居住在安第斯山脉。近500年,眼镜熊分布在各种地形,它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和高度的整个范围内发现,包括雨林,高海拔草原,干燥森林和灌丛沙漠。眼镜熊的最佳栖息地是很潮湿的山地森林(500〜1000米海拔)。多雨的森林有更多的食物种类有可以支持熊的生活。他们偶尔会出现在高度低至250米(820英尺)的地方,但通常在海拔1900米(6,200英尺)都很难见到其踪迹。他们的活动海拔最高可超过5000米(16000英尺)。

生活习性最接近与佛罗里达眼镜熊和巨型短面熊(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时代)。眼镜熊是种习惯半树栖性的熊类动物,在安第斯云雾林眼镜熊既可以在白天和夜间活跃,但在秘鲁沙漠发现它们在植被下面睡觉。 一旦在树上,他们可能会经常搭建一个平台,也许在隐蔽援助,以及在休息和储存食物。眼镜熊是独居动物,是为了避免竞争,而不是为了“领土意识”(因为在食物丰富的地区有发现群居)。

性情温顺,除非母熊认为幼崽有危险。幼崽唯一天敌是美洲虎,所以眼镜熊的居住地大多不与美洲虎重叠。只有一个报道记录一个人被眼镜熊杀死。眼镜熊活的最长时间是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达到36年八个月的生命,野外的大多不超过20年。

眼镜熊比大多数其他的熊更草食性,一般约5〜7%的饮食是肉。最常见的食物包括仙人掌,凤梨科植物,森林地面的水果,以及未开封的棕榈树叶(他们还将剥开树皮吃有营养的第二层)这大部分植物都是非常艰难的打开或消化的,是少数几个在其区域内物种食用这些植物。

在分类学上,眼镜熊是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熊科动物。 眼镜熊拥有最大的颧骨下颌肌肉,相对于它的自身尺寸,稍微超越大熊猫的形态。 并非巧合的是,这两个物种是已知的大量消耗坚韧的,纤维性的植物。 但这些熊可以捕食成年鹿,美洲驼(大羊驼)和牛,以及兔子,老鼠,在地面筑巢的鸟。在当地,他们有时被指控杀害牛等牲畜和破坏玉米田。因此有时候有些农民会有意或无意地杀死他们。

眼镜熊几乎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交配,但通常高峰在四月和六月,对应在雨季开始,水果成熟的高峰期。交配对在一起生活一到两周,在此期间,它们将交配多次。出生通常发生在旱季,十二月至二月。

怀孕期是5.5至8.5个月。可能有一到三胎幼崽出生,四胎是罕见的,平均水平是两只。幼仔在出生时会闭上眼睛,体重约300至330克。然这一物种生产通常发生在一个小地方,母亲会一直等待直到幼崽可以看见东西以及走路。大概在7、8岁的时候开始生育。

在当地是一级保护动物,不同国家都做出了保护措施。

相关

  • 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又称触媒转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触媒转换器,安装于汽车废气排放系统中,含有铂、钯及铑等贵金属作为触媒,利用催化机制减少有害废气,如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
  • 瘤胃瘤胃(Rumen,或称作Paunch),是反刍动物肠胃道的第一个胃,一般也是反刍胃(英语:Reticulorumen)中最大的一个胃。在这个胃内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食物进入瘤胃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以被分
  • 阿留申语西-中部方言: 60–80 使用者、 东部方言: 400 使用者(日期不详)阿留申语(英语:Aleut、阿留申语:Unangam Tunuu)属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是阿留申人的母语。美国阿拉斯加州(Alaska)的州
  • 硫磺岛升旗《硫磺岛升旗》(英语: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摄影作品 由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在硫磺岛所拍下。这帧照片捕捉了六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硫
  • 用餐者困境在博弈论中,用餐者困境是一个多参与者的囚徒困境。设想的情景是有若干人出去吃饭,在点菜之前他们达成了一致:所有人平摊买单的钱。现在每个人要么点贵的菜肴,要么点便宜的菜肴。
  • 不送气齿龈搭嘴音不送气齿龈搭嘴音(Tenuis alveolar click)或不送气龈后搭嘴音(Tenuis postalveolar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
  • 阿尔弗雷德·舒茨阿尔弗雷德·舒茨(德语:Alfred Schütz,1899年4月13日-1959年5月20日),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奥地利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家。他生于奥地利,并在维也纳学习法律与社会科学。
  • 郭永怀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东荣成人,中国流体力学家。1999年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受勋23位科学家之一,主导两弹一星之中原子弹的力学研究。本科为北京大学物理系转学
  • 奥斯塔岭奥斯塔岭(保加利亚语:хребет Ауста)是南极洲的山岭,位于葛拉汉地,南面是克伦冰川,长24公里、宽11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500米,该半岛以保加利亚南部的乡镇命名。坐标:65°
  • 安德烈亚斯·塞拉里乌斯安德烈亚斯·塞拉里乌斯(拉丁语:Andreas Cellarius,约1596年-1665年)是一位生于德国的荷兰地图学家,最有名的作品是星图《和谐大宇宙》(Harmonia Macrocosmica),该星图由约翰内斯·扬